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即刻反擊--Haywire

制胜一击/即刻反击(台)/狙煞特攻(港)

5.8 / 89,748人    93分鐘

導演: 史蒂芬索德柏
編劇: 蘭姆多布斯
演員: 麥克法斯賓達 查寧泰坦 伊旺麥奎格 麥克道格拉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赱馬觀♣

2012-04-30 21:48:37

混搭失敗


索德伯格在訪談中曾說,他要求動作場面必須是儘量真實的,不要吊維亞,不要那些超越人類生理極限的動作。應該說,這個目的他達到了,成熟的武指技術,與女主人公動作搏擊上職業背景提供了有效保障。但奇怪的是,最容易從動作角度去感受類型電影的普通觀眾反而並不買帳!本片目前在imdb上的分數的剛剛破6,時光豆瓣的評價也好不到哪去。

why?

個人認為,假如負面印像當中有相當程度來自於動作場面(至少個人覺得是),那麼索德伯格的問題可能在於:他並沒有理解武術搏擊場面無論多麼接近於真實,都無法改變其高度風格化的反寫實的特質。因此在引入到一部相對現實主義的(即使混雜了幾分古典風格)的西方特工復仇電影后,就難以避免地產生某種不協調。特別再結合相關特定角色的身份、動機去體會,這種不協調感將會變得更加明顯。結果最終雖然避免了動作場面上的形式失真,卻沒能避免整部影片因這些所謂真實的動作場面所引發的敘事邏輯上的失真。

比如說,帥哥殺手決定幹掉女主人公。照理,殺手的最高行動準則應是:簡單乾脆幹掉對手,同時儘可能的保證自身安全。所以為什麼不直接腦後開槍,而要如此繁複危險的鎖喉肉搏呢?為什麼要選在自己下榻的酒店房間下手,而不是誘騙到荒郊野外呢?……我們只能將其理解為是導演純粹要加入一場打戲給觀眾看,不得已只能將殺手準則拋在一邊。另個例子,養父家對決。跟蹤電話來源倒算是特工電影裡常見的配套情節。但它的本意是刻畫角色之間的鬥智。諸如,搜索了一大圈最後找到就在本地,然後蜂擁至地窖,發現原來只是個轉接器,甚至可能還是一個誘餌,隨後一身巨響……本片卻將其改造成了女主人公對敵人的蔑視:就是讓你們發現,然後一個一個把你們幹掉!但這與其說是在表現女人的膽色,倒還不如說導演依然在刻意製造打戲的機會——不在同一屋簷下你怎麼迅速開打?

無論索德伯格所追求的電影風格的來源——六、七十年代邁克·凱恩主演的帕爾默系列英國諜戰驚悚劇,還是本片動作場面的技術來源——香港武俠功夫片,這些老電影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能夠成為後輩導演模仿致敬的對象,因為它們存在一個共同的重要特質:風格的統一。

《伊普雷克斯檔案》中三角站位、槍口二選一的大結局雖然也不算寫實性敘事,也高度風格化,但這種風格化是與整部影片大的冷峻內斂風格相一致的。導演不會憑空以一場上司與帕爾默慘烈肉搏去收場。這種肉搏大戲,只會出現在成龍的《師弟出馬》或者《醉拳2》之類的電影的結尾。而且是越長越過癮。為什麼?按照波德維爾的說法,香港電影本來就是「邁向癲狂的電影」,癲狂電影自然需要癲狂的表演與癲狂的動作風格。但你現在把冷峻的英式諜戰與癲狂的香港功夫合二為一,演員一會兒裝腔作勢地著說著黑片時代的含蓄隱喻對白,轉臉又像成龍一樣瘋狂去戰鬥……那能不亂了套嗎?特別是這種混搭還是以以破壞原始風格中的精華元素為代價——就像上面說的,以降低對手的智商去刻意製造打戲。

為什麼近些年產生了那麼多以致敬為名的風格混搭的失敗作品?歸根結底,還是一種藝術原創水準下降後的浮躁心態在作祟。一方面,確實創造不出全新的有影響力的類型風格,另一方面又不甘心承認今不如昔,動輒以反傳統為名理直氣壯地宣稱(當然,它多發生在粉絲身上):誰規定的不能如何如何,憑什麼不能如何如何?憑什麼超女就不能唱歌跑調,憑什麼謝霆鋒和希亞·拉博夫演不了動作片?……但你真的如何如何了嗎?別說跑調的超女,就是不跑的能飆海豚音的,六七年過去了也未見推出幾首原創金曲。小謝小拉努了幾次之後,發現缺乏動作功底的小身子骨即使在更高級的動作指導掩護下也依然還是不給力,沒轍了,只能轉而去給廉頗老矣的成龍和布魯斯威利打下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