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汽車大師

2011-12-18 22:27:35

點球成金之路


圖文並茂版請見埋汰! http://ethermetic.com/archives/2970

Moneyball小說出版於2003年,旋即成為體育圈現象書籍。第二年,SONY買下電影改編權,委託名不見經傳小編劇Stan Chervin寫了劇本首稿

本子隨後被輾轉到小說粉絲Brad Pitt手上,他對題材很感興趣,卻吃不準是否該接,因為這一版本既商業又重喜感,與小說原貌大不相同

到了07年,Pitt同意出演,但Chervin得滾蛋... SONY找來金像獎編劇史蒂夫 Zaillian寫了二稿,當時定的導演是專拍俗濫喜劇的David Frankel,沒多久這位也被一腳踢開,新人選是另一個大人物——金像獎導演史蒂夫n Soderbergh

Soderbergh對這項目很有激情,大有衝動想搞搞體育電影新意思,要拍得既視覺風格化又好玩(比如把數據之父Bill 詹姆士用動畫呈現);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對Zaillian的本子大加改動,但那最後一刻冒出的新點子徹底激怒了SONY:Soderbergh一心要走半紀錄片的路子,在電影當中穿插對當事人的真實訪談

要知道,當時片子的預算定在了6千萬美元;而查下票房史就知道,棒球電影絕非票房靈藥,百年來在北美拿到一億的同類型電影不過區區兩部

2009年6月,SONY主席Amy Pascal和CEO Michael Lynton毅然拔了插頭——面對Pitt這樣的權勢人物,這絕對不是輕易的決定。當時離正式開機只剩3天,而Soderbergh已經拍了近二十天的第二組素材——大把的真人訪談

在已經花掉1千萬的情況下,SONY同意讓Pitt和Soderbergh去別家片廠試試運氣,即所謂的「turnaround」,結果無人接手,項目正式停擺,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也意味著電影徹底流產

幸運的是Pitt很不開心,他是真的想演比利 Beane,這個螳臂擋車戰勝偏見的人物;同樣幸運的是Pascal也不開心,她是真的看好這個素材,決定再給它一個機會

當時SONY的另一個項目The Social Network已經開拍,兩個項目正好有同一個製片人——Michael De Luca。Pascal邀請TSN的大製片Scott Rudin和金牌編劇Aaron Sorkin一起參與,而Pitt本人也在此時加入了製片隊伍

這個重生項目預算被砍到5千萬,其中還包括已經花掉的1千萬,和Pitt千萬+的薪水;算剩下的不足3千萬,對於片廠製作來說就是花生錢了

答應攬活前,Sorkin打了個電話給Zaillian,正在度假的後者是在羅馬萬神廟旁接了電話。Zaillian希望Sorkin不要肢解劇本,並問Sorkin換作是他會有啥反應,答曰:「我會燒了片廠」

Sorkin是個大球迷,90年代末還搞過電視劇Sports Night,接這活也在情理之中;片廠原本只簽他3周寫些新戲,後來又加了3周,可到最後Sorkin幹了整整一年半。最早的頁碼是拍TSN時在波士頓賓館抽空寫的,等回到洛城,工作繼續,Pitt會騎摩托上他家面談,身後跟了一大群狗仔隊。Pitt向Sorkin大說特說自己對70年代角色驅動電影的熱愛

到了這時候,導演的空缺還沒人填。SONY拋出一大堆名字後,是Pitt給了建議,就找Bennett Miller吧——要追溯源頭的話,這還是Pitt好友Catherine Keener出的點子

Miller這人的挑剔很出名,出道十幾年才拍了一部紀錄片加一部長片Capote。和Pitt之前打過交道的他考慮了整整三週才同意執導,其間先後讀了原著和三個版本劇本。飛往洛城的路上,他還不住在擔心,那幫權勢大佬能放手讓他去拍嗎?

Miller本人並非棒球死忠,他給Pitt的點子是顛覆類型,拍一部非傳統體育片;Pitt表示認同,說這將是部特洛伊木馬片:外表是個Brad Pitt主演的好萊塢娛樂片,內裡卻是出人意料的反傳統

Miller接手後,要求Zaillian和Sorkin兩人分頭繼續改寫劇本,再把成果單獨發給Miller,由他來重新編輯;對兩個大編劇來說,這多少有點憋屈,卻也是種新鮮挑戰經歷

至於劇組成員,Miller想找些跟他一樣有獨立感官的電影人來加入這部片廠製作

攝影師華利 Pfister剛拍完超級大片Inception,但他是以新聞片攝影出道,與Nolan合作的開始也是Memento這樣的獨立電影,二人理念相同一拍即合,要讓電影以觀察的方式說故事而非直白道出。Pfister得以在Moneyball中盡情向大偶像Gordon Willis致敬,毫不諱黑:拍唯一那場棒球戲時,甚至讓球場關掉一半燈,來刻意勾勒出場內明暗對比

擔綱Production designer的Jess Gonchor是科恩兄弟御用,對Miller力求真實的理念也十分認同。受預算所限,球隊更衣室、健身房、教練辦公室、錄像室等重要場景都在SONY片場搭棚完成,真實感卻絲毫未減;同樣道理,電影裡出現的八個不同客場全在道奇球場拍攝,裝扮這麼多景攝製時間卻只有區區三天,Gonchor的團隊做到了mission impossible;那場利物浦老闆面試戲,劇組只拿到紅襪主場一天的拍攝許可,偏巧趕上下雨,陰暗天空成了電影美學的完美註腳

Soderbergh在任時,原打算找Scott Hatteberg和David Justice本人出演兩名重要球員;Miller沒這麼硬核,但也找來一群球員、球探、裁判、經理、球場管理員,和專業演員混在一起組成演員陣容,來追求他最在意的真實可信

靠著Miller前作拿了影帝的Philip Seymour Hoffman,趁檔期有了缺口,主動電話Miller請纓出演教練Art Howe;找Jonah Hill演胖天才是因為Miller深知他一心要擺脫喜劇形象,接了這戲必會全情投入;至於女兒角色,試了幾十人後才挑中Kerris Dorsey,原因是小妮子把那首至關重要的The Show唱得導演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停機13月後,Moneyball終於正式啟動,58天的主攝製期一帆風順;但後期剪輯是個重活兒,因為Miller面對的還有成千上百的歷史素材;SONY給出了12周的剪輯檔期,被Miller斷然拒絕;最後,Miller花了整整9個月在剪輯上,其間還不忘讓兩位編劇繼續潤色劇本

Miller呈交定稿時還是和接戲那會兒一樣忐忑不安,生怕他那不夠商業光鮮的心血會被片廠扯得支離破碎;出乎意料的是,SONY主席和高官們一致認可了他的努力,隨後的試映觀眾同樣如此

2011年9月23日,Moneyball終於走完了七年漫長的螢幕改編路,上映至今7千4百萬的北美票房已在棒球電影史上高居第6

而對我來說,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體育電影——至少,從沒見過任一部體育電影的最高潮發生在。。。。。。轉會期總經理的辦公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