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藝術家--The Artist

艺术家/大艺术家(台)/星光梦里人(港)

7.9 / 248,700人    100分鐘

導演: 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
編劇: 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
演員: 尚杜賈丹 貝芮妮絲貝喬 約翰古德曼 麥爾坎麥道威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文森特

2012-04-23 06:08:34

矯揉造作,刻意拔高,有形無神。


《藝術家》橫掃各大獎項,在當下電影以CG特效,3D視覺,大場面和炫目效果大行其道的市場上突出重圍,似乎重振經典電影雄風。實際上,這部電影徒有其表,不僅沒有做到突破,也沒有做到反觀,甚至連一部電影本該做好的事情都差強人意。

這部電影講述的內容可以用一句話說完:一個老牌默片電影明星在有聲片時代到來之後一意孤行,落得悲慘下場後幾經周折,被當年自己帶入行的新星帶回電影圈有望梅開二度的故事。且不說這樣的故事是否俗套,單說故事的題材,就是電影人本身,而且就是拍電影這點事。在電影裡說電影的片子不勝枚舉,但是層面如此單一的著實鮮見。在電影裡只說電影,這樣的表達,意義在哪裡?除了創作人員單純拍默片的願望達成以外,它能帶給人什麼?

電影基本上是用默片的形式完成的,這不是一次完美的致敬,甚至差的很遠。對電影在形式上的致敬不是這樣乾巴巴的照搬照抄,好像人物都不說話,只是誇張的做些動作,需要被理解的時候打出字幕板就是默片了。在借鑑了這種形式的同時,在鏡頭和暗喻等默片常用的讓人理解的方式卻大打折扣。這就導致了為了讓觀眾明白所講的故事和儘可能地少用字幕板來保證影片視覺上的連貫性,使得影片所講述的內容如此的單薄與乏味。在鏡頭的運用上,仍然是用有聲片的分鏡方法來處理默片,不直接,總是隔著些什麼。在劇情沒有推進的地方沒有感情的上升,而是氣氛的凝固,讓人憋悶。就好像角色夢中想說話說不出來的感覺,實在是沒有必要。既然功力不到,何苦為了追求這種形式而放棄更豐富的表達呢?根本是捨本逐末的行徑。

再說致敬,私以為除了人物基本沒說話,黑白膠片和字幕板以外就沒有什麼向默片時代致敬的地方了。話說真正的致敬不是硬梆梆靠單純形式的,這往往使致敬為了致敬而致敬,沒有味道。一般來講,創作者在影片中的致敬首先服務於敘事,底線是不影響敘事和表達。通常是被致敬的作品、人物或者形像在創作者心中留有印象,再在自己的電影中用自己的方式展現出來。電影圈裡致敬的高手像昆丁-塔倫蒂諾,在自己的片子裡無數次的致敬各種給他靈感與滋養的老片。無論是人物形象設計,電影道具還是原聲音樂,都是手到擒來在自己的片子裡致敬的不著痕跡,臻入化境。純借用形式的磨坊電影,也是由表及里,不僅形式模仿追求到膠片質感,精神核心更是重現到無以復加。這才是真正的致敬!同樣是展現默片和有聲電影過渡時代的影片,如《雨中曲》。有致敬,有展現,有反思,有進取。起承轉合,借題發揮,道盡其中事,訴滿胸中情。這才是有意義的致敬。

以上是標準意義上的致敬,而真正的用電影語言代替人類語言的電影才是真正高端的對默片的致敬。所謂一個畫面勝過千言萬語,電影畫面本身就有表意的能力。在這方面,布列松,梅爾維爾,雅克-塔蒂,希區柯克,金基德都成功的做了很好的範例。在純粹電影形式的追求上,單純用鏡頭表意不是不可能,這樣的電影有時儘管沒有對白,沒有配樂有時甚至沒有環境音效,但仍能保證敘事的流暢、準確和張力十足。這才是高手的致敬。

這部電影在類型片中也被劃為音樂片範疇,實在也是不妥。通常的音樂片除了大篇幅的配樂以外一定要有主角的唱白,並且通常都是通過角色的歌唱來表達最重要的情感和情節,片子裡沒有。通常一部優秀的音樂片都有這部電影的主旋律,聽到這個旋律自然想到這部電影,是這部電影的名片,這部電影也沒有。唯一有點像的是角色最後一小段的踢踏舞,也算是對經典金凱利電影的致敬。這段舞跳的不賴,但比起金凱利實在還有不小的距離。而且說這個片段是向經典致敬不如說是拿來救場。這不過是過氣老明星為了重回影壇用來耍寶的老把戲,這是致敬還是吐槽?不值一提了。

再說說藝術家吧。不知道這個片名是怎麼想出來的?我到最後也沒對應上,誰是藝術家。男主角嗎?讓-杜雅爾丹的扮相一眼望去頗有克拉克-蓋博的神韻,舉手投足也有金凱利的味道。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老牌的默片明星,廣受大眾的喜愛。除此以外呢?看不到更多的內涵。而且角色的設置也頗為主觀。30年代,在好萊塢的鼎盛時期,電影製作有兩種制度存在並且制衡。一種是製片人制度,一種是明星制度。製片人財大氣粗掌握製片廠策略,有生殺大權。明星是票房保障吸金機器,是一部電影中的絕對核心,不影響戰略的情況下一切資源像明星傾斜。所以古德曼在片中飾演的不是導演,而是製片人。片場上另有拿著導桶的那個倒霉蛋才是導演,那時的導演幾乎是純粹的執行者。像《亂世佳人》拍攝的過程中,克拉克-蓋博就因為自身的種種要求不被滿足而炒掉了四個導演,要不是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的強勢斡旋,還不知道這部流芳百世的巨製能否完成。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很難想像因為是否拍有聲片這個問題的意見不統一,會導致明星和製片廠的決裂。儘管製片廠有了新的女明星——事實上,那時的佩皮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明星,只不過是正在冉冉升起而已,還存在很大的變數——也不至於踢走一個已經被大眾廣泛接受的男明星啊!這和殺了親兒子,砍了搖錢樹沒什麼兩樣。再說男明星,就算是不認同製片廠戰略,也不會另立門戶自謀出路。最多是跳槽到別的製片廠,但這是下下策。每個製片廠的當家台柱子被其他製片廠視為眼中釘,除非遇到志同道合仰慕已久的明主,否則難免房簷下低頭,明珠暗投了。自立門戶更是難為,電影投資是純粹的高風險投資,像好萊塢黃金時期標準流水線的製片模式中,投入資金之大,回報週期之長,風險不確定性之高,使得獨立製片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電影市場的前端後端以及周邊環節完全壟斷在幾大製片廠中,不是這幾家製片廠拍攝的或者購買版權的影片,連放映的院線都找不到,因為電影院線也都是幾大製片廠旗下的。所以電影業門檻之高,在那個年代非但說個人,就是富商巨賈也難以企及。所以,一個電影明星因為自以為有聲片沒搞頭就自立門戶拍攝電影,完全是蚍蜉撼樹螳臂趟車。且不論他拍的電影藝術性有多高,會不會吸引人,就算他拍的是一部曠世的傑作,製片廠也可以通過小小的手腕輕易的讓它排除市場之外,使他輕易的破產。而這些,在那樣的背景下,大家都是很清楚的,所以自立門戶的事情不可能發生。《雨中曲》裡面製片廠最早拍的有聲片也極不成功,電影明星也是困惑不已,最後也是靠自我排解的方式找到了突破的方法,而不是撂挑子不幹。

再看看片子裡這個「藝術家」都做了什麼。新事物來臨的時候嗤之以鼻,這本身是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不懂哲學——難以長遠發展。衝動之下自立門戶編排劇本自導自演,抱著舊的事物不放手,並且為了拍一部片證實自己而已——意氣用事——會做錯誤決定。大量的投入,不計成本,孤注一擲,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不會算帳——缺乏製片素質。電影失敗導致破產然後一蹶不振家庭破裂,不思進取變賣典質,甚至舉槍自殺——懦弱低能——註定是失敗者。這樣的人物做明星說得過去,做製片能力不足,做藝術家在品性上都達不到基本的要求。像艾德伍德這樣的導演,一生拍爛片,但執著於此從未放棄,並且堅持自我,從不妥協。這樣的傢伙也許沒有創造藝術,但他本身就構成了藝術以致於多年後被提姆-伯頓拍片致敬。

再說說真正的藝術家。話說有聲電影誕生於1930年,歷史上第一部有聲片《爵士歌王》在1930年4月上映,標誌著電影新紀元的開始。而在有聲片誕生並發展六年後,卓別林拍攝了他的代表作《摩登時代》。《摩登時代》作為默片在那個年頭是與主流相背離的,片中唯一的人聲是工廠主透過機器喊出來的。是人聲,卻被影射人如機器般無情。《摩登時代》故事豐富,表達明確,脈絡清晰,情節緊湊,並且多條線索並存。不僅講述了一個工人的遭遇,更展現了一個時代人的生存狀態,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問題的控訴與反思。這部電影是反映時代,代表時代,超越時代的。這部影片的深度、廣度和厚度都值得從各個角度進行解讀。觀賞中不僅能體會到笑中帶淚的辛酸,更能感受到卓別林作為真正的藝術家,在表演、導演、製片、配樂等多方面的造詣和才華,更能體會他作為藝術家極高的思想性和責任感。

相形之下,什麼是默片的品質,什麼是藝術家的素質,也就不難分辨了。

2012.4.2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