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消失在第七大街--Vanishing on 7th Street

消失在第七街/消失在第七街

4.9 / 27,373人    92分鐘

導演: 布雷安德森
演員: 海登克里斯坦森 譚蒂紐頓 約翰李古查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ang

2012-04-26 23:03:36

你看得懂這部電影嗎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部電影很多人說看不懂,在我看來其實寓意很明顯。他既不是拍科幻片,也不是靈異片,而是揭示一個與成長有關的哲學思想。影片一開始很多人身體被抽離,只剩下衣服,而且一到晚上就會看到影子包圍。在導演的眼中,影子應該是代表一種靈魂,思想和希望被寄託在上面。為什麼很多人看不懂,我覺得哲學是一個關於探索人的本質的東西,本質總被現象迷惑,讓人無法看清,即是看不懂。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只有那幾個人的例外,在邏輯上無法解釋通順,但若換個角度想,從哲學角度思考便能明白,片中有個鏡頭,那個黑小孩去廁所盛水的時候,放映師躺在桌球檯上,他覺得自己等了很久,小孩還沒回來,就去廁所看,然而在廁所裡只看到空蕩蕩的衣服,於是他又去另一個門找那個小孩,在經過一段明亮的小道後,他看到了終點的門,推開那扇門,另外一面卻是牆壁。然後他就消失了,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這個放映師一開始出現的時候說他自己被「人」更確切的說是被影子狠狠一擊,以致受傷了,躺在車站那裡。其實希望是寄託在那個人身體的影子上,即是靈魂,這個放映師他的靈魂曾經受過命運的重擊,就像有人說現實像磚頭一樣拍在你頭上,你受傷了,然而你還並未完全放棄希望。看這個放映師和臨床女醫生的對話,我們會觀察到這個人性格孤僻,當他處於一個人的孤獨中的時候,他無法忍受,他沒有堅強的信念。所以他叫男孩放音樂,他請求那個女醫生給他愛,他必須依賴某些東西,是人類的東西,沒有這些東西他的希望只是空中樓閣。在他說的那個故事中,他為自己解釋了,他是那樣一個人。他們說不懂那個故事裡那個單詞的概念。其實這個概念指的就是那個人的精神狀態。當他去看那個男孩的時候實際上他孤獨的性格已經註定會認為那個男孩已經消失了,只不過他在安慰自己,給自己假像。所以他打開最後一扇門,他脆弱的心會看到的只是一堵牆而已。
     其實影子就是人,人就是影子,在人的眼中那些黑暗的東西是影子。在影子的眼中那些人也是黑暗的東西,只是相對而言。因為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有影子在自言自語,他們說我是存在的。可以想像他們在另一個空間也是把人都當成影子。所以這一切只是人自己的假像。他們的精神處於一種孤立無援的時候就會這麼覺得,只剩下一點點的希望。當這個希望的信念不堅定,受到恐懼的驅使,他便把那些人都看作影子。他便覺得每個人都變成空蕩蕩的衣服。當那個放映師看到男孩消失的時候,很奇怪那個男孩後來又出現,其實那個男孩一直都在,只是那個人精神上這麼覺得。這幾個例外的人會覺得他們被遺棄在光明中,四週都是黑洞洞的。只因為他們的精神孤獨把自己想像如此。認真回憶其實我們都有經歷過這樣的時候,當你不被人理解,當你覺得脫離現實的時候,即便你在熱鬧的人群中,還是會覺得孤獨。周圍的環境在你眼裡是假像變成影子。有時候因為一些東西會害怕,人從幼年到成年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經歷越多,精神的信仰便越脆弱,因為現實狠狠的打擊你,讓你本以為的童話夢想被死亡,被孤獨,死亡,無法放棄的愛等等各種恐懼驅使,你的靈魂是孤獨的。而小孩無憂無慮,即便有的煩惱,因為沒有許多閱歷,所以骨子裡還是有那種美好向上的信念。所以小孩是處在一種成長的狀態。而成年人恰恰是從成長軌跡的最高點開始往下滑的時候,是向下的即將走向滅亡的時候。
     那個電視台主持人一直在努力,他不甘於受黑暗擺佈,主動爭取,但他仍然是脆弱的。沒有信念的依賴他的主動出擊只是建立在人類的自我安慰上。
     再回過頭來觀察,你會發現那幾個成年人的聚集地是在酒吧,而那兩個小孩的聚集地是在教堂。這兩個地方代表兩種狀態,在酒吧中是一種浮誇娛樂的靈魂精神。而在教堂中是一種堅定純潔的信念。每個人剛生出來的時候都是純潔柔軟的嬰兒,不掛一絲衣物。成長之後受到各種感官慾望驅使,受到各種浮誇誘惑,在成人社會大染缸中逐漸變色。他們必須有所依靠,否則就會覺得自己被黑暗吞噬,靈魂的信念建立在人類社會的物質與愛的積累之上。失去這些東西依託,精神便很脆弱。遵從生老病無窮迴圈,最終走向滅亡。即便他嘴上一直吶喊著自己存在,吶喊信念存在,其實只是欺騙自己。這部電影拍得是很現實的一個精神狀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