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acinos

2012-04-04 02:30:47

《教父》問世40年 一個影迷的紀念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教父》問世40年 一個影迷的紀念

 

時至今日,我慢慢發現,我是《教父》的發燒影迷。Al自然是我最喜歡的演員,科波拉是我最崇拜的導演,連紀念弗雷多的扮演者約翰凱澤爾的記錄片沒事都找出來看了好幾遍。

 

GC在他的蚊帳里給我推薦:教父,一定要看;後來就一起看,看到桑尼在收費站被亂槍打死那一場時,我隱約感覺我以前看過,當然是很小很小的時候,我記得老教父要死在番茄園裡。昏黃的記憶。再後來,時常不經意,翻出來看。百無聊奈不知道找什麼電影看的時侯,就會想起《教父》。

 

好電影太多了,讓我再回首的電影不多,卻唯獨《教父》百看不厭,心情好的時候看,心情不好的時候也看,如痴如醉,竟漸漸成癮好這口了,隔幾個月總要翻出來。

好的作品不會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流金歲月,愈久彌香,就像貝多芬的交響曲、達文西的繪畫,時間的縱深空間妙不可言地為他們築起高高的樓閣,讓來往者簇膜拜取經讚嘆,很幸運,《教父》就是這樣一部作品。我想20年後的人也許不會再看《變形金剛》,但一定還會看《教父》..真正的好作品彷彿就是有生命力的獨立存在的個體。呂美特評價《狗娘養的下午》:嚴格地說,這部電影已不再由我控制,它已經有了生命。好電影於大時代大世界來說,不是拍出來的,是天生的,是冥冥中就存在的,導演只是在那個蹊蹺的時間代替上帝把他找來出來。科波拉選擇了《教父》,《教父》也選擇了科波拉。你可以不看,你可以不聞也可以不問,但你無法忽視他,因為他真實存在並且獨立。

 

第一句台詞:我相信美國。一句話就把美國給綁架,美國躺著也中槍。如果哪天有部中國電影一上來,第一句:我相信中國。我想中國的觀眾會因為這句話,至少堅持30分鐘。對著國家開炮,一上來就擺明:我是高分選手,不是來玩小兒科的。



 

第一場戲:「民間焦慮」,也就是不安。殯儀館老闆,相信美國,但美國沒有給他公平。他的焦慮能代表大眾的焦慮,尤其是中下層社會構成群體的焦慮。遇上類似事件,他們要的是公平、直接、有效的處罰,但社會就算能給公平,也給不了直接和有效,很多時候連公平都給不了,這與他們的迫切希望是相悖的。於是,就產生了政治、宗教,心安理得,落個安心,同時也產生了帶有黑幫性質的社會團體,而後者在特殊時代的中下層社會來說往往更有效。第一場戲,構建整部戲的基礎,交代了「教父」存在的溫床,完成了置「教父」於正義立場、讓觀眾個人情感移向「教父」、認同「教父」此人以及所為(他這麼做是對的,像個「俠」)、並拋出第一個戲劇任務。「焦慮」一直糾纏著教父,尤其是小教父邁克,邁克畢生都在為求一個「安」字,為了「安」,哪怕不擇手段、哪怕冷酷無情,在罪惡的泥潭裡越掙扎,陷越深。每個有責任男人都在為此奮鬥一生,如你如我,「女人和小孩可以粗心,男人不可以。」做為黑幫類型片,開門見山:沒錯,這就是黑手黨的故事。像是揭秘,目前剛剛打開第一個錦囊。類型,就是天生的懸念。愛情片,最大的懸念萬年不變:男、女主角會不會在一起。

 

教父送殯儀館老闆出門,湯姆打開房門,外面歡快的場景音傳進來。空間馬上跳轉,由嚴肅單調的小黑屋跳轉至歡快擁擠的明媚庭院。注意這是一次自然又華麗的節奏轉變。老教父今天嫁女兒,這無疑是個豪華的婚禮場面。這個場景處理、場面調度、美術、攝影、各種資訊的交代,有條不紊,都堪稱完美。科波拉的偏好就是玩真的,並在真的基礎上錦上添花,一如義大利歌劇般的華麗和優雅。有很多小孩,《教父》里小孩出現的次數特別多(祥和安寧),小孩哭聲出現的次數也特別多(不安不穩定,教父被暗殺,狗也開始亂叫,嬰兒也開始啼哭),成群的無邪小孩也為塑造這個家族立下了不可忽略的功勞(這是一個家的故事)。



各個人物都依次出場並交代人物;各方勢力(來自外部的衝突)也依次出場,接下來要對抗的另一幫黑道家族以及警察,不穩定不穩定,戲劇發展雙重的外在推動力。家庭合照,老教父不拍,因為小兒子邁克還沒有來。各種環境、背景鋪墊完後,主角邁克攜美國女友凱出場,邁克穿軍裝(對這個場合來說是個非主流,我只能說邁克有個性主見,我喜歡),給無知的凱講黑手黨家族故事,告訴凱和觀眾:這就是他的家族,不是他。他不會走家族的路,一個嫩嫩的大學生軍人。說實在的,這一場,Al顯得有點嫩,還不夠實,可能跟這場戲的功能有關,這只是個說明,人物沒有壓力和慾望,自然不齣戲,與其他人物相比不算出彩。

 

老教父透過窗戶看著邁克攜女友走進入群時的眼神,那是父親的眼神。當他轉過頭來,我們可以看到他滿意甚至帶點驕傲的表情,不露聲色的教父對這個小兒子的喜歡可想而知。當你第一次帶著女友回家,請留意父母的表情。





 

我最喜歡弗雷多的出場,不注意,你幾乎不會發現他,還以為是個群眾;他跟在老教父的後面,想引起老教父的注意;又靦腆,怕老教父注意到他,是個半推半就的人。他是多麼渴望,老教父給賓客介紹他:這是我的二兒子,弗雷多。與其他評論不同,我覺得他是有野心、有慾望的人,隱忍而已,遲早要爆發。約翰凱澤爾演得太自然了,神演技。約翰凱澤爾的最後一部電影是《獵鹿人》,影片拍攝時凱澤爾已經身患癌症,在拍攝過程中和「梅姑「梅麗爾斯特里普相互吸引並訂婚,當然,他還是死了,在影片拍攝結束後(淚淚淚)。他對Al說:他遇到了影史以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梅姑。Al覺得他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但,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第一段:婚禮。史上最長開場,近30分鐘。精妙絕倫,清晰地交代了眾多人物及人物關係。拋出了「三個」需要教父處理的戲劇事件:處理殯儀館老闆不公平遭遇、幫助蛋糕女婿移民、幫助明星教子從電影大亨那得到理想電影角色。

電影表現了難度最大的一件事情——搞定好萊塢電影大亨,來繼續塑造老教父,確切地來說是補充交代老教父無所不能的實力。空間轉到好萊塢,律師湯姆與電影大亨接洽當然是遭拒,最後還是得用暴力。電影大亨心愛的寶馬被宰,其血淋淋的頭,被人扔進了他的被套里。值得一提,這老頭床頭有一尊奧斯卡小金人。這個奠基對手配角人物塑造:強。同時反襯一個更強的人物——教父。



電影大亨驚恐的叫聲,滑入老教父微閉眼聽湯姆講述一個好萊塢大亨的恐怖遭遇時淡定的表情,老教父揚了下眉毛,並沒有以為然,淡淡地問:湯姆,這一趟,你累不累?婚禮部份是一直說,一直說,這一段是玩真的,干,百說不如一干。到此,這個人物具有相當出彩的標識。老教父人物塑造完成,通過此一番戲劇動作,真正走進觀眾心裡。



老教父是淡定的,更淡定的是科波拉。到此影片時間已耗時近40分鐘,但故事接下來才算剛開始。沒有人,沒有事是打醬油的,處理好了才,有寶押在後面呢,兩個字:不急,一步一步,組織故事。

 

接下來,故事開始了。一上來就是大反轉。強勢到無敵的教父被暗殺,中了五槍。毒梟索拉索和其他家族之所以敢鋌而走險,很多人說是談判時桑尼搶著說話,露出合作的意願,對手才覺得有機可乘;其實談判時軍事湯姆微笑的表情,又何嘗不露出合作的意願,這些都被索拉索看在眼裡。只要老教父一死,就是桑尼和湯姆當家。永遠別讓你的敵人知道你在想什麼。



暗殺,這個情節點,太強了。一切平靜都在一瞬間被打破,衝突以泰山壓頂之勢而來,傾巢之下幾無完卵,必須必須必須。後面的部份,就是主角們怎麼解決衝突,恢復到平靜。這個過程,也是人物成長和命運轉變的過程。Al的戲真正開始了,一個不問黑道家事一心要跟黑道劃清界限,別人也沒想過他會成為教父的有志青年最終成了冷酷無情的黑道教父,人物走向反面。

西遊記中唐僧被抓走後,三個徒弟的反應是:大師兄尋找妖怪並營救師傅;豬八戒輔助大師兄,但一遇到阻力就開小差要回高老莊;沙僧一般都是負責看行李。群戲,資訊量大,1+1+1=3了。

故事進入對抗階段。

邁克在報上父親被暗殺的消息,並沒有不理智,第一反應是報上並沒有說是生是死,還在醫院;打電話回家詢問,臨危不亂,冷靜沉著。與之相對,二哥弗雷多的第一反應是不知所措,坐在地上像小孩一樣的啼哭。老大桑尼的第一反應是復仇,衝動得像一條被激怒的瘋狗,一個字:殺,有勇無謀,與湯姆等人爭論不休,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性格決定命運。

邁克回到家中,桑尼也不願這個大學生弟弟插手,所做的無非是些助理般的瑣事:接電話。邁克就像個局外人,資格比較老的頭目克雷曼沙也得邁克這個不諳世道的小青年不起眼,認為他只會做些小事,調侃邁克,教邁克做飯(我擦),說:「也許有一天,說不定你會為十幾人做飯.」他們認為邁克也就這點出息,在家裡幫大家做做飯,雖然言語間也充滿關愛,但著實沒有想過邁克有朝一日會成為領導他們的新一代教父。 不要忽視你身邊不起眼的人。

 

接下來,邁克在醫院保護了老教父,使對手再次暗殺的計劃泡湯。這個情節,可以看出邁克的細心、警覺、機智並具有超出常人的膽略。同時,也反襯了桑尼、湯姆等人的粗心、疏忽,在非常時期毫無建樹。警察局長出場,從黑暗中走來,並給了邁克一記重拳。

第二天,桑尼派人殺了對立家族的兒子,在湯姆看來這是不理智的,只會把事情搞得越來越糟,湯姆屬於保守派,居然說要等老教父醒了後讓老教父拿注意。他們的想法做法都也無濟於事。關鍵時候力挽狂瀾的人就是英雄。邁克提出利用索拉索、警察局長求和談判的機會在談判桌上殺掉兩人,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被動永遠是挨打的,組織有效的進攻才是王道。桑尼等人覺得邁克是在開玩笑,因為沒有人敢殺紐約市的警察局長。邁克分析了此舉的可行性,一個跟毒梟同流合污的壞警察為什麼不可以殺,這讓桑尼等人啞口無言。(反轉)不得不說,邁克的謀略高於桑尼、湯姆,如後面邁克所說:湯姆不適合在動亂中做軍師,無作為。這場戲中,畫面的中央,邁克坐在沙發上,神態自若地提出他的計劃,其他人分於畫面邊緣,靜靜地聽著,呈圓弧,畫面中邁克處於絕對的領導地位,鏡頭慢慢推進邁克,這裡就能依稀看到邁克的教父范。



克雷曼沙教邁克試槍,問邁克:你殺掉索拉索和警察局長後,你該做什麼?邁克玩笑的回答說:坐下繼續用餐。注意:這是片中邁克最後一次說玩笑話,上一次是聖誕節他同凱看完電影出來瞎聊電影時。在那晚之前,邁克和普通的美國青年沒什麼分別,但之後,他的人生從此改變,這種輕鬆的調侃從此在邁克的生命中消失。。

科波拉是用音效的高手。義大利牛肉館那場邁克殺掉索拉索、警察局長的戲,非場景音:隆隆的火車聲出現了幾次,刀叉摩擦盤子刺耳的聲音也被放大。在邁克舉槍前,鏡頭緩緩推進,伴隨著火車聲,場景聲效也被放大,壓迫感越來越強,氣氛越來越緊張。Al的眼神從散亂到堅毅,游離迷茫緊張,飛速的思考,這一槍將決定他的一生,最後,他眼角上揚,緊閉雙唇,咬住牙根,毅然舉槍(表演、資訊,打點打點打點)。他的表演豐富了資訊,完美地傳達出心理狀態並賦予了畫面視覺節奏(眼神)。剪輯乾淨俐落,音樂驟起,劇情急轉直下。動作的至高點也是情緒的至高點。科波拉幾乎會為每個段落找到內容該有的節奏。這場戲同樣是個大反轉,暗殺者被殺。



第一階段對抗結束,進入第二階段,衝突升級。

老教父出院後,得知是邁克殺了仇敵,一直反對他捲入家族事務的父親黯然神傷,搖頭嘆息,像是失去了一切,不想理任何人,他知道邁克的前途已毀。眾人退出,獨弗雷多返回老教父房間,坐在窗旁,失落無言,呆呆地看著父親。每一個班級總個學習努力但是成績不好的學生,上帝是不公平的。



 

空間跳轉到西西里,這又是一次利用空間華麗麗的節奏轉換。西西裡的晴空萬里,陽光明媚,與邁克焦慮的內心形成強烈反差,他的內心也在進行著光明與黑暗的較量,他不確定是否他從此就要與黑道為伍。西西里風景如畫安詳平和的環境與此時邁克的危險處境(仇敵也在搜索他的下落,也在追殺他)也形成強烈反差。人物一直處於危險中,戲劇衝突的獵槍一直高懸著。邁克在這裡邂逅了艾波洛里亞,並與之結婚。西西里部份是我最喜歡的一段。





接著,仇敵動手了,他們利用老教父的女婿卡洛,用計殺死了桑尼。收費站槍殺桑尼的那場戲,科波拉也狠了心了,把桑尼打成馬蜂窩,做到了極致,給了一個無法磨滅的標識。緊接著他們知道了邁克的下落,陰差陽錯炸死了邁克的妻子艾波洛里亞。轟隆一聲巨響,科波拉的刀又準又狠。艾波洛里亞的塑造就一個字:美,越美越可惜,給邁克復仇的動力加籌碼。戲劇功能而言,桑尼和艾波洛里亞死得越慘,戲劇衝突越強。





第二部份對抗結束,進入第三幕:復仇。

科波拉的偏好就是玩真的,然後再錦上添花,一如義大利歌劇的華麗和優雅。老教父組織黑幫頭目大會,整得像國家元首開會一樣,我不想扯什麼政治隱喻。教父裡的主要場景都具有非常強的標識性,說白了就是讓你看了就忘不了,哪怕一個配角(電影大亨)的別墅庭院。



邁克回到美國,接替老教父成為新一代教父。這個時候邁克還不算名副其實的教父。仇敵對他蠢蠢欲動,他也在尋找機會。一臉嚴峻,看不出任何心思,這與電影開始那位大學生軍人判若兩人。

老教父與邁克在花園談話的那場戲,精妙絕倫,給我輩好好的上了一課。這場戲時間不長,但其包含的資訊量卻是很大。單就戲劇推進的功能而言,其實就交代一件事情:誰出面來安排同仇敵談判調停,誰就是叛徒。如果一場戲,只交代一件事情,只有一個功能,那麼可以同其他場次合併甚至是取消掉。

 

這場戲傳達了以下內容:1.老教父身體老邁,健康狀況不好了,暗示不久於人世;2.新舊教父的最後交接;3.老教父對於邁克接替家族事務,深表悔意歉意,希望兒子能成為控制別人而不是被別人玩弄的人。4.提及邁克的兒子,為下一場老教父在番茄園同孫子的天倫之樂,突然死在番茄園裡做引子。5.怎樣應付仇敵、識別叛徒。整個這場戲就像是遺言或是交代後事。老教父一副老態,喝著葡萄酒,愁容密佈,語無論次,一時清醒,一時糊塗;馬龍白蘭度生動自然表現出人物狀態和內在心理,並在「幾個資訊、幾種狀態」之間,不露痕跡地自由遊走。哎可憐的Al,誰讓他遇上的是馬龍白蘭度。一開始,兩人一前一後,邁克身子微傾,視線指引至老教父,鏡頭微揚;鏡頭反打邁克則微俯。鏡頭正反打交替,一來一往,更像是兩人最後的交接。此時兩人在鏡頭內的渲染程度時均力敵;待到鏡頭跟著老教父起身走位至邁克身後,邁克側過臉來,兩人的面部表情錯落的出現在同一個鏡頭內,兩人在鏡頭內的比例相當,但老教父為前景,邁克為後景,Al就敗下陣來。從視聽上說,老教父在前景(科波拉偏心啊),台詞一直都是他的;從劇情情緒上說,一個老邁父親在對兒子訴說著自己的「不願」或者「難處」,幾乎就是道歉了,試想你父親對你說:「兒子,我對不起你。造成你今天這樣是我的錯」這是多強烈的心理衝擊,這也是男人與男人間的情感。一個對兒子抱歉的父親是偉大的父親,父慈子孝,家。《教父》展現出的血水相融的家族親情是我無法抗拒的,這也是我推崇迷戀的一個原因。第三、何況好萊塢之王馬龍白蘭度又開了「大技能」,將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歉意、將一個男人對命運的無奈,將一代教父最柔軟的一面表現得淋漓盡致,肝腸寸斷。老教父成了這場戲心理情緒和視覺節奏的落腳點,使得與緊接著番茄園的戲銜接就顯得十分流暢自然。

 

這場戲的鏡頭安排和人物調度,電影語言簡約而精妙,尤其最後安排兩人同在一個鏡內。首先,與正反打相對,軸線變了,畫面組成變了,視覺節奏變了;畫內資訊和情緒張力更加豐富飽滿,如果還是正反打,同樣的時間內兩人情緒的捕捉量至少會減少一半;同一鏡頭內兩人的表演則產生鏡內蒙太奇效應,資訊量成倍增加,緩緩將這場戲推向一個高點;還有一點很重要:這裡的情緒不允許被切斷。諸如此類調度,科波拉收放自然,拿捏得精準細膩;他在《教父》里奉獻了堪稱完美的調度,尤其黑書屋裡的戲、群戲為代表。每個演員都有自己恰到的位置和精準走位,人物總在畫面的暗部和明部之間遊走,演員又給力,全是神,操,哪怕不是畫面主體的演員表演也是完美無暇,這又以軍師湯姆(羅伯特杜瓦爾,奧斯卡影帝)為代表。不好好排練就有這效果是不可能的。演員教科書,如果單單只聚焦主體,而主體鏡頭語言多會幫助其完成任務,倒不如多看看配角。

科波拉的視覺力求飽滿華麗工整大氣,主次兼顧,非常講究動勢銜接、視線的引導和重組,《現代啟示錄》里有個鏡頭為了引導視線,故意划過一架直升機,當然目的不只這一個,總之,一個好導演永遠是做加法的。他的場面調度都很獨立,具有很強的標識性。扯遠了。

 

老教父逗孫子的畫面,是目前我覺得天倫之樂這個詞最好的解釋,什麼叫藝術生命力,這就是。快進,寫死老子了。老教父送人出書房,會把手搭在那人間上,而邁克是做不來的。一個能力很強的人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邁克的不坦然、不釋然,也是導致人生焦慮的重要原因,與老教父相比,他不適合。



第三幕結束處,即影片的高潮部,就是那段平行蒙太奇段落,邁克完成了宗教意義上教父的洗禮,同時也完成了做為一個黑道教父的洗禮,真正成為了跟他父親一樣的教父。邁克一天之內清除了五大家族的頭目和自己內部的叛徒,這些人殺害橋段都具有非常強的標識性,所有《教父》裡的死亡橋段都具有非常強的標識性。

這是一次結構完美工整的敘事,對抗加劇,衝突升級,各種反轉反轉再反轉,流暢不扭捏;情節點推動力都非常強,這些點又都屬於強情節,全是謀殺,從這角度看《教父》是罪惡的;陰謀和謀殺,像一個又一個的儀式,讓邁克完成了到教父的人物成長和命運轉變(殺、沙殺殺、殺殺、殺殺殺殺殺殺、殺殺)。並且這些情節點都是至高點(這個難度係數就比較大了,張藝謀的《紅高粱》也是個經典的例子),視覺的至高點同情緒的至高點神一般的吻合同步(很多電影都不吻合,亂的,要嘛有心理無視覺,要嘛有視覺無心理,要嘛兩樣都沒)。最後一個最猛,一口氣殺了五個,各種死法都有,一邊是最虔誠的,一邊是最罪惡的,這種對比蒙太奇帶來的視覺和心理的衝擊力註定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為有寶貝壓著,所以科波拉可以給足所有角色足夠的空間,效果又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這些基礎都來源於劇本,科波拉說《教父》里一切的精彩都來自於馬里奧·普佐的原著小說。

 

 

一陣流水後,接下來談《教父》裡的愛情。



透過邁克的兩段感情經歷,我們可以看到兩種愛情的可能,或者兩種可能的愛情。在《教父》系列裡,邁克同凱的愛情、婚姻最終以悲劇收場。影片開始時,邁克同凱住在外面;邁克帶凱回家參加姐姐的婚禮,引薦給家人;聖誕節邁克與凱看電影后,邁克準備帶凱回家,凱為邁克的家人買了禮物;從電影院出來兩人歡笑的聊電影劇情;這是再常見不過的一對情侶。

從電影院出來兩人對白如下:

凱:邁克,我若是修女,你是否會更喜歡我,就像小說中的角色,你知道嗎?

邁克:。。。 不會

凱:若我是英格立褒曼,你是否會更喜歡我?

邁克:這個想法倒不錯。

報亭擋黑

凱突然變得不開心,停下腳步

凱:邁克

邁克以為自己說了話,女友不開心了

邁克:不,你若是英格麗褒曼,我不會更喜歡你。

 

我想大多數情侶都會有類似對話。「我如果是湯唯,你會不會更喜歡我?」 「會」「。。。。。!」「不會,怎麼會呢」

這是邁克與凱兩人最後一次這樣歡快的對話。隨即邁克從報上看到父親被暗殺的消息,他快步走向街對面的電話亭給家裡打電話,凱跟在後面。(過街時有一次視覺干擾)這一場戲,把一對挽手同行的情侶自然的分割開。邁克進入電話亭跟桑尼通電話,畫面里電話亭的玻璃門將兩人分割在各自的空間。這裡似乎就預示了兩人最後的結局。身後的凱看著電話亭裡的邁克;她想了解一切,但她無法了解。



動盪發生後,邁克回到了家中,與家族在一起。凱打來電話,兩人電話裡的對白如下:

邁克接過話筒:凱

凱:令尊還好嗎

邁克:他很好,他能活過來

凱:我愛你

屋內人多,邁克不好回答。

凱(分貝提高):我愛你。。。

邁克沒有回到

凱(升級):邁克

邁克:是,我知道

凱:告訴我 你愛我

邁克:我不能說(我不方便說)

凱:你不能說嗎。。。

邁克:我們晚上見。

邁克掛掉電話。

 

這兩次對話,凱一直都在表達她對邁克的愛,並且渴望得到邁克愛的回應。「我愛你」「你愛我」。對愛情充滿憧憬,同時也充滿著「焦慮」「不安」。她的焦慮,實際是對未來的不確定,對邁克的不確定,這些都來源於她對這個黑道家族不理解和潛意識裡的排斥。她愛著邁克,但她的愛對抗著內心的壓力,受外界因素(社會屬性)的影響,同時也需要外部力量來維繫。她在邁克那裡得不到內心的安寧,除非這個家族「白」過來。黑手黨家族的悲劇,其實就是這個家族跟新的時代格格不入的悲劇。普通美國公民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念讓她跟這個「罪惡」的家族格格不入。視覺上,她的服飾色彩奪目與這個有些陰鬱的家族形成了對比,就連她乘坐的計程車的色彩與她到訪的庭院也是不和諧的。



 

邁克回國後,找到凱。此時的凱是一名幼稚園老師。

幼稚園老師同黑手黨老大的對話如下,(每場戲都有「對手」):

凱:你跟你父親不一樣,我原本以為你不會成為像他那樣的人。那是你告訴我的。

邁克:家父跟其他有權人一樣,就是要對其他人負責(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像是參議員或是總統。

凱:你知道你說話有多天真嗎

邁克:為什麼

凱:參議員、總統不殺人。

邁克:。。。是誰天真?凱

邁克向凱許諾:時代變了,他會在五年內使家族生意合法化,最終說服凱重新跟他在一起。整個故事,「復仇」之外,又有新的發向:家族生意合法化。這是新的戲劇任務,同時,邁克為此奮鬥一生,最終也沒有完成。(人物的成長、時代的變遷)這一場戲有個小細節,邁克和凱在林蔭道上邊走邊聊,邁克的司機開著小車遠遠慢慢的跟在後面。鈕承澤的新片《愛》也有這麼個細節,他和舒淇分開後,他帶著歉意找到舒淇,兩人走在一個小巷道里,身後的奔馳車也慢悠悠地跟著他們,但是相對小巷來說,車顯得太大,在畫面裡的比例顯得太笨重,哎,不吐槽了,兩場相比較,鈕承澤太哈了。



 

邁克殺掉姐夫卡洛後,姐姐上門大哭大鬧,痛罵邁克是殺人惡魔。對這些事一無所知的凱,不敢相信,也無法忍受。邁克向凱撒謊,不是他幹的,並要求凱不許過問他的公事。天真的凱相信了自己的丈夫,出門倒酒的時候,邁克的手下關上了書房的門。黑場逐漸覆蓋凱窺望書房的畫面,留下一片漆黑,電影結束。凱被關在門外,隔離在邁克的空間之外,隔離在邁克的內心世界之外;觀眾也隨之被關在這個黑手黨家族的故事之外,(抽離)。



這一段是風雨飄搖、充滿焦慮、受到困擾、毫無自由、甚至有些半推半就的感情。不得不承認,邁克與凱之間是存在真愛的,但只是世俗形態的愛。在西西里,邁克與愛波洛里亞之間的愛情,則呈現出截然相反的質感和形態,這是另外一種「愛」。

這是一段「自然」的愛情,沒有參雜任何塵雜。首先,西西里是個天然的地方,明亮金黃接近天堂的色調,對邁克來說是跟自己有某種淵源的世外桃源。在最美的地方,邂逅了最美的感情。愛波洛里亞是個天然的美女,兩人一見鍾情,都被對方深深的吸引。愛波洛里亞從來沒有問過邁克:你是否愛我;也沒有要求邁克說你愛我,甚至連話都沒有說過。他們的愛是用眼和心在交流,語言已顯得多餘,不言不語,真愛不是談出來的,完美。



有個情節:邁克送給愛波洛里亞一條項鍊,待到邁克第二次來到家中,愛波洛里亞戴起來項鍊坐在長桌的另一端,邁克扭頭看她時,愛波洛里亞故意用手摸項鍊,生怕心上人沒有看自己已經戴上了,兩人相似一笑。啊,這個畫面留存了最初最純真乾淨的全部記憶。邁克與愛波洛里亞兩人的戀愛、結合,都非常直接、簡單、淳樸。雖然其形式是按照傳統的西西里式,顯得有點古老。正是這種古老帶給了邁克一次尋根之旅,邁克也完成了西西里式的洗禮,從而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對家族有了更不可割捨的情感認同。西西裡的陽光、愛波洛里亞的微笑撫平了邁克的本來焦慮陰霾內心,在危機四伏的時間裡給了邁克內心無比滿足的平靜。凱從邁克那得不到安寧,邁克從凱那也得不到平靜。GC說如果愛波洛里亞不死,邁克的人生不會那麼痛苦,但悲劇早已註定。邁克是孤獨的,尤其是在老教父死後。

 

作為意裔的後代,科波拉的《教父》處處流露著濃濃的義大利式情感眷念。邁克和愛波洛里亞的相愛、結合,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國度,超越了文化,超越了所有來源人的社會屬性的阻力,並擁有彼此,至少科波拉在有意塑造這樣流暢完美到極致的愛情。一個黑幫片竟然奉獻了如此真純脫俗的愛情,秒殺《那些年》什麼的。愛波洛里亞死了,邁克回國,這段刻骨銘心的美好與苦痛,邁克深藏心底,直到老時。愛波洛里亞的死,是邁克人物轉變的最大推動力。SB們,死定了,不解釋。西西里給《教父》烙上了一個深深的印,充滿了浪漫的色彩,並且獨一無二。

邁克同凱的愛是世俗裡的愛,邁克同愛波洛里亞是自然之愛。

有這樣一種愛,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無論高貴還是庸俗,無論健康還是疾病,甚至無論高尚還是卑鄙、無論正義還是罪惡,不離不棄。

 

 

 

《教父》把黑色人物的爾虞我詐、陰謀和罪惡刻畫得入木三分,同時另一面又將這些人物親情、愛情表現得細膩珍貴;將人性的美好和人性的陰暗完美地溶於一爐,使人物的命運更具悲劇色彩,正如《教父三》的宣傳語:世上再強大的力量都抵不過命數。宿命,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教父》一片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達到了里程碑式的高度,這些都是同類型片不能企及的。

一朵罪惡之花,非常罪,非常美。

 

 

絮絮叨叨 不知所云 聊以自娛 與友分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