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藝術家--The Artist

艺术家/大艺术家(台)/星光梦里人(港)

7.9 / 248,700人    100分鐘

導演: 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
編劇: 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
演員: 尚杜賈丹 貝芮妮絲貝喬 約翰古德曼 麥爾坎麥道威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iberalist

2012-02-08 10:58:11

《藝術家》(The 阿提斯t)—— 留軀換魂的精明之捷 (The Modern Sound of B&W Silence)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無論作為影迷還是普通觀眾,我們必須接受的一個既定現實就是:電影藝術發展至今朝,似乎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技術改變形式」的日新月異了。儘管如此,大批資深「懷舊黨」的存在,餘留了讓老式電影技術和形式「迴光返照」的潛在市場,也使得像《藝術家》、《雨果》這樣的致敬之作有了重返短期時潮的可能。


嚴格來說,《藝術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白默片,它的模仿只能勉強算是流於形式:默片的幾大「顯性要素」(黑白、無聲、字幕註釋,或許還有16幀的降格攝影技術)點到即止,讓大體框架確是沾上了那麼點時代沉澱的調調。然而導演的新意與誠意卻難抑現代電影拍攝手法的固有慣性:影像中不斷穿插著頻繁的人物反打、精巧的機位移動、誇張的傾斜構圖,甚至是詭譎的主觀鏡頭,種種跡象無非彰示著一個令諸多默片忠實擁躉倍感失望的本質:《藝術家》,不過是一部以默片軀殼譁眾取寵的「達人秀」耳!「魂」之不存,「形」將焉附?


但我不得不承認的是,就算《藝術家》的第一眼充滿了「偽默片」之裝逼表象,然而作為一部產於2011年的電影,我依舊為它所展現出來的精巧特質而深深著迷,即謂「通俗而不庸碌、幽默而不鄙趣」。


《藝術家》的故事其實並不復雜,如果僅從劇情角度而言,它的黑白片前輩《一個明星的誕生》遠比其要豐滿不少。然而《藝術家》的立陶宛裔法籍導演哈扎納維休斯用他獨特的智慧將這個老套故事編排得意趣橫生,重點在於他把敘事的中心轉向了人物塑造、而非事件本身。在這樣一部具有半傳記性質的影片中,主人公George作為默片時代的大師級人物、具有與生俱來的肢體語言及表情功力,這也在很多方面反襯出了其日常生活中對於人際交流(以口頭語言作為直接方式)的困難與不適。女主角Peppy儘管出生卑微,但熱情洋溢的個性及超乎常人的表現欲卻助其順應潮流而步步攀高。這樣的人物安排顯然蘊含了十足的張力。故事將敘述背景定位在默片至有聲片的轉型時期,而兩位主人公正是這個背景下兩股交接力量的縮影:George代表著大勢已去然氣息尚存的默片之老朽年代,Peppy則是橫空出世而蓬勃向上的有聲片之新紀元。人物間的邂逅、誤解乃至摩擦,正如影史上任何技術大變革所必然經歷的那段「陣痛期」、即便是當下3D電影的崛起也不例外。而令主角糾結不已的個性根源——即其不善言辭的交際障礙,也在一定程度上以古鑒今、不失為對於如今後Web2.0時代社交病態普象的啟示。誠意與新意並重,讓這部主打「復古系」的現代影片、同樣煥發著內涵的時代意義,可謂既討巧而又高明。


在《藝術家》這樣一部「偽默片」中,人物形象的造化無法通過直接對白來呈現,這樣獨特的敘事環境也強調了以下兩種電影元素的表現作用:其一便是鏡頭語言。雖然影片所運用的各種現代拍攝手段是對復古系的完全「越位」,然而豐富的鏡語技法所營造的最終效果、無疑是使得這部形式上的黑白默片更容易被大部份現代觀眾所接受,正如故事中所表現的主旨一樣、是「順應時代的創新」。傾斜構圖視角的灑水鏡面、人來人往的階梯全景、放映機下的人影對峙、超現實主義特徵的心理蒙太奇...不勝其數的場景創意,隱約中閃現著卓別林、希區柯克、奧遜·威爾斯、茂瑙、威廉·惠勒等等老一輩大師的經典印跡。用豐富多姿而妙趣橫生的鏡頭語言來覆蓋黑白畫面表現力的天生短板,這是《藝術家》作為一部「現代默片」的獨特掌控方式。

其二在於演員的表演功力。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默片盛行之黃金時期,演員可以說是大部份好萊塢電影中當之無愧的核心,其對於影片的主導作用遠非導演、編劇之流所及。由於缺乏直觀的語言資訊,演員的演技無疑是默片中最具感染力的一環,一個演員表演的精湛與否可以直接影響到電影內涵資訊的傳遞、甚者決定其成敗。而又鑒於默片與現代電影的巨大形式差異,對於現代演員肢體語言及表情功力的超高要求實可謂最大挑戰。在《藝術家》這部影片中,飾演男主角的法國演員讓·杜雅爾丹憑藉自身豐富的舞台劇表演經驗、幾乎完美地適應了默片演繹特點,其靈活的挑眉、慈目的微笑、再加上一副充滿幽默感的小鬍子,瀟灑韻動的舞步與優雅紳士的造型,彷彿令人恍見卓別林、金·凱利甚至是弗雷德·阿斯泰爾的英姿。而女主角貝熱尼絲·貝喬儘管在表情上略顯誇張,但作為片中「後默片時代」的「新興偶像」,其紮實的電影演藝功底還是助她發揮了情感拿捏精準的優點:片中Peppy在化妝間單手穿進George表演裝自我撫摸的橋段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個角色是,影片中男主角的那條寵物狗絕對是全作最大的亮點。作為男主角George最為忠實的擁躉,這隻傑克·拉塞爾梗不僅對主人體貼備至、其精湛的演技同樣萌態可掬。而在故事的高潮階段,這條小寵物狗更是利用獨特的智慧救主一命,勇猛與迅速的「英雄形象」,不禁讓人聯想起《丁丁歷險記》中同為明星犬的「白雪」。實際上,扮演寵物狗的「明星」Uggie早已經是飽經鎂光燈的「老戲骨」了,如果不是因為世俗原因,個人以為Uggie的天才表現完全值得奧斯卡獎給他一座「終身成就」的小金人。

儘管黑白默片從字面上顯然是屬於「無聲的藝術」,但是電影音樂其實早已作為一種輔助表現形式介入電影的放映之中,這點在《藝術家》中也有非常直觀的描述:螢幕上是精彩絕倫的無聲影片,但舞台下則有小型交響樂隊的同時演奏。而作為一部形式上的致敬之作,《藝術家》所運用的電影配樂充滿復古情調,悠揚之中不乏戲謔、嚴謹之下不失活潑。雖然借用了希區柯克《驚魂記》的經典主題配曲、一度令老牌默片明星金·諾瓦克打抱不平地驚呼被「牆尖」,但是從現代電影配樂的慣式來看,《藝術家》所原創以及引用的音樂與情節變化之間還是非常搭配的;儘管在節奏上還難以達到「精準」的地步,然而其豐富的曲風與典雅的格調還是會令大部份觀眾一飽耳福、留戀其中。

《藝術家》從劇情上來說是一部人物傳記,主線在於默片明星George因頑固舊式而逐漸被時代拋棄、在其間不斷自我掙扎、自我否定與自我蛻變的過程。在這個故事的處理上,《藝術家》再一次討巧了學院派,極力強化了人物一步步戰勝自我的內容,這不得不說是一招保守的妙棋。要知道:「自我糾結」似乎是近年來學院派比較青睞的劇情主題,一來穩保輿論話題與關注,二來為主角的演技發揮餘留了極為可觀的空間。本片對於「自我鬥爭」主題的處理仍然屬於老套路,頻繁出現的鏡面場景設計、心理幻像交叉剪輯、與男主角各種糾結和抓狂的表現,無不令人聯想起上屆奧斯卡的一部大熱影片——《黑天鵝》。心理分析元素在場景戲中的頻繁穿插,使這部喜劇的不少片段也沾染上了些許驚悚片風格。表面上看這些換湯不換藥的驚悚渲染似乎已經在當今主流影片中司空見慣,然而對於《藝術家》這部形式上的默片來說,背後所影射的「交際障礙」之社會意義還是頗令人有所反思的。

關於《藝術家》中主角George「自我蛻變」的心理分析,這顯然又是一個可以扯到天荒地墜的大論題,想及當年《黑天鵝》紅透半邊天時早已被各路豪傑評頭論足到種種學術高界,對於這部異曲同工的《藝術家》,本人便不願再多枉費唾沫。言歸正傳,《藝術家》畢竟是一部喜劇、一部具有濃厚致敬色彩的黑白無聲喜劇電影,劇情結尾的「大團圓」局面也完全印證了這一點:頑固的George終於在自己曾經的對手Peppy的真誠相助下、重新回到了那個往日給他帶來無限榮耀的電影舞台上。儘管,與之前的作品相比,新片的內容仍是歌舞為主、並無語言上的突破;儘管,身邊的舞伴、與眼前的製片人,依然是那些熟悉的面孔,但實際早已物是人非;儘管,對於昔日功成名就的George,他那強烈而執拗的自尊心仍會不時無理地反抗著;儘管,還有更多說不清道不明的障礙...但至少,George邁出了這屬於新時代的第一步、邁出了進軍有聲電影的第一步。好歹,讓這位才華橫溢又自恃甚高的「藝術家」,還不至於淪落為一個只供老人們憑弔的名詞。

我非常欣賞電影對於這個結局的處理方式:固定機位為主、剪輯為輔的歌舞片段呈現,充滿了老一代黑白歌舞片的舞台感與平面感;最後一分鐘徹底恢復有聲電影拍攝,依次出現了喘息聲、手勢聲、實體對白、走路聲與人群喧囂,在一個半小時的無聲「壓抑」過後顯得彌足親切而釋然。影片最後一個長鏡頭也頗具意蘊:不斷向後上方緩拉的大全景、漸覺升降機的實在感;宏觀俯視的拍攝現場裡,每一座模架、每一台儀器、每一束燈光、每一職員工、每一位演員...都實實在在地為著電影——這偉大的藝術形式——而各司其職、全力以赴著。我相信,此情此景,會令每一位熱愛電影的觀眾們有所觸動。想是,無論電影的形式如何日新月異,它那如虛若實的藝術本質、那魔術似雜耍般的光影魅力,始終會吸引著我們在這電影世界中無限沉醉。畢竟對於我們觀眾,能夠享受著螢幕上奇幻的一切,即是最大的幸福了吧。

原文地址:http://i.mtime.com/3436179/blog/728043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