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子非魚

2012-05-02 22:43:51

reading brings detachment


以前別人遇到煩心事,或者想不明白人生意義的時候,我都會推薦他去看書。雖然我不是出版行業的人,但卻逢人必推書,好似閱讀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部份,可現在我越來越覺得這件事情不能勉強,不看書也可以世事洞明,人情練達,而看書的人則很有可能與社會脫節,迂腐可笑。

讀書這件事,不是人人適合,而且也不只有默讀這一種形式。古希臘的羅馬人,他們只會讀而不會看。從公元前五世紀到中世紀,古代的文人都不會默讀,只會唸唸有詞或大聲朗誦,以致於聖•奧古斯坦在米蘭發現昂布魯瓦茲主教嘴唇不動、不出聲地「用眼睛」讀經文時,竟驚為天才,就像我們發現了一位兩耳失聰、只用眼睛便能辨認樂譜的貝多芬一樣。當然,這樣大聲朗讀也是有原因的,一來古書沒有標點符號,只有唸唸有詞地讀出來才能斷句;二來,讀書這種書是貴族才特有的享受,他們一般都會請奴隸或者作者代為讀書,自己只要聽,看他們表演。這種朗讀式的閱讀帶來的好處是——不管是古中文還是拉丁文,都很有韻律感。

當默讀一統天下之後,電影《與瑪格麗特的午後》中,熱爾曼從小因為無法閱讀而被人譏笑嘲諷為弱智,可是在一個夏日的午後他邂逅了一位年近百歲而知識淵博的老人,她每次出現都帶著一本書,她給他閱讀,他則認真傾聽。就在一個個工作歇息的短暫午後,他們讀完了加繆的《局外人》、《鼠疫》……每次就讀一小段,而熱爾曼總是能夠記住他聽到的句子,瑪格麗特誇讚他有異於常人的聽覺記憶。就這樣,因閱讀結緣,也因閱讀每個人都獲得了自己存在的意義,發現了身邊的愛,而更愛閱讀。

當文字開始無處不在,如洪水沖擊包圍了我們的世界時,到底閱讀又有什麼意義?網路上的內容繁雜多樣,視訊,新聞,廣告,小說,部落格, 各種文字資訊的組合,每天產生的內容都足夠一生的閱讀,可我們不是越來越智慧,而是越來越呆滯,我們不加選擇,被媒體夾裹著滾進這資訊的洪流。每天睜眼看見的是廣告夾縫中的資訊,閉眼夢見的是廣告宣傳中的美好生活。不是我們沒有選擇,而是敵人太狡猾。通勤時間地鐵站發放免費報紙,廣告中夾雜著靚女俊男和聳人聽聞奪人眼珠的新聞標題。因為免費,所以人手一冊,這也是一種選擇。

電影《Detachment》中,Henry老師在黑板上寫的兩個字「assimilate(to take something in吸收)」和「ubiquitousness(無處不在)」,他想說的什麼呢?
我們的頭腦一直被各種觀念、資訊包圍,告訴我們該怎麼做,該做什麼……但是我們自身又很抗拒,這裡就產生了double think。媒體告訴我們要長得好看,要瘦,要整容才有真正的人生,可是這些就是關於世界,關於人生的真相嗎?我們到底是服從社會的需求呢,還是聽從內心的追尋?

選擇無處不在,若無法自己選擇,就會被選擇。而閱讀,讓我們和這個世界暫時疏遠,我們運用想像力進入另一個隱匿的世界。如果你選擇放棄這些,放棄關注內心、關注自我,選擇不在乎,讓世界進步的洪流夾裹著你前進,就像在黃金周旅行時讓人群擠著你前進,那麼你最終會發現自己迷失的不只是方向,還有自己。選擇不在乎很容易,而選擇在乎卻需要千百倍的勇氣和堅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