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qwea

2012-05-06 23:18:49

這是一個局外人的故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亨利小時候不正常的生活環境給他帶來的傷害顯而易見,他很孤獨,和女同事約會的時候「每次只講一件事」,他還不能長時間待在同一個地方,做代課老師正是為了離開更方便。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卻扮演著救贖者的角色,這種人物設定應該說是很迷人的,因為他的身上彙集了人類的困境和超然兩個永恆的話題。
亨利的性格讓他非常適合這個類似於青少年心理導師的角色。第一堂課結束後他和Meredith有了第一次對話,後者說她希望自己也那麼堅強,亨利卻說:「It doesn't take that strength, Meredith. You must understand that unfortunately most of people are act on their self-awareness. You should really keep that in mind and you will have that chance at your second period. You will meet them again at every age.」這段話把亨利的自我封閉和善良展示的很完善,但是Meredith卻顯得似懂非懂。之後Meredith開始暗戀亨利,她送了他一張拼貼畫,說:「you always seem so sad, if you are having a hard time, and you need someone to talk to...」然而對方聽後卻站起來靠近她,說:「Meredith,你想談談心嗎?」亨利很敏銳地捕捉到一個人想要信任另一個人時的表現。但是第一、他不會向別人談論自己,因此也就避免了向青少年傾訴帶來的不良後果——他們太敏感又太脆弱因而承受不起傷痛,如果傾訴者是自己喜愛之人,說不定還會被一同帶入深淵,那麼教育青少年走上正軌就無從談起了。第二、因為同樣有過慘痛的幼年經歷,亨利具有很強的共情心,他成為了一個素質非常好的傾聽者。Meredith開始崩潰,講了許多自己內心的徬徨和恐懼,抱緊亨利希望得到安慰。此時亨利的旁觀者角色又開始發揮作用,他推開她,其實這是很必要的,可是Meridith還是不明白。也許因為同學的嘲笑和父親的奚落,也許因為她性格里超過普通水平的陰沉敏銳,Meredith已經支持不下去,亨利這一推在她看來相當於關閉了找到自我的唯一一扇門,所以最後她選擇了自殺。
劇中的另一個角色——街頭少女則是另一種類型的青少年,很生猛,沒有顧慮。亨利對她的所有引導都很快得到了正面回應。(有些小細節證明亨利確實很會做教育者,比如告訴女孩要先問是什麼藥然後再吃,比如要客人把嫖資直接給女孩而不是自己。——顯然那個男人誤以為亨利是拉皮條的,而亨利這麼做則是為了讓女孩知道即使是賣淫她也應該做自己的主。)最後女孩被送到青少年感化中心,她像被父母遺棄的小孩一樣哭得昏天黑地,可是沒過多久當亨利去看望她時,她卻又像什麼怨恨都沒有了似的歡天喜地撲上來。她比Meredith駑鈍,也比她更有力量,(最重要的是比她好看比她瘦。。。-_-b)所以亨利救回了她,也許將來她還可以反救回,用一種遠離的方式。
Meredith自殺後,亨利和之前約會的女同事有一場會面,他說:「I realized something today, I'm not a person you are, you shouldn't be here... I am not here... You may see me, but I am a hollow.」Meredith的死讓他很難過,這讓他再一次確信自己不能(會傷心)也不可以(會破壞)和別人建立深層的關係。影片最後,在迎來一個溫暖的小清新的相聚之後又跌入了陰鬱之中。對於亨利來說,他的嬌弱的易碎的赤子之心已經找不回來,剩下的只是suffer from it, and stay coo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