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460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aneestone

2011-12-28 21:06:16

不是活太糙


共有十年以上的青春,在加工金屬的工廠裡度過,視角可能和很多人不一樣。刻薄之處,還請多批評,多見諒。

看過電影,克制住了自己的評論欲。冷靜三個月後,聽聞金馬提名時,正和一幫子老東北軍工廠出身的大哥們在大排檔裡喝酒吹牛。把這張盤送大家傳閱,等待他們的評論。

大哥們很快給了我反饋。

十幾年二十幾年以前,大家就都知道:國產貨,質量比較差。但普遍認為是:總有一天,我們國家的產品質量會提高。
誰知道不但沒有提高,反而一直在下降。從牛奶到樓房,無不如此。為什麼?

因為相信沒校驗的爐子,憑感覺就能出熱處理製程工藝;
相信工具機設備沒有電也能開;
相信天車不保養也能吊重物;
相信操作員可以站在天車吊物垂線下泰然抽菸;
相信配鑰匙比修琴軸更牛B;
相信憑一個大俠+一本密籍+重機加工手上活兒的經驗+一堆廢料就能實現流水線上千個工時的生產工藝;
相信雞爪瘋就等於表演彈手風琴;
相信為了能文藝一把,玉米穗也能當胸毛貼……

文藝創作原來完全和煽情劃等號。
沒有寫現實的,更沒有超越現實的,只要能胡說八道就行。
製片人和導演都沒想到,一部從編劇到殺青總共不到一個多月的粗製濫造,竟然可以炒得這麼火。

幾萬幾十萬工科院校本科畢業生競崗工程製造行業不如專科生沒人過問;
幾十萬上百萬工廠下崗/農村待業的漂亮女孩子迫於生計當小姐沒人過問;
幾百萬上千萬缺乏工業常規技能的青壯年產業工人流離他鄉沒人過問;
幾千萬上億青少年受的教育不包括基本生存常識沒人過問;
假醜惡,為什麼「假」排第一?沒人過問;
倒是一包情節虛假表演蹩腳的精神鴉片,一群人吸得起勁,諠譁叫好,社會被忽悠得挺和諧。

「世說新語」有:「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作一驢鳴。」 這就是文藝和二B發生聯繫的奇妙時刻。人群如摩西過海,瞬間被分為兩大列:普通青年,和非普通青年……

我們這個民族的魂呢?!

有位大哥還給了我一張盤。上面有一段,講1910s三菱重工長崎造船所的紀錄電影。
那時候日本在工業上比英國、德國還要落後幾十年,但在用心追趕。
老實說,今天的中國製造業,比那時候的日本還要落後至少十年。
中國的電影業呢?
醒醒吧!



大哥總結說:Gangdeqin,沒他媽一個是在工廠長大的。
日本鬼子、德國鬼子,給他錢都拍不出。
不是活太糙,而是忒TMJB扯淡!
`•.¸¸.•´¯`•.¸¸.•´¯`•.¸¸.•´¯`•.¸¸.•´¯`•.¸¸.•´¯`•.¸¸.•´¯`•.•´¯`•.¸¸.•´¯`•.•´¯`•.¸ >

PS: 王粲死的時候很有文名,國家煮席曹丕好文藝調調,曾經把王粲和其他六位相提並論,史稱建安七子。於是曹煮席親自去弔喪,這就好比某寒死了的話僅掏去弔喪一樣(我呸呸)。可人家王粲平生寫的都是什麼「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曹丕身為軍委主席,他要歌頌這個,不是大耳光抽自己的臉麼?於是他忽悠大家說:「王粲吧,沒事喜歡學大毛驢叫,你們不妨一起學驢叫,送他一程。」曹主席這樣說,底下人頓失滔滔,啊哈啊哈的叫成一片。為了文藝,不惜二B,且還是裝出來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