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蝙蝠侠黑暗骑士/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黑暗骑士(台)

9 / 2,873,730人    152分鐘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編劇: 克里斯多福諾蘭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瑪姬葛倫霍 希斯萊傑 蓋瑞歐德曼 亞倫艾克哈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aul

2012-01-01 02:03:55

《蝙蝠俠: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到底在講什麼:善惡,體制,無政府主義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諾蘭的蝙蝠俠系列不同於其他超級英雄電影,對於人性和社會的思考非常深刻。尤其是第二部《黑暗騎士》。不過由於這部電影的敘事方式過於複雜,導致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他拍的很牛逼,卻不理解究竟想表達什麼(我大一時就是這樣)。

       由於一系列原因,我來分析一下這部電影究竟想表達什麼。

        

       在第一部中,主角蝙蝠俠是這麼定義的:利用黑暗和未知創造恐懼,利用恐懼打擊罪惡。這個定義就是導演等人對於蝙蝠俠的官方解釋。於是我們就能知道:為什麼蝙蝠俠一直受到追捕,為什麼男女主角總在強調:當高譚市不再需要蝙蝠俠BLABLABLA……

       因為蝙蝠俠隱藏於未知之中,這種未知不只是針對犯罪者,而是針對所有人。當蝙蝠俠打擊罪惡時,罪犯會因為未知而恐懼他,但是警方不知道蝙蝠俠有一天會不會把矛頭對著自己,利用這種不受約束的巨大力量來傷害平民。

       所以警察必須追捕他,不僅僅因為電影裡說的:蝙蝠俠以體制外的身份行駛了司法權。也因為這種資訊不對稱可能導致未知的可怕的後果。電影最後,蝙蝠俠使用高科技監視整個城市,以打擊罪惡之名嚴重侵犯了個人隱私。雖然這一次沒有(也不會)釀成後果,但卻是個不好的信號:蝙蝠俠就像一個獨裁者,當他寬容善良的時候,他是可敬可愛的,但誰也不知道他會不會有一天成為暴君。

       所以說,依賴蝙蝠俠的道路,是一條「通往奴役之路」。蝙蝠俠必須被抓捕。

 

       同時,第二部一開始推出了新人物:哈維,一個體制內的執法者,通過司法的力量打擊罪犯。蝙蝠俠被稱為「高譚市夜晚的英雄」,而他被稱為「高譚市白天的英雄」。

       蝙蝠俠從一開始就對他寄予厚望,因為蝙蝠俠知道自己不會存在很久。蝙蝠俠的使命是通過未知的力量打擊這個城市的黑暗,為這個城市光明的成長鋪平道路。

       什麼是高譚市的光明?就是哈維這樣正規的,能將自身與平民的資訊不對稱降到最低的執法者。說到底就是體制的力量(此刻覺得胃不舒服的可以不用看下去)。

       蝙蝠俠雖然是制度外的人,但是一直在保護這個制度。同時他知道,光有好的制度沒用,平民必需要對這個制度產生信任,所以他在影片結尾背負下雙面人(也就是哈維)的罪,因為蝙蝠俠的聲譽遠不如體制的聲譽重要。

 

       身在體制內的哈維和維護制度的蝙蝠俠都在為制度服務。用黑幫的話說:「你(蝙蝠俠)有規則,但他沒有,所以沒有人會為了你得罪他。」這個「他」,就是站在體制對立面的人:小丑。

       小丑這個角色是整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希斯萊傑也因此拿了最大配角),可以說,看懂了小丑,才真正看懂了《黑暗騎士》。

       小丑沒有身份,沒有故事(他自己說的目測都是編的),這個人物像極了《火線追緝令》裡的大反派(詳見本人一年前的《火線追緝令影評》),架空身份,將觀眾的注意力從其本身轉移到他的象徵上。

       小丑是誰重要嗎?不重要,他代表了什麼才重要(從這個角度講,蝙蝠俠也一樣,所以小丑要殺了告密者,過程中還不忘利用人的慾望一把)。

       管家通過引用自己在亞馬遜叢林寶石被竊的經歷教導小少爺「狗急跳牆」的道理,並告訴他「有種人只是以犯罪為樂」。但是如果觀眾因此而對小丑是什麼樣的人下判斷,那就真是被導演擺了一道,圖森破那義務了。

       如果我們拋去小丑華麗麗的犯罪能力和智慧,光看他的目的,他其實在電影裡做了兩件事:

1 將哈維變成雙面人:制度和反制度的較量。醫院那場戲這是小丑全篇最大的個人內心獨白,從那段話中可以窺探到他的思想,一個華麗麗的無政府主義者,我會在下文中講解。由於哈維變成了雙面人,結果是「稚嫩」的體制被打敗。

2 向蝙蝠俠宣戰:可以說,如果蝙蝠俠沒有「破壞制度」(監聽資訊),他是絕對鬥不過小醜的。也就是說,蝙蝠俠戰勝小醜的方式其實是變成和他一樣的人。小丑炸船的陰謀落空,惡敗給了善,但由於雙方都破壞了制度,所以制度再次被打敗。

        對兩位主角,小丑其實是完勝,他輸給了平民的善良。

 

       綜上所述,《黑暗騎士》有兩條線:

1 明線,正面戰場:正與邪(善與惡)的較量。

2 暗線,側面戰場:體制與混亂的較量。

 

       電影中的最終決戰是在正面戰場展開的,通過正面戰場的結果決定側面戰場的輸贏。所以雖然小丑將兩個主角都(不同程度上)變質了,但是由於兩艘船都沒有按下爆炸按鈕,所以他輸了。他輸在過高估計了人類為了生存慾望而產生的惡(或者客觀的說:理性)。

       最後我們要問,小丑一次又一次令人變「惡」,他的目的是什麼呢?

       這就要從小丑在醫院裡對哈維說的那番話中尋找答案了。

       小丑說自己沒有計劃,只有哈維這樣(體制內)的人才有計劃。因為體制內的人有目的,而自己沒有目的。小醜得了錢,一把火燒得精光,他沒有慾望。

       他認為:只有混亂才是最公平的。是不是有點耳熟?左派最求結果平等,右派追求過程平等,在小丑眼裡,這一切都不平等,計劃導致的結果都不會平等。什麼最平等?沒有計劃才平等。就像自然法則,優勝劣汰,物競天擇,看似不平等,實則最平等。

       沒有政府,沒有制度,這些全都毀掉,只剩下人,然後就平等了。

       他解釋自己「就像狗在追汽車」,狗追汽車是為了好玩,追到了又怎麼樣?是的,追求無政府主義會給小丑帶來權力嗎?當然不會。會帶來利益嗎?也不會。那他為什麼追求?就像狗在追汽車。

 

       總結:蝙蝠俠和哈維都是Loser,牛逼的是小丑,但小丑牛逼不過偉大的人民群眾。小丑是個很牛逼的無政府主義者,而且可能是最牛逼的,因為他的對手是蝙蝠俠,而且連蝙蝠俠都鬥不過他。

 

      PS:所以我一直覺得《黑暗騎士再起》狗尾續貂的可能性很高,畢竟他們要是想找一個更牛逼的反派,只能往共產主義者來考慮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