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藝術家--The Artist

艺术家/大艺术家(台)/星光梦里人(港)

7.9 / 248,700人    100分鐘

導演: 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
編劇: 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
演員: 尚杜賈丹 貝芮妮絲貝喬 約翰古德曼 麥爾坎麥道威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2-02-27 21:10:12

藝術家?大明星?


關於電影片名,有說它就不該叫《藝術家》(The 阿提斯t)。就像今時今日,如果哪個國內電影明星被稱作藝術家或者德藝雙馨,那基本是調侃,再不然就是挖苦諷刺。誠實來講,影片要是改叫《演員》(The Actor)或《大明星》(The Big Star),似乎更符合故事內容。台灣人更誇張,索性往前面加一個大,《大藝術家》。多個大字,廣告效果就來了,堪比大片、大電影。

那演員明星和藝術家之間到底有何區別?我想,這就是《藝術家》的命門所在。放當時來看,拍電影的恐怕都不是什麼藝術家。更何況,主人公喬治沒落不談,他還導了一部失敗作品。藝術的分門別類中,電影一直是位居最末。原因不外誕生時間短,再者它融合了很多項藝術的表現手法,佔了其他藝術的大便宜。最早的電影是魔術雜耍,後面慢慢納入商業放映,進而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藝術表現手法,比如剪輯、蒙太奇。所以,《藝術家》把電影演員抬升為「藝術家」,那更多是站在了後世人的觀點上。別的不管,先就把致敬的旗杆杵在那了。

《藝術家》的故事發生在1927年到1932年間,那也是電影從默片(無聲片)轉向有聲片的關鍵階段。1927年,有記錄在案的第一部有聲片《爵士歌王》誕生了,它以難以置信的速度把電影工業撕成兩半。如同電影誕生後三十年間的風風雨雨,推動這一次變革的原因仍是技術,音軌錄製和電影拍攝可以分離開來。很顯然,有聲片的成功不在默片大導演和大明星的預料當中。就連默片敗下陣來的速度,那也遠比黑白電影敗給彩色電影的速度要來得快。不僅好萊塢如此,以當時另一電影大國德國為例,1928年有聲片所佔比例僅為7%,到了1929年,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了86%。

有聲片的出現不僅淘汰了一堆默片明星,就像《藝術家》裡的喬治,當時連在戲院演奏的樂隊和辯士(講解電影劇情的人員)也失了業。對於這一變革的慘烈,黑澤明在自傳里就有提及:大批辯士衝入影院,搗毀導致他們失業的聲音設備。由於壓力,他的哥哥(辯士組織的負責人)更是選擇了自殺。因而,如果有人認為喬治的落魄反應過於誇張,那麼,他們當真不知道默片時代的薄暮之歌,更不理解這一改變曾經深深影響過那麼多的人。

好在慘烈歸慘烈,如果《藝術家》往慘烈的方向走,它一定會被奧斯卡打入冷宮。導演哈扎納維希烏斯擅拍喜劇,這一回借得默片的殼,套上一個通俗浪漫愛情劇的殼,弄得皆大歡喜滿堂彩,當真是沒啥難度。電影主線是一個默片男星的沒落,另一邊是有聲女星的崛起。兩人不斷對位,內心情感的反差、地位境況的強調。說到底了就跟蹺蹺板遊戲一樣,不管誰上誰下,他們玩的都是同一個遊戲(電影)。《藝術家》沒有把他們的關係做成最俗氣和大路貨的男歡女愛,比如插段床戲。更多時候,兩人好像若即若離,卻又被電影的魔力給吸引著。好比在電影院裡,她看他的電影,他看她的電影,互相欣賞。好事者當然可以進一步闡釋,這也是現代人眼中默片和有聲片的依賴關係。儘管取代了默片,但有聲片一直「深愛」著默片,始終沒有忘本。

除去明星光環和顯而易見的影史關係,《藝術家》更是一部立足於電影本身的片子。眾多的戲中戲(喬治演的片子大多有出處)、片場拍攝(選角、NG和實拍)、幕後製片人(他們對金錢利益有著靈敏嗅覺)甚至是看電影的普通觀眾,他們都再三出現。就單說喬治,導演在他身上安放了有趣的細節設置。和妻子的感情有如死水,對方懇求他說話交流,結果他就是不說。包括那個噩夢和打趣小狗,觀眾都開始納悶,他為什麼不說話。或許,聲音不好是一個原因,但對當時的大牌明星來說,要他們開口說話,那就有如小丑表演,損害了他們業已樹立好的形象。同時可以看到,默片時代的明星更重視肢體語言,略帶浮誇更好。飾演喬治的讓·杜雅爾丹本是肌肉型男,他在片中的形象,靜有克拉克·蓋博的影子,動起來又沾染了吉恩·凱利的風采。當然,後兩者都是有聲片時代的明星。類似看上去很和諧,實際上卻又跳脫的細節,《藝術家》里還有很多處。它所引用和致敬的對象(包括電影配樂),經常不在1927年到1932年的時間範疇。事情到最後就變得清晰起來了,《藝術家》真的不是一部默片,它只是拿默片說事。

好在,即便說了這麼多,甭管搬用了《公民凱恩》還是影射了《一個明星的誕生》,它們都阻礙不了普通觀眾的理解,更不會影響他們的觀賞體驗。因為即便《藝術家》致敬了一大堆的片子,它更像是丟給影評人和老先生看的,討個巧罷了。對多數人來說, 它只會被當做一部愛情片來看待——一部看上去有些不一樣的愛情片。已不多見、被等同為卓別林的黑白默片,字數長短不限、可以妙用的字幕卡,舊式畫幅比和動作稍快的詼諧人物,當這些東西和一部愛情片發生關係,那麼,《藝術家》至少是討喜的,活躍氣氛,不用商量。對吧?沒有3D,不是飛機撞輪船的大場面。這樣的年頭,已經很少見了。去年奧斯卡推結巴國王,今年索性來個啞巴影帝,誰敢說不可能呢?

總而言之,面對《藝術家》,那絕沒有憑弔默片般的肅穆沉痛,再者,它也沒有承擔講述經典愛情故事的義務和必要。圍繞《藝術家》的爭議都出在姿態高低上,如果你覺得哈扎納維希烏斯擺出了高姿態,用糖衣炮彈去迷惑了美國人,那麼《藝術家》恐怕會是變質的味道。如果你熟知好萊塢和奧斯卡的遊戲法則,那麼再看法國人鼓搗的《藝術家》,或許它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更何況,誰說入圍奧斯卡拿了獎就名垂青史,其實未必。不見坎城時候,《藝術家》還是給競賽單元打替補。影史多少事,到最後,若能跟那條活潑有愛的小狗一樣,都付笑談中。我想,這便足夠了。【國際先驅導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