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騎單車的男孩--The Kid With A Bike

单车少年/骑单车的男孩(台)/单车男孩(港)

7.4 / 23,890人    87分鐘

導演: 尚皮耶達頓 盧克達頓
編劇: 尚皮耶達頓 盧克達頓
演員: 西西迪法蘭絲 湯瑪士多西特 傑若米何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2-04-03 21:17:44

孤獨的少年


《單車少年》的故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Cyril從一出場就非常的叛逆,可以說是不受教化,偏執成性,頑固地跟周圍一切對抗。很多觀眾不喜歡這樣的小主人公,他一點都不可愛,自以為是,又有自殘自虐和暴力傾向,完全不理解大人的心,然而,因為電影省去了人物的前因,如果回想他被父親拋棄的殘酷事實,他不顧一切去尋找父親,用這樣的方式去保護自己,被迫選擇偏激的早熟,這些舉動,完全能夠理解。

小孩子身上爆發出來的情感力量,令我想起了李滄東作品中的人物。有趣的是李滄東以文學性強著稱,然而,達內兄弟的取材卻很簡單,因而,他在敘事編排上的技巧確實值得一提。一開始,我以為《單車少年》會是一出《偷自行車的人》(德西·卡),自行車是關鍵道具,父子戲必不可少,戲劇高潮必然會與之相關。漸漸的,少年的叛逆和孤獨,令我驚覺:這分明就是一出少年版的《魚缸》(安德里亞·阿諾德)。回想起自行車,它在達內兄弟上一部《羅爾娜的沉默》里曾帶給我異樣的感動。或許,自行車更多是達內兄弟作品裡底層人物的醒目標誌。而在失去父親後,單車成為維繫思念的唯一物品。Cyril享受著跟單車的歡樂,觀眾卻要時刻提防著,它會被人偷走。

影片對Cyril父親的懦弱有清楚的表現,他懦弱,冰冷,不敢承擔責任。父親的冷與兒子的熱,這種有違常規的設置,確實比較罕見。一般電影裡,尤其是成長題材,大多是父親仁愛有加,兒子冥頑不化。豈不料,在《單車少年》里,父親反倒更像個孩子,甚至有孩子拿錢給父親的段落,完全是不可思議。再者,棄老題材的電影看多了,這種不願承擔養子責任的,確實更為少見。因此,明明是弱小的孩子,Cyril偏偏表現出恐怖的對抗意識,與之對應的大人一方,無論是誰都紛紛落敗。

不過,《單車少年》並沒有對Samantha的善心加以解釋,尤其是在男朋友提出要他還是要我的問題中,她果斷地選擇了Cyril。或許,只有一個原因能夠解釋這一切,那就是孤獨。一顆孤獨的心需要另一顆心,彼此互相靠近。在Cyril不顧一切地抓抱著Samantha,在Cyril痛苦地從父親那邊失望而歸,在兩個人一起騎車旅行沐浴陽光……Samantha發現有能力去陪伴Cyril,至於她是母親的憐意、保護欲或者是其他複雜情感,《單車少年》完全沒有加以說明,留出了一大塊空白。一般電影反倒可能會這樣設置,添上幾筆,像Samantha也有失意的過去,有成長的陰影,必須用一組鏡頭來表現她的落寞與孤獨。只是這樣,她對Cyril的情感豈不是變得過於明白?

鏡頭上,達內兄弟變化不大,手持、跟拍。《單車少年》用上了四段配樂,每一段都在提醒觀眾:這是一次情感的擾動,即所謂的煽情點。這種煽情到結尾達到了一種極限,其實,收於郊遊野餐的風光美好並無不可,只是那樣的話,達內兄弟當真是技藝倒退了。面對這個令人難忘的結尾,在悲劇的疑慮中,Cyril被手機喚醒了,當真是影片的神來之筆。另外,似乎也是一種巧合,《羅爾娜的沉默》的結局段落也是發生在樹林當中。細心的影迷則發現了達內作品間的神奇關係,故事間互有聯繫。

從1999年開始,作為坎城電影節上成績表現最為驚人的一對導演組合,達內兄弟的電影一直是樸實無華,《單車少年》沒有什麼包裝粉飾,批判性比起其他導演也要來得弱。至於街道路人般的電影人物,看上去也不怎麼吸引人。但是,就是這些凡人們的平凡小事,它們卻能產生非比尋常的情感力量,令你察覺在生活之中,在你身邊周圍,總有被眾人忽視的一些東西。那些可憐與可恨的東西,它們總會讓人思緒萬千,令你發現生活的溫暖與殘酷。或許,這就是寫實的力量,只是這一次,達內兄弟要表露的情感比過去來得更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