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噩夢輓歌--Requiem for a Dream

梦之安魂曲/噩梦挽歌(台)/迷上瘾(港)

8.3 / 897,653人    102分鐘

導演: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編劇: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演員: 艾倫鮑絲汀 傑瑞德雷托 珍妮佛康納莉 馬龍韋恩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緩緩君

2012-04-25 03:56:54

拿什麼救贖迷途的人生——對《夢之安魂曲》的一些反思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吉他群交流的時候,我說,看了《shame》會覺得壓抑。結果虹說,《shame》只是開胃酒,看了《夢之安魂曲》,你感受到的就不僅是壓抑,而是黑暗和絕望了。我的好奇心就這樣被點燃了。

這是一部約一小時四十分鐘的電影,只是當影片進行到四十分鐘的時候,我已大致預測到了結局和後續的一小時所可能發生的種種情節。於是,我在QQ上留言:在人生道路上迷路的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奮鬥目標,那該是怎樣的一種欣喜,當欣喜變成狂熱,夢想變成遙不可及的幻想,又該成為怎樣的一種悲涼?(大意如此)

導演對於影片中四個主要人物的刻畫真實、全面而又感人。主角Harry,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常常偷盜電視機去換取毒品。母親Sara,中年喪夫,生活窘迫,獨子不學無術,也極少回家探望自己。女主角Marion,類似留守兒童的處境,父母給了金錢,卻給不了關愛和教育,Harry成了她唯一的感情寄託。配角Tyrone,主角的黑人好友,小時候立志要當大人物,長大了卻和主角一起偷盜販毒。四個邊緣人物的故事,就這樣從萬物繁盛的《夏季》展開。

劇情篇(大量劇透)

Harry、Marion、Tyrone三人經過統籌規劃之後,將原本用於開服裝店資金,投入到毒品販賣之中。此刻,生意漸入軌道,資金日積月累,他們生活得忙碌而充實。小有所成之後,人性中善良而溫暖的一面開始嶄露頭角。Harry明白,母親最喜歡的娛樂方式是看電視,他打算用自己賺到的錢,為母親購置一台新電視機。當他和女友Marion商量時,女友毫不猶豫地表示認同,並建議立即動身。好友Tyrone想到了童年時蜷縮在媽媽懷裡,立志將來要當個大人物,只是媽媽卻告訴他,你只要當個乖孩子就夠了。母親Sara則意外地接到了電視台的通知,自己被選為幸運嘉賓,有機會成為電視明星,這讓無所事事的她欣喜若狂。其實她並不指望獲獎,她只是希望自己能夠穿上那件紅色連衣裙,在電視上展現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並向全國觀眾感謝自己已故的丈夫和「事業」小有所成的兒子。為了穿上那件紅色連衣裙,Sara下定決心減肥,只是美食的誘惑太大,甚至一度讓她坐立不安,產生幻覺。在短暫的掙扎之後,她選擇了藥物減肥法,即便明知道藥物中含有興奮劑,含有類似於毒品的成份。她對理想的狂熱,讓她否決了兒子善意的提醒,讓她不顧一切。影片進行到這裡,我已料到了結局,便有了我之前的那段QQ留言,之後的劇情,只不過是視覺、聽覺上的補完與衝擊罷了。

在萬物蕭瑟的秋季,好友Tyrone捲入毒梟之間的火拼而被警察抓獲,主角Harry花掉了所有的積蓄才將其贖回(可見友情之純潔)。更糟糕的是,他們失去了毒品來源,這不僅讓他們小有所成的「事業」遭受重創,更讓他們沉浸在毒癮的痛苦之中難以自拔,原本相互扶持、相互依賴的一對戀人也開始相互指責,推脫自身的責任。而母親Sara則表現地愈發急功近利,開始雙倍、三倍地吞食藥物,並在藥物的刺激下,不斷地產生幻聽、幻視,想像著自己上電視時的風光場景。

伴隨著掙扎、痛苦和苟延殘喘的希望,冬季悄然而至。只是,冬季帶來的不是救贖,而是絕望。影片的結尾,主角Harry因注射毒品導致左臂感染腐爛,好友Tyrone冒著危險送他去醫院救治(投桃報李),結果雙雙被警察抓獲。一個被送到了戒毒所勞教,一個被醫院強行截肢。女主角Marion因控制不住毒癮,在掙扎後自甘墮落,淪為毒梟集團的淫亂工具。母親Sara,則被帶到了醫院接受搶救,在經歷了痛苦的震盪療法後,勉強保住了性命,卻也只能在精神病院度過餘生。四人最終的畫面,都定格在床上,如同幼兒般蜷縮著身子,只是,我們看到的不是安詳,而是無助、痛苦和絕望。最終,影片在Sara的美好幻想中拉上帷幕,穿著紅色連衣裙的她,在億萬電視觀眾前,幸福而又自豪地介紹著已故的丈夫、事業有成的兒子以及兒子美麗的女友。導演如撥筍般玩弄著苟延殘喘的希望,只是撥著撥著,筍越來越嫩,越來越小,撥到最後才發現,裡面什麼都沒有(題外話:寫到此處,想起某人和我說,不喜歡吃筍的原因是因為感覺筍沒啥可吃的,似乎還有幾分道理- -!)。

影片始於夏季,終於冬季,每個季節隱喻了一個人生階段。只是,未曾經歷過春季的復甦和萌芽,未曾在土壤中紮下根基,從天而降的繁盛如同浮萍一般,看似欣欣向榮,實則隨風飄搖。隨著秋季的到來,環境的突變,無力掌控方向的他們,只能隨波逐流。常常有樂觀的人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只是,對於春無根基,秋無碩果的他們,冬季的到來,便埋葬了一切。

評論篇

看完電影,滾動了下滑鼠,在留言評論欄中,充斥著同情、無奈和絕望之類的字眼。其中一條評論讓人印象深刻,「給影片糾不足的話,我想:它的出色來自它的主題,卻也毀滅於它的主題,影片沒有給我們任何的希望」。我想這代表了主流觀眾群體的心聲。然而對當時的我而言,不曾有過如此強烈的悲觀情緒,因為我看到的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因果關係。我相信宇宙萬物是具備普遍聯繫性的,事物的內部和外部之間,事物的過去和未來之間,無一例外。(當然,這種聯繫和宿命論無關。從分子熱運動的角度看,以常溫下的電腦桌為例,構成電腦桌的每一個分子都在做無規則的熱運動,而這些無規則運動的分子共同構成了我們正常使用的電腦桌。)主角Harry及其好友Tyrone,既沒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又不曾腳踏實地去學習一技之長,幻想著通過捷徑發家致富,面對挫折時心存僥倖,如賭徒般的不計後果去做最後一搏。女主角Marion則因缺乏關愛,導致了自我認同的缺失,於是主角Harry對她的肯定和關愛成為了她唯一的心理依靠和精神支柱,而毒品則成為了她肉體上的依賴,自始至終,她都不曾擁有把握自己命運的能力。母親Sara,過著貧寒、孤獨而又毫無目標的生活,甜食和電視是她最大的愛好。然而,電視台的一通電話打亂了她平靜的內心,燃起了她的虛榮。其實她並不執著於獲獎,她的願望很簡單,僅僅是希望自己能夠風風光光的上電視,讓觀眾及周圍的人覺得她生活得很美好而已。只是,她的願望過於強烈,在不知不覺中演變成一種無法自拔的狂熱。這種狂熱讓她急功近利,不顧後果,在藥物的刺激下,迷失在現實和幻想的夾縫中受盡折磨。

曾經聽聞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在我看來,把「必」改成「往往」則恰到好處。只是對於此片,我是不忍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處對劇中四個人物進行批判的,這是國內那些「豢養型磚家」常常用來推脫社會責任的藉口。影片自始至終,人性中的光明,貫穿全場——母親對兒子無條件付出的親情;兒子「事業」稍有起色時頓生的反哺之情;戀人之間相互依賴,相互扶持的愛情;朋友有難,甘願火中取栗的友情。只是,僅靠人性中的那些光輝,不足以救贖邊緣人物迷途的人生。邊緣人物的自救,不僅需要支付巨額的人生成本,更需要探索出路的視野。個體能力所難及之處,需要的是人文社會的關懷和救濟。在我看來,物質和人文就像社會的兩條腿,可以分先後,可以有交叉,但不能相距太遠,否則,跌倒的是整個社會。

這讓我不得不聯想到當下的中國社會。改革開放三十餘年,突飛猛進的物質發展和舉步維艱的人文重建,催生了當代社會的毒瘤——狂熱的成功學(並非指成功學是毒瘤,狂熱的成功學才是毒瘤)。當主流的社會評判體系,對於成功的判斷以金錢和權力為唯一標準時,這個社會便只剩下兩種人——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在這個二元對立的環境下,有人出於自身的慾望向著金錢和權力奔跑,有人出於自我價值的實現開始奔跑,而更多的人則是因為周圍的人都在奔跑所以開始奔跑。此時,成功學的興起,似乎為人們指明了一條邁向成功的捷徑。從百度百科上,我找到了華人成功學大師陳安之的一段自我介紹:「從沒有任何人認識我,到我的著作在亞洲暢銷數百萬本以上,這些成就都是來自不斷的學習,我每年平均閱讀四百到六百本書以上,並且上過非常多成功的課程。在短短十年之內,我的人生有極大的改變,我深信只要你想要成功,並且一定要,同時持續採取同樣的行動,一定可以得到同樣的結果!」另有一段關於陳安之的人生使命是這樣介紹的:「以最短時間,幫助最多中國人成功!讓中國人都學會成功學,使中國在21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暫且不評論一年閱讀四百到六百本書以上是否可行(題外話,我真的很想問問他,在繁忙的商業活動之餘,每天還要讀完1-2本書,難道看的是《葫蘆娃》嗎?),只是他的豪情壯志和慷慨激昂灌輸給聽眾兩個概念:一是成功是有捷徑可尋的;二是只要你按照他所講的方法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這無異於向奔跑的人們提供了一片興奮劑,於是磕了興奮劑的人開始加倍努力,勇往直前,奪路狂奔,彷彿成功就在眼前。隨著成功學的氾濫,演講者不再需要去說服觀眾,而只要用戲劇的方式去激發他們採取行動,進而對他們施以大規模的催眠。諸如「三個月賺到一百萬」、「有車有房」、「三十五歲以前退休」之類的催眠口號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掀起了個人狂熱的同時,彙集成了整個社會的狂熱。狂熱讓社會喪失理智,漸漸地,不擇手段的人多了,互相傾軋的人多了,頭破血流的人多了,迷失方向的人也多了。只是,社會中的金錢資源和權力資源終究是有限的,能夠成功的人必定只是少數,無論付出多少慘痛的代價,我們的整個社會依然充斥著失敗和不幸。影片中母親Sara的悲劇一次次在現實中重演。

如何救贖?正如之前所言,當個體無力自救之時,需要的是人文社會的關懷和救濟。對於今時今日之社會,分兩步走或許可行:一是平息狂熱,讓成功學回歸的理性的軌道;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價值體系,重新定義成功的概念。首先來看成功學原理基礎:弗洛伊德的三我、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和第二信號系統、馬斯洛的需要學說。其基本範疇是:目標、行動、時間管理、情緒管理、人際管理、自身修養、特長、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簡而言之,「成功學」實際上是一門關於自我管理的學問,或者說是理想信念與目標行動教育方面的內容。通過積極、正面、陽光的心態去對面事業、家庭、社會中方方面面,通過自我探索去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持之以恆地進行有效的時間管理。在我看來,成功學的本質在於,幫助人們增加獲取成功的機會和能力,而非給飢餓的聽眾畫一個麵包,告訴他們只要達成某某條件就一定能獲得這個麵包。從哲學角度說,事物變化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此處,個人的能力,個人對成功的渴望,為獲取成功而付出的努力等等都是內因,而機遇和運氣則是外因。若要成功,兩者缺一不可。換句話說,成功出於個人的能力和努力,但有能力的人努力了卻未必能成功(寫到這裡,想起了前天小兜在群里說「性格決定命運」,而我卻堅持性格影響命運,並且影響的程度較大,但不能決定命運,也是因為上述的道理)。如果說平息狂熱只能治標,那麼建立多元化的價值體系才是治本的一種方式。根據生物學的理論,一個生態環境中的生物多樣性越豐富,越是有利於這個生態環境的穩定與健康。根據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萬事萬物的運行法則都是遵守自然規律的。我堅定地相信,一個社會的價值觀,也應趨於多化。事實上,高度統一的價值觀,往往給人類帶來災難性的打擊。無論是拿破崙時代的法國,希特勒時代的德國還是文革時代的中國,高度統一的價值觀帶來了高速的效率,高速的效率帶來短暫的輝煌,而短暫的輝煌帶來了全民的狂熱,而全民的狂熱帶來了災難性的打擊。從微觀角度看,每個人的基因不同,成長環境不同,導致了個體的性格、能力、愛好和觀念各不相同。有些人喜歡追逐權力和金錢;有些人喜歡思考人類的苦難,提出改革的方案;有些人喜歡藝術創作;有些人喜歡做出好吃的糕點;還有些人,他們只想發發獃,做做夢,過點沒有多少追求的小日子。無論哪一類人,讓他們在獨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前提下,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想這便是一種成功了。又想到之前看到的一條部落格:「兩個人,一個在北京一個在麗江。一個年薪十萬,買不起房,朝九晚五,每天擠公交,呼吸著汽車尾氣,想著出人頭地。一個無固定收入,住在湖邊一個破舊的四合院,每天睡到自然醒,以攝影為生,到處溜躂。沒事喝茶曬太陽,看雪山浮雲。一個說對方不求上進,一個說對方不懂生活。兩種生活方式,你怎麼選?」堅持自己的選擇,尊重他人的選擇,求同存異,共同努力構建起寬容的社會環境,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價值觀,我覺得這便是面向全社會的一種救贖。

「從長遠來看,我們都是要死的」,但是不能因為將來誰都要死就否定一個人活在當下的意義。此時,我想到了一句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人認為這是一種不求上進的生活態度,但我卻認為,這是一種勤勉於當下,努力於今朝,修行於日常的人生哲學。在人生的道路上,走走看看停停,這就是我目前的選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