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飛向太空--Solaris [1972]

飞向太空/索拉里斯/星球疏拉利斯

8 / 98,346人    167分鐘 | Italy:115分鐘 (unapproved cut)

導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編劇: Stanislaw Lem Fridrikh Gorenshtein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演員: Natalya Bondarchuk Donatas Banioni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楊夕文

2011-12-03 20:54:41

迷失在「索拉里斯」的鏡像迷結-----斯坦尼斯拉夫萊姆《索拉里斯星》書評


迷失在「索拉里斯」的鏡像迷結
       -----斯坦尼斯拉夫萊姆《索拉里斯星》書評

這本是一篇書評,但是放在這部電影下面,只是想對其中的思想作一二點評。二者實則有共通之處。
                                                              逆鱗Arthur.x/文
                             

     時隔一年,我從書堆里重新掏出這本薄薄的小書。拿在手裡,卻頗感沉重。這本書里蘊含的思想維度,已經超越了它所積存的容量。 每每選讀其中的文字,都會升騰一種醍醐灌頂般的酣暢。於是,在此。我想在精神上,從頭歷經一遍它的洗滌。提筆寫寫那些看似遠去的鏡像。
     這裡。我從波蘭寫起。
     波蘭是一個命途多舛的國度,但那裡卻盛產少有的思想深沉,敢於先鋒的旗手。諸如安德烈祖拉斯基,安傑伊瓦伊達之流,而作為科幻界的泰鬥,斯坦尼斯拉夫萊姆無疑是其中最閃耀的那顆星辰。我無需用過多的筆墨來評點天才。如萊姆般兼具思想深刻與精妙的文筆之花的巨擘,定是屹立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廟宇的。如果對於以上在評點,以前我或許會有所疑慮。但之後,在讀罷萊姆寫於1971年的《索拉里斯星》。我敢說這絕對是一部傑作,而萊姆無愧天才的名號。
     或許在這裡,我應該對本書的情節做一個淺顯的敘述。實際上,縮小沒有必要地細節。故事本身,依然是具有謎一般的魅力的:一個喪妻的太空人凱文,遠赴索拉斯基星球,達到太空站,卻發現一切古怪異常,更神奇的是,他的妻子海若竟然在那星球上活生生地的復活。而之後,他的妻子海若意外地又死去,竟然又莫名出現,反覆如斯。一切是如此的古怪。而太空人,其實已經深陷了索拉里斯本身的迷宮。
     萊姆用孤獨,末日般的美妙筆法,構建了索拉里斯神秘、繁複、深沉的世界。並且,也通篇,建立了一個奇特的世界觀。而這世界觀的「奇特」實際上並不是奇特,而是相對而言。這或許有點難以理解。實際上索拉里斯的奇特,是在於它與人類的接觸之後才誕生的。它本身並不奇特。只是人類的到來,讓人類感覺到的是奇特而已。這其實並不是什麼哲學謎題。
       與其說索拉里斯星是神秘的。不如說它是神性的,是無目的的,是單純的,純潔的。人類沒有到來之前,一切依然是按照索拉里斯的邏輯在進行。然後人類的到來,雖然從沒有,也絕不會改變這邏輯。但是,卻會讓人類迷惑在,它本身的邏輯之中。索拉里斯對待所有的生物都是一樣的,只是它的邏輯裡面恰巧會去攻陷人類的缺點。它會無目的的,本能地去複製人類心中的渴望,恐懼,悲傷(這屬於人類的記憶和回憶)。而且與思維印象中的形像一樣完美無缺。就像是神性的複製機器。但是卻沒有主觀的情緒傾注在其中,索拉里斯的本身是單純的。
       但卻拋出了一個問題。即是人類在面對索拉斯基星的邏輯之後,為什麼會出現問題?為什麼會自我精神消解?為什麼會潰不成軍?這也就是這本書的基本矛盾框架。所有的故事核心就是基於此。
       萊姆用這故事,其實是在述說一種反思的傾向。索拉里斯是一面鏡子。它本身是反照一切的。人類的到來,也反照出的是人類的迷惘,偏執,征服欲。於是,索拉里斯的單純其實是無法理解人類的缺點的,但是它卻可以複製人類的缺點。於是,人類陷入了這一層迷宮之中。實際上是陷入了自己製造的迷宮。這種奇妙的構思,令這部作品一度被認為是神作。之後被前蘇聯導演塔可夫斯基拍成了電影,依舊魅力不減當年。
       然而,當時讀的時候。其實我是對凱文和海若之間的情感糾葛,執念不已。這其實是凱文心中的謎結。海若的復活。令凱文欣喜不已。然後實際上那只是一個鏡像。雖然這鏡像毫無瑕疵。事實卻是,這情慾的迷宮。只是凱文的心結。海若的復活只能是一個海市蜃樓般的幻象。萊姆,不斷地在小說里,透露出人類中心主義的無奈。這其實是一個超前的警鐘:人類以人類的尺度去認識整個世界,遲早是要栽跟頭的。因為在這浩瀚宇宙,並不是以人類本身的價值觀為尺度的,它本身有它本身的邏輯在支撐著。我們東方哲學的前驅莊子在千年前就已講明:「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其實,我們人類一直都被我們自己的世界禁錮著。思維方式太過狹窄。
       本書的譯者蘭州大學哲學教授陳春文先生在後記里這麼說道:「他人有可能是自己的天堂,但自己絕對是自己的地獄」。這簡直是索拉里斯,反照人心的絕佳妙語。在我看來,索拉里斯星的邏輯本身的無目的,無意義,只存在,無理由,只是用中性的力量進行著自我本能的映照,是一種具有永恆意義的存在。是一種類似神的邏輯。當然這神和我們理
解的寬泛意義的神不同,是純潔的神。只存在,不干涉。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曾群體性爆發過一次思維革命,尼采拋出一句「上帝死了」作為這革命的發難。反叛的精神由此瀰漫開來。後現代主義結構中,神成為了廢棄物,人類開始自己製造偽神,並認為自己可以取代神。但萊姆在這部作品裡,卻給出了一個有力的警示。當我們自負於自己的能力時,不要犯了中心主義的謬區。我們如果只是用我們的尺度行事,那麼我們一定會徹底失敗。
        存在著, 僅此而已。那便是意義。《索拉里斯星》提供了一種超前的思想維度,似乎為人類的未來擔憂,也為這一切開啟了一扇大門。我曾今對這種鏡像般的夢幻場景,進行過幻想,自己記憶中出現的地方,在索拉里斯星上奇蹟般地再現。就這一層而言,斯坦尼斯拉夫萊姆的藝術創造力也是驚人的。他創造了這個世界。還賦予它深刻的意義。令人讀罷全書,始終沉浸在那個世界,久久不肯脫離。
        我一直認為能讀到這本書。是一種萬幸。這本神書裡的所提供結構和場景,一定在人類未來的某個時刻等待著我們。而萊姆無疑是一位卓越的預言家。那神秘的索拉里斯,至少我相信,它或許真的存在。或只在夢中。但我堅信它的存在,或許它已不叫做索拉里斯。也可能它存在於人類終極永恆的一個奇點。在那裡,記憶,時間成為無限,反覆輪迴,單純地,只存在,對,只存在著。


筆者寫於2011.12.3正午時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