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巴頓將軍--Patton

巴顿将军/铁血将军巴顿/Patton:ASalutetoaRebel

7.9 / 108,026人    172分鐘

導演: 法蘭克林沙夫納
編劇: 法蘭西斯柯波拉 Edmund H. North
演員: 喬治史考特 卡爾馬登 Stephen Young (Ⅰ) Michael Strong (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開燈

2011-12-13 06:05:03

不是篡改,只是避重就輕


《巴頓將軍》是一部1970年的美國電影,在當年度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等7項大獎。這部根據真人實事改編的作品,雖然是以二戰期間英美盟軍在歐非的各大戰役為背景,裡頭也出現許多戰爭的場面,但本質上仍屬於傳記性質,而非典型的戰爭片。

巴頓將軍是美國軍界一位備受爭議的人物,進取、愛國、勇敢,在二戰期間建下彪炳的戰功,堪稱一代軍神。然而,巴頓的性格上卻有著致命的缺陷,在強烈的愛國情操背後,隱藏著狹隘的民族主義,對同為二戰盟軍成員的蘇聯,抱持著強烈的厭惡情緒,屢次說出和做出讓美國政府蒙羞的事情。由此看來,好萊塢為何拍《巴頓將軍》、以及將如何拍《巴頓將軍》,便有跡可循。

1970年時,美國正在亞洲如火如荼地打著越戰,國內的反戰聲音則是一波高過一波,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選擇勇敢愛國又對共產主義抱著刻骨仇恨的巴頓將軍作為拍片題材,自然能夠壯大美國軍方的聲勢。基於相同的原因,《巴頓將軍》這部影片必須拍成傳記片而不能拍成戰爭片,因為戰爭片就會出現大量的傷亡和犧牲,這顯然不利於美國軍方的立場。

然而,不管是從戰爭片還是傳記片的角度來觀看《巴頓將軍》,這部影片都不夠翔實和深入,裡頭截取的戰役進程和性格面向都不完整、流於片面。但《巴頓將軍》確實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美國軍事宣傳片,嚴格遵循「兩不能和四沒有」的指導方針,也就是不能說假話、但也不能說壞話;沒有慘烈犧牲、沒有戰術錯誤、沒有勾心鬥角、更沒有可疑事件,有的只是鼓舞人心的勇敢、強大和不畏犧牲。

■巴頓其人
巴頓註定要成為一代名將,他從小就立志要成為軍人,要效仿古代軍事將領,在戰場上成就一番功名。巴頓的家族算得上是軍人世家,家境殷實且父母都全力支持這個兒子向軍界發展。巴頓身上具有許多一流將領應有的特質,勇敢愛情、性格堅定,對軍事軍備方面事務不僅充滿熱情,還極具天分。在整個軍旅生涯中,巴頓都是軍紀嚴明、一絲不苟,念茲在茲的都是馳騁沙場、建功立業,馬革裹屍也在所不惜。

巴頓是個天生的將才,不僅對下屬要求嚴格,還總是一馬當先、身先士卒,並且對戰局變化、戰術佈局有著絕好的直覺判斷。然而,巴頓也像許多古代名將那樣,缺乏政治上的洞察能力,為人魯莽、行事衝動、講話直率,難以受到管束和控制,一離開戰場就開始添亂,頻頻說錯話、做錯事,影響內部的安定與和諧。由於軍紀嚴明且不怕犧牲,巴頓的部隊在戰場上移動迅速、攻擊力強大,是軍方必須倚重的戰將,但又因為難以管束,對他不能授予大權、任其發揮。

巴頓的性格矛盾多樣。他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卻又深信靈魂轉世之說,認為自己是歷史名將的轉世,在歷史的各個點上參與著名戰役、留下自己的名字。他熟讀各種軍事歷史書籍,但又堅持每天睡前讀聖經。他講究軍紀,但在關鍵時刻又不忍心懲罰犯錯的下屬。他意志堅定,但面對生命的逝去時又常感傷落淚,還為此寫下一首首小詩。

■二戰西戰線
要持平地看待一部歷史片,便需要對歷史本身有一些的了解。1941年時,德國對蘇聯宣戰,陷入戰火中的史達林頻頻要求英國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以緩解蘇聯的緊張情勢。然而英國一方面覺得沒有足夠兵力進行登陸作戰,一方面害怕蘇聯頂不住德國,始終不肯貿然出兵。在國際壓力下,英美軍隊直到1942年11月份才決定從北非正式登陸,由美國的艾森豪將軍擔任盟軍總司令。負責帶領美國特遣部隊的巴頓將軍便是在此際,首次登上二戰的舞台。

在二戰的西戰線上,有幾位著名的盟軍將軍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一個是盟軍總司令艾森豪,一個是英國的蒙哥馬利將軍,一個是美國的布萊德雷將軍,還有一個就是巴頓將軍。其中,艾森豪的主要工作除了確定具體的戰略計劃外,還包括協調英美兩軍之間的合作。而布萊德雷將軍則是艾森豪的親信,負責擔任艾森豪在前線的「耳目」,後來在巴頓進軍北非時,成為巴頓的副司令官,但在1944年諾曼第登陸時,已經搖身變為巴頓的頂頭上司。

盟軍在二戰時期的主要進程是:從北非登陸、展開北非戰役(1942年)、消滅德軍在北非的勢力,登陸西西里島(1943年)、進攻義大利南部,實施諾曼第登陸(1944年),從法國西線向德國發動全面攻擊。在這整個過程中,英國的蒙哥馬利將軍展現了強烈的搶功態勢,包括西西里島戰役和對德總攻擊上,數次不顧現實情況,不管美軍所佔的攻擊位置更佳,以及在歐洲戰場上投入數倍於英軍的兵力,都堅持由英國主攻、獲取主要的戰功。

最開始時,巴頓憑藉著北非戰役一舉打響,是美軍最看重的將領,但他在西西里島戰役時,自作主張改變進攻路線,最後雖然取得勝利、為美軍奪得頭功,卻也因此得罪了英國的蒙哥馬利將軍。而在西西里戰役獲勝後,他竟然公開掌摑和辱罵患戰場恐懼症的士兵,遭到美國媒體揭露、引發民眾反感,結果便被雪藏、留在西西里島上駐守。不過據說,艾森豪將巴頓留在西西里島還有一層原因,就是利用他的名聲和不明確的動態,轉移德軍的注意力和牽制一部份的德國軍隊。

1943年下半,世界戰局開始發生變化,德日兩國開始出現敗象,羅斯福和邱吉爾終於決定配合史達林的要求,在歐洲正式開闢第二戰場,由艾森豪繼續擔任總指揮。隨之,艾森豪選定布萊德雷將軍擔任美軍集團軍群司令,巴頓將軍則擔任第三軍團司令,聽從布萊德雷的指揮。對這樣的安排,巴頓雖然滿心感到委屈,但為了能上戰場,他也只能順從。結果,超級戰將巴頓和第三軍團就此便在歐洲展開所向披靡的閃電攻勢,直到跨過萊茵河打到德國為止。

雖然說在西歐戰場上,巴頓帶領著第三軍團展現迅猛的進攻力量,以及卓越的局勢預判和戰略擬定能力,但美國軍方始終沒有放任他自由發揮,數次在戰略上和補給上對他施加壓力,結果便傳出巴頓功高震主、遭受打壓、以及功勞被搶的說法。相較於巴頓的突出表現,布萊德雷將軍曾經一度誤判局勢,使得盟軍遭到德軍的強力反撲,還曾經因為過度保守,強制巴頓放緩進攻步伐,結果不但讓德軍獲得喘息和突圍的機會、造成美軍無謂的傷亡,還延後戰爭勝利的時間。而艾森豪將軍也因為一再照顧英國蒙哥馬利將軍的私心,罔顧美軍這方的反對,在戰略上產生來回搖擺,平白錯失進攻時機和造成不必要傷亡。

在德國投降後,巴頓被派往斯洛伐克,並被任命為巴伐利亞軍事行政長官,但在這段期間,他可能是因為持寵而嬌,陸續發出對納粹友善、對蘇聯仇恨的言論,甚至私下放走納粹俘虜。最終更因此遭到調任、就此離開權力中心。在1945年12月時,巴頓死於一起疑點重重的車禍。至於艾森豪將軍、布萊德雷將軍、蒙哥馬利將軍則一路加官進爵,艾森豪最後還當上美國總統。

■兩不能和四沒有
在戰爭時期,要鼓舞軍民士氣,沒有比正面的真實案例更有效果的。然而,平心而論,《巴頓將軍》不是一部好拍的電影。

首先,巴頓將軍本身就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其次,影片裡頭涉及的都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加上關於二戰的研究著作數量龐大,內容上必須經過確實的考據,不能出現虛假或明顯錯誤,否則便會引起一系列的爭議甚至訴訟。再者,作為一部戰爭時期的軍事宣傳片,但面對著國內高漲的反戰情緒,影片裡頭不應當出現慘烈的戰鬥場面,無論是我軍還是敵軍屍橫片野,都只會提醒民眾戰爭的殘酷,助漲反戰的情緒。最後,影片還不得出現任何會損害美國軍方形象的內容,讓民眾對美軍產生負面的觀感,因此上頭提及的那些戰術錯誤、勾心鬥角以及可疑之處絕不能出現,至少不能是出現在美軍這一方。

既要弘揚巴頓將軍個人的愛國情操與無畏精神,又要透過巴頓將軍的驍勇善戰和戰無不克來彰顯美軍的強大,還要遵循「不能說假話、不能說壞話;沒有慘烈犧牲、沒有戰術錯誤、沒有勾心鬥角、沒有可疑事件」的指導方針,確實非常困難。畢竟,在凸顯巴頓將軍的戰功時,便不得不展現他在各個戰役上的優秀表現。然而展現已頓在各個戰役上的優秀表現時,又不能太認真地呈現戰場上的猛烈對戰,與此同時,還得合理解釋他的進攻為何屢屢受到上層的阻撓,事後還沒能得到應有的榮譽。而以巴頓個人的人格瑕疵來解釋軍方對他的限制時,要將這個瑕疵說得足夠嚴重、但又不能說得太嚴重,否則便會影響觀眾對巴頓的「愛國情操和無畏精神」的認同,甚至連帶影響觀眾對美國軍方的整體觀感。

在做減法的基礎上,去掉那些不能談的事情,《巴頓將軍》的拍片策略便只能是拍一部人物傳記片而非戰爭片,不光如此,還必須將故事焦點高度聚集在巴頓個人的性格上頭,完全透過巴頓在某些場合和某些戰役的決策和具體行徑,來凸顯他的愛國情操和無畏精神,以及行為魯莽和講話直率的缺點。如此便無需對美軍在西歐戰場的大小戰役做全盤和完整的敘述,那些戰略上的干預和失誤便能略而不談。而且,將鏡頭緊緊黏貼在巴頓身上,鉅細靡遺地呈現出他強調軍紀、鼓舞士氣、親自鞭策和指揮的種種行動,便能在不對具體戰役場面多做演繹的情況下,帶出巴頓的驍勇善戰,以及他麾下士兵的勇猛堅強。換言之,影片要強調的是,巴頓在西戰線上的成敗、功過,全都是因為他自己,和其他人沒有關係。

於是在《巴頓將軍》這部電影裡頭,可以看到的是,巴頓作為一個軍人,有著強烈的榮譽感,作為一個將領,處處以身作則,為達勝利、不惜犧牲。影片開頭那的那一幕,便是整部片子的精華所在:巴頓一人站在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前,擲地有聲地發表一篇長達5分鐘的演講,以略帶粗俗的言語,伸張大無畏的軍人精神。而已頓本人在性格上的缺陷,則被簡單地濃縮成他早已認清布爾什維克黨的本質,但因為缺乏政治敏感度、講話過於魯莽直率,造成美國政府和軍方的處境困難,這才鑄就了一代名將的落寞結局。至於他在西西里島期間的夜夜笙歌,放任親納粹勢力的重燃與坐大,還是擔任巴伐利亞軍事行政長官期間私放納粹的行為,都被徹底略去。

至於其他人物,影片當中更是最大程度地簡化其他人物的表現和比重,其中,蒙哥馬利將軍負責一肩挑起自私自利、愚昧搶攻的所有責任,反正他是英國人,只要不說得太離譜就行了。艾森豪將軍的形像是知人善任、忍辱負重,對於巴頓這種一再闖禍的下屬,還能包容他、將他用好,更是毫無私心地協調英美兩造的意見,以盟軍的總體利益為優先考慮。布萊德雷將軍的形象則是沉穩內斂、低調克己,一切都以大局、以上頭的指令為重,不貪慕功名、不自私妄動,對巴頓的衝動性格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包容和牽制。

一部獲得美國軍方支持的歷史軍事片註定是可看性十足,畢竟有軍方提供場地、設備、人員和技術的支持,在逼真和大氣上是有先天優勢的。總的說,《巴頓將軍》並未篡改歷史,它只是以避重就輕的方式營造出軍事宣傳片的效果,將每個人物的性格都簡化成單薄的紙片。對此,《巴頓將軍》的編劇弗朗西斯-科波拉曾說:「如果拍一部讚頌他的影片,那簡直是笑話,但如果拍一部譴責他的影片,那誰也拍不成」。而《巴頓將軍》的男主角喬治-斯科特則在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後拒絕領獎,因為他覺得自己沒能完全意識到這個人物的複雜性,沒有全部把握住角色巴頓的性格。真的,不是篡改,只是避重就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