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藝術家--The Artist

艺术家/大艺术家(台)/星光梦里人(港)

7.9 / 248,700人    100分鐘

導演: 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
編劇: 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
演員: 尚杜賈丹 貝芮妮絲貝喬 約翰古德曼 麥爾坎麥道威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ORENZO

2012-02-08 03:29:25

《藝術家》:無言的邂逅和重逢


愛上《藝術家》,純屬一場無言的邂逅,我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在去影院前對這部電影充滿了不屑和懷疑,黑白片?默片?在3D/IMAX視效都無法再滿足觀眾口味的年代,一部黑白默片又將如何圈住影迷們的錢包和心呢?

然而恰好是懷著這樣的心態,我在大螢幕前看它看到流淚歡笑,大聲鼓掌。

《藝術家》是一部純粹的螢幕電影,並非炫耀,可只有在影院裡看到螢幕上的這段光影,才能細品它的每一分美麗,才能在懷著一份懷疑和忐忑的心情去觀影之後,深深地被這樣純粹的一個故事打動。它就像一位久違了的摯友,穿過時間帶來問候,輕易擊中我的心房。

這是一部聰明的電影,它拿起了「黑白」「默片」的噱頭,卻也拿起了票房失利的風險。在法國本土,正是因為電影宣傳的失利,加上「黑白」「默片」字樣給人留下的復古印象,票房未達預期,片方只好決定憑藉奧斯卡提名的風頭,在奧斯卡頒獎後再入影院重映,試圖收回一些散落的票房。而在其他國家,它也很難叩響影院的大門,譬如筆者所在的荷蘭,藝術院線的上映也不過寥寥數周,普通院線也僅因為奧斯卡該片的提名,才遲遲跟上了上映的腳步。而在美國,《藝術家》摘得金球獎,雖是目前奧斯卡的第一大熱門,但目前美國人似乎尚未買法國人的帳,影片在近七百家影院擴大展映,票房卻低得讓人匪夷所思,根據北美票房統計機構分析,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還是因為它是一部默片。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苛責電影玩弄噱頭的評論人,是否也看到這部電影為此付出的代價呢?現今電影業的利益驅動如此之大,又有多少導演還有再興默片的魄力?能保證黑白默片會討喜觀眾呢?而實際上,若不是這位法國商業電影奇材曾經在2006年的時候憑藉著雜糅拼貼諷刺復古版007的《OSS117:開羅諜影》創造了當年的票房奇蹟,他或許也沒這樣的膽量再把時間推前數十年,叫板黑白默片。

而即便是這樣,電影又恰好落入了人們詬病的另外一個議題:如果電影要還原默片,卻為何沒了默片的神韻?

我想是觀者的心態不同吧,《藝術家》的立足點很討巧,可正是因為太討巧,觀者的解讀也會不盡相同。許多人把《藝術家》看做一場默片的復興,認為《藝術家》是要對默片進行一次禮讚,並還原曾經的默片時代的遺風。然而事實上,《藝術家》的初衷其實並不盡然如此。人們過份解讀了《藝術家》作為電影所應承載的藝術價值,卻忽視了電影的娛樂價值。《藝術家》從一開始就並未打算百分之百地還原默片時代的元素,更多地,卻是通過暗喻和明喻,對曾經的默片和有聲片的交接時代,輕鬆地回顧和揶揄。從開場便設定的「說話」一詞的雙關運用,到後來有聲電影的介入和興盛,甚至是電影中那滑稽的「砰」的一聲,電影都可謂無時不刻在輕鬆伶俐地提醒著觀眾:默片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可默片的藝術的價值卻永遠存在著,正如電影中喬治•瓦倫丁這位大藝術家一樣,歷經時間洗禮才華依然不減。靈巧的構思和智慧的「對白」,《藝術家》也用本身烙上的「黑白默片」字樣,和電影中的劇情如出一轍地證明:藝術並不存在過時一說,這恐怕才是《藝術家》內裡的本真。

若是研究《藝術家》是否百分之百還原了默片時代,去死摳技術的瑕疵,爭議女主的眉目,慨嘆複製的粗劣,觀者恐怕真正落入了電影裡那位大藝術家的境地:過份執著於那個年代,執著於「默片」二字的份量,卻忽視了電影作為藝術載體的發展歷程,二十一世紀的電影技術和當年的默片技術豈可同日而語,電影也不過是藝術的載體,從曾經的黑白映畫,到現在的真人捕捉,電影仍舊是電影,仍舊是我們在螢幕前放下憂愁,隨之神往的時光機。

與其說《藝術家》是對默片藝術的謳歌禮讚,不如說它是一場我們和默片的邂逅和重逢。它說的是愛情,是喬治為佩皮點上的一顆痣,是佩皮在車裡看到孤獨的喬治流下的一滴淚,是喬治在大火中死死抱著不鬆手的,那麼一段美麗的邂逅光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