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搭錯車--Papa, Can You Hear Me Sing?

搭错车/Papa,CanYouHearMeSing?

7.4 / 244人    100分鐘

美術指導: 張季平 攝影: 賀用正 剪接: 黃秋貴 導演: 虞戡平 製片: 朱鳳崗
演員: 劉瑞琪
編劇: 吳念真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趙江琦

2011-12-12 22:01:21

你,後悔嗎?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第一次聽《酒干倘賣無》的時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年紀小的既不信任自己的國語,也不知道有方言,於是問父親這句話是什麼。父親告訴我這句是台灣話,是收破爛時說的;這首歌是一部電影的主題曲,唱的是父愛;家裡有這部電影的錄影帶,叫《搭錯車》。我很快就忘記了要看錄影帶,也忘記了父親當時給我講的另一個故事,直到不久前陰差陽錯的看了這部電影。

另一個故事就發生在父親的時代:爺爺家的鄰居也是一對工人,兩個人一直沒有孩子,他們四處託人打聽誰家願意過繼;於是一天早晨,一個襁褓中的嬰兒被小心的放置他們家門口的籃子裡。還在學走路的父親就這樣多了一個童年的玩伴,在父親的記憶里,鄰居從來沒有打過那個妹妹;雖然是困難時期,她也時不時會有頂飽的東西吃,但是妹妹從來不會自己先吃,都要家裡大人先吃過才咬一小口;後來父親才知道,原來妹妹很早就被小夥伴們童言無忌的告知了自己的身世。

兩位老人沒白疼這個女兒!黨落實政策後,一對幹部夫婦來到了鄰居家,原來妹妹是他們當年受迫害時走投無路留下的,他們也一直偷偷關注著妹妹的生活,更揪人的是他們也就只有妹妹這麼一個女兒。妹妹的養父沉默良久後同意把妹妹還回去,養母衝回房裡號啕大哭,這時候十幾歲的妹妹站到了家門口,開始罵街。工人家的女兒本來就不高雅,但是很結實;據父親回憶,妹妹從上午一直罵到了天黑,罵的自己的親生父母先是哭,後來就認了,再也沒有來過。

妹妹並不知道該罵什麼,事實上如果她的親生父母不那麼做她早就死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裡了,但是父親覺得妹妹想要否定這些「應該」,要獲得自己「不應該」的立場,所以妹妹就反覆的罵一句「操你媽!」間隔這麼多年,父親之後講的我都不記得了,只記得兩位老人已死,那個阿姨下崗待業。如果阿姨看到《搭錯車》里阿美的經歷,她會後悔嗎?另一個選擇至少能給她一個工作,讓阿姨給自己的兒子買新衣服。

不只是兩位老人,我家爺爺也死的很早,他們第一輩工人為了新中國的建設起早貪黑、餐風飲露——真的是喝西北風吃野菜湯,晚年卻被政策翻身回底層。爺爺後來得了癌症,單位只給工人報銷青黴素這樣的藥,領導才能報銷好藥;最後爺爺為了給家裡省錢,就把管子拔下來不再輸液,疼死了……

我的父親和阿姨比上一輩好一點,他們在中年被政策翻回了底層,還能夠最後掙紮一下。父親現在在當警衛,他和一幫五十多歲老夥計的指導員是一個三十多歲的警察。一次那個指導員給他們訓話殺威,叫父親他們要奉獻,父親說:「我們奉獻啊,都奉獻一輩子了!就算路上有塊石頭,你們年輕人跨過去了,我們老工人也把它搬走……警衛室的燈是壞的,我們修了;沒有換衣間,我們把舊的大衣櫃搬來;不給發手電,我們買;巡邏沒有雨衣,我們從家裡拿;衣服不合身,我們自己改……指導員,我們還奉獻什麼?」《搭錯車》裡的電影說:「為什麼神聖的抗戰留下污點,為什麼黃帝的子孫殘殺同胞?青年的血為了保國而流,青年的生命為了強暴而喪。問一聲……」如果父親他們現在看到這一場,會不會苦笑,會不會後悔自己當時的單純?

父親的一個老夥計說,好後悔年輕時離開了農村,不然至少現在小子結婚還能蓋套房子。不知道經濟適用房是不是像《搭錯車》裡的「國民住宅」一樣,至少申請兩年後能夠分到?我的父親也在後悔,後悔自己沒再三加高考,所以他叫我一直讀書,能讀到什麼時候就讀到什麼時候。我現在讀到了企業管理博士,我完整地讀了《資本論》,卻只看見馬克思說這些都是必然的,是歷史車輪一定要輾過的肉泥;就像買春一樣,外國人買中國人,南方人買北方人,東部人買西部人,最終會推動性的解放——他沒有同情心嗎?《搭錯車》裡的阿美最後唱了「什麼時候你再回到我身旁」這一句,她也許後悔了。但是阿美你知不知道,那些你離開了他們他們卻沒有離開過你的人們也在後悔啊。看著這些因為你的變化而後悔的人們,就算你的變化是必然的、是「應該」,就算你不選擇另一個故事裡的道路,你,後悔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