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 [1961]

西区故事/西城故事/梦断城西

7.6 / 121,528人    152分鐘

導演: 羅賓懷斯 羅勃懷斯
編劇: 歐尼斯烈茲曼 Arthur Laurents
演員: 娜妲麗華 Richard Beymer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1-12-27 08:17:34

為莎士比亞配上歌舞


這是一篇《影視欣賞》課程的課程論文,文字比較書面化。。。
      人間的悲歡離合幾乎已經被寫盡,可以說莎士比亞之後再無新的故事。所以無論是當代文學創作還是戲劇影視創作所面臨的最大挑戰都是故事的匱乏。故事的內容並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只是在不斷地重複。就戲劇影視作品而言,為了能夠突破這種沒有新故事的侷限,逐漸發展出了兩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一種方法是嘗試用新的表現方式來講述那些古老的故事。因為值得慶幸的是相比故事本身的匱乏,故事的表現形式卻從未停止推陳出新的步伐。另一種方法就是結合不同的時代背景為相同的故事賦予不同的時代意義,也就是「舊瓶裝新酒」。可以說《西區故事》就是一部成功做到了以上兩點的舞台劇。
      《西區故事》改編自莎士比亞的經典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故事發生的場景由16世紀的英國轉換至19世紀60年代的美國紐約西區,《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結有世仇的凱普萊特和蒙太古兩大家族變成了《西區故事》中兩個勢不兩立的分別由當地白人和波多黎各移民組成的少年流氓集團。而男女主人公則由莎翁筆下來自敵對家族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變成了與兩大幫派各有淵源的托尼和瑪利亞。同樣火熱的愛情遇到了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巨大阻力,雖然在戲劇作品中,脆弱的愛情又一次夭折於殘酷的現實,但同樣的悲劇結局絲毫不影響愛情在觀眾心中取得的又一次巨大勝利。永恆的愛情故事結合深刻的移民問題,再用音樂劇的藝術形式加以表現,《西區故事》這部1961年的作品能夠在當年的奧斯卡上奪得11座小金人,並且一直被廣大影迷奉為舞台劇的經典之作,所憑藉的並非全是運氣。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一方面吸納世界各地的人才為己所用是美國能夠稱霸世界的重要優勢,另一方面複雜的移民問題一直是美國社會最大的問題之一。尤其是本土文化與移民文化之間的衝突與融合幾乎貫穿了整個美國國史。也許今天看來,歐巴馬能夠成功當選美國總統這一事實足以證明美國社會對移民的態度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移民以及移民的後代得以步入美國社會的核心,但在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社會正處於移民問題的高發期,「移民」一詞還是一個帶有強烈貶義的詞彙。《西區故事》正是發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劇中波多黎各移民「鯊魚」幫的頭領貝爾納爾和他的女友阿米達集中體現了移民內心的矛盾,並通過一段兩人之間精彩的對手戲加以呈現。移民們一方面為能夠成為一個自由的美國人而感到自豪,對融入美國生活實現美國夢充滿了期待,所以很多人會像阿米達一樣自豪地高喊自己「已經是一個美國女孩了」。另一方面又對美國本土文化保持著警惕甚至是抗拒的心態,就像貝爾納爾一樣不信任任何當地白人。這種矛盾也許是造成美國移民問題如此複雜的原因之一吧。
       藝術創作總是伴隨著對現實的批判,《西區故事》也不例外。影片開頭就是一組紐約城的航拍鏡頭,鏡頭在掠過繁華的中心地區之後,停留拉近至西區的一個球場。這裡是紐約的貧民區,聚集著移民和社會底層的人士。他們不被主流社會所接納,這個社會對待他們的態度就像當地警官對待他們的態度一樣粗暴蠻橫,從來沒有試圖去理解或者傾聽他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造成這一社會悲劇的就是社會本身。片中有一段當地白人幫派頭領李弗的精彩而深刻的內心獨白,「我們只是在成長,我們自己也無法控制。母親吸毒,父親酗酒,我只好出來當混混。我們也很憂慮,我們沒有得到應有的愛,我們沒有過錯,我們只是被誤解。」這種心酸與無奈雖然是通過輕鬆的方式吟唱出來,但對生活有所了解的觀眾都不難體會到背後的那份沉重。這無疑是對社會現狀的強烈控訴,加深了全劇的思想內涵。
       與《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西區故事》本質上是一部悲劇。男主角深陷兄弟情義與愛情的兩難選擇之中,悲劇命運早已註定,就像兩股力道往反方向拉扯,最後除了被撕裂已是別無選擇。相比純粹的悲劇性的描述手法,歌舞劇的表現形式更顯生動有趣,尤其是前半部份不乏喜劇色彩,舞蹈動作更是充滿活力。這種情緒的轉換減輕了作品主題的沉重感,同時擴大了作品的情感張力。由於藝術欣賞能力有限,對一部音樂片的音樂和舞蹈不能做詳細的分析,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但即使是一個門外漢也會被這部電影所吸引。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片中多段群舞。兩個幫派之間的正面衝突都是用獨特的舞蹈來表現,配上伯恩斯坦的音樂之後,用強烈的節奏感和動作感來表現緊張激烈的鬥爭氣氛,雙方之間劍撥弩張針鋒相對的氣氛表現得淋漓盡致,舞蹈音樂與表演的巧妙配合所達到的效果不亞於如今用特效拍攝的動作場面,這就是藝術的效果也是舞台劇的魅力所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