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3D惡靈戰警:復仇時刻--Ghost Rider: Spirit of Vengeance

灵魂战车复仇时刻/幽灵车神(港)/恶灵战警复仇时刻(台)

4.3 / 126,305人    96分鐘

導演: 馬克奈維代 布萊恩泰勒
編劇: 史考特金波 塞斯霍夫曼
演員: 尼可拉斯凱吉 伊卓瑞斯艾巴 希朗漢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梁贊

2012-04-21 17:36:07

《靈魂戰車Ⅱ》:漫畫骨感,電影豐滿


回了北京。看了《靈魂戰車Ⅱ》的首映。
很不喜歡第一部。太保守。除了角色外,通片找不到一點漫畫原作的氣質。第二集說是要改掉這個毛病,走回到更哥德、更黑暗、更恣肆的路子上。這是我喜歡的東西。而且電影也確乎是在往這個方向上努力。可看完了,為什麼並沒有更興奮的感覺呢?
我看過的漫畫不多,從很有限的閱讀量上來說一點體會。漫畫(無論其題材為何,風格平實還是誇張)的世界是經過高度簡化的。即使其分鏡手法再接近電影,漫畫的靜態畫面(畫面與畫面間的割裂和不連貫)、對於表現內容的高度自主性(譬如只要作者願意,可以完全將背景空間從畫面里抽離,而幾乎不會引起讀者在閱讀上的不適感)等等的特色,都使得漫畫在剔除冗餘資訊、從而在一個更簡化的層面之上構建起一個更主觀、更隨心所欲的世界的能力上,輕鬆地便擁有電影所難以望其項背的優勢。如果把電影比作滿載輜重的主力部隊,那麼漫畫大概就是輕騎兵,靈活機動,沒有包袱,可以更輕易地突入到更深入的那個部份里去。
換句話說,漫畫的熱血、殘酷、深刻……是一種簡化了(經由創作者強烈的主觀揀擇)之後的、以純粹取勝的熱血、殘酷、深刻……。這是與漫畫自身的長處緊密相連的。但是,當同樣的題材,要從漫畫移植到電影的時候,由於電影對於「真實性」的高度要求,對於還原一個真實世界(哪怕這個世界是完全虛擬的)的高度要求,使得電影的世界裡不可避免地充斥著大量複雜的資訊。真空被打破了,大量有害的、無害的、有意義的、無意義的氣體湧入進來,雖然用肉眼難以分辨,但實際上,從漫畫到電影,敘事環境已經發生了徹底改變,原本的熱血、殘酷、深刻……很容易因為生存土壤的變化和消失,在另一個世界裡變得蒼白、膚淺、可笑……
個人覺得,這才是從漫畫到電影,兩種體裁轉換之間,創作者所要面對的最大的問題。
從這個意義上說,諾蘭的《蝙蝠俠》系列真的非常了不起。它那麼漫畫,又那麼真實,那麼娛樂,同時又那麼洞透和深刻。它用電影的複雜性來反哺漫畫,給出了一個極好的讓漫畫在漫畫之外生存的範例(想了想,要講的太多,沒什麼準備,就不撒開去在這裡討論《蝙蝠俠》了)。而另外一種解決方式,是索性更大程度地接納漫畫的手法進入電影,將之鍛造成一種獨特的風格,用所謂的「風格化」來繼續在電影這種介質里維護其「漫畫真空」,譬如《300》和《罪惡之城》。
《靈魂戰車Ⅱ》的方式,實質上更接近後者。導演馬克•耐沃爾代和布萊恩•泰勒拍過創意過人(但我怎麼也喜歡不起來)的兩集《怒火攻心》,是很懂得拿B級片范兒來給自己做噱頭裝點門面的人物。這回也是想如法炮製,以更忠實原作的路線來討好漫畫讀者,至於由此引出的由漫畫移植過電影而產生的種種虛弱處(如前述),則試圖拿B級片的風格強行蓋過以求一逞。只可惜這十幾年漫畫改編片的水準突飛猛進,《刀鋒戰士》那個年代的遊走在光明與黑暗之間的另類英雄形象早已經不再新鮮,而且,除了這樣一個炒冷飯的人設之外,電影再也沒有別的細節來支撐主人公的這一核心困惑,就只剩下尼古拉斯•凱奇在空洞的故事背景里無節制地揮灑著他的「嗑藥演技」。
《靈魂戰車Ⅱ》很火爆,中段和結尾的兩場動作戲都很彪悍,影院哐哐的音效更是從頭震你到尾,但電影的空洞,始終是B級片范兒的虛張聲勢所掩蓋不了的。看著凱奇賣力地在螢幕上企圖複製他從前的青春和張狂,心裡忽然有一種即使是造夢的電影,也無法讓你回到過去的傷感。
還會有第三集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