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強‧艾德格--J. Edgar

胡佛/强‧艾德格(台)/J.艾德格(港)

6.5 / 133,676人    137分鐘

導演: 克林伊斯威特
編劇: 達斯汀藍斯布萊克
演員: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喬許盧卡斯 娜歐蜜華茲 德莫麥隆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靈子

2012-03-11 03:28:32

偷懶的客觀


在老而彌堅的一代導演中,伊斯特伍德大概是最不讓人激動的一個。近年來他固定每年交出一部作品,大抵都能保持及格線上水準。然而,他在讓你了解一件事或一個人的全貌之外,卻難以震撼你的心靈;也因此,這些作品距離偉大,總有那麼一步之遙。

仔細想來,這或許是因為他始終堅守客觀中立的態度(尤其是晚年)——自然你也可以說這是彌足珍貴的優點——這種試圖不加任何主觀判斷的展示方式,總讓人感到如隔岸觀火,其中喜怒哀樂都與己無關。

客觀中立可以告訴人們發生了什麼,但很難解釋為什麼發生。2011年的新作《胡佛》尤其如此。影片以兩個多小時的長度縱覽了FBI第一任局長埃德加·胡佛的傳奇一生,運用了大量當時的新聞片,重大事件如小林德伯格綁架案、馬丁·路德·金獲諾貝爾獎、甘迺迪總統遇刺等,一個也沒錯過。然而看完影片之後,除了知道胡佛剛愎自用、喜怒無常、有戀母傾向和性傾向不明之外,你仍然難以理解,為什麼他可以擔任調查局長48年,歷任8位總統和16位總檢察官而屹立不倒?為什麼不少當事人乃至後來者對他頗看不慣,但FBI大樓至今仍叫做胡佛大樓?為什麼他的脾氣如此易怒,身邊仍有這麼多忠誠的跟隨者?副手克萊德·托爾森就不說了,你可以說那是愛情……願意為他擔任54年私人秘書、終身未婚的海倫·甘迪怎麼說呢?更別提還有無數FBI探員奉胡佛為偶像,比如影片並未提及的馬克·費爾特,托爾森之後的副局長,從入職起就唯胡佛馬首是瞻。

當然,要給胡佛定位本身就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僅從歷任總統們都厭惡他又都不敢撤他職這一點就可證明。胡佛從司法部新人開始,一步步建立起指紋系統、刑偵系統,並將調查局擴展為犯罪分子聞之喪膽的聯邦調查局——想想看,如果沒有他,就沒有FBI,沒有CSI,沒有《變臉》和《真實的謊言》……但不受約束的權力總妄圖吞噬一切。在國家安全的名義下,「敵人」的外延不斷擴大,「敵人」的標準只由他自己掌握,以一個神聖的目的為名,任何非法、低級、骯髒的手段都被允許。這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可以套用在任何一個自以為掌握了大權的人身上,胡佛之外,有太多我們熟悉的例子。

胡佛的幸運在於死逢其時,沒有等到總統忍不住把他拉下馬,沒有等到他佈置的種種陰謀曝光,更沒有等到他離職後被數不清的敵人暗殺。他死在任上,1972年,尼克森剛剛連任。此後的故事更加有趣,正是這位慶幸萬分的總統太過得意,連續任命兩名FBI新局長,而不理會始終居於副局長之位的胡佛擁躉費爾特,後者才一怒之下找到《華盛頓郵報》,充當神秘「深喉」,爆出令世界驚駭的水門事件。美國政治史與新聞史自此改寫,總統與FBI掌門一樣,再不可能自以為有無上權力。

很遺憾在這部片子裡,這些秘辛無從道來。觀眾只看到不同年齡的胡佛參與在差不多同樣性質的案件里,同樣的果斷與跋扈,同樣的自負與脆弱,但原因何在,有何變化,卻難以言說。這大抵是恪守客觀立場所致,不聯想,不推理,只負責陳列事實。這看上去無可辯駁,實則有些偷懶。因為依據已知素材未見得不能推出完整歷程。或者可以拼出自己的邏輯,依照脈絡對素材進行取捨;或者可以帶著看穿世事的超然,以更高的角度和更廣的視野俯瞰事件。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歷數事實,卻毫無態度。別說傳主的功過,就連他的性傾向也沒有挑明——在看完影片之後,你還是難以判斷胡佛是否是同性戀、易裝癖,只能說,確有一些類似行為。

當然,這是苛求。僅保持客觀、不濫用情緒這一點,已是許多導演所不及。但正因為是伊斯特伍德,因為是曾經拍出《廊橋遺夢》、《百萬美元寶貝》的大導演,我們才應當苛求,他可以做的更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