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的爸爸是麥可--Boy

毛利男孩/男孩/我的爸爸是麦可(台)

7.5 / 29,522人    87分鐘

導演: 塔伊加維迪提
編劇: 塔伊加維迪提
演員: James Rolleston Te Aho Aho Eketone-Whitu 塔伊加維迪提 Moerangi Tih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布宜諾斯

2011-11-29 17:06:07

長大有多殘忍


文/布宜諾斯

       毛利族+成長題材,很容易讓人回想起八年前在全球攬獎無數的[鯨騎士],不過不比[鯨騎士]好萊塢式有板有眼的劇情架構和以毛利傳統文化作為一大賣點的「沖奧」手段,[毛利男孩]倒是一冊純私人化的成長日記,調子鬆散,表演隨意,甚至沒有灌注任何微言大義進去,與導演前作[鷹對鯊]相仿,帶點小小古怪,卻是一個孩子獨一無二的真實世界。

       一般來說,作為成長電影,及格線應該劃分在是「白描」孩子,還是「操縱」孩子,前者代表[第二滴血]這樣的返璞歸真型,後者代表是[看上去很美]強烈的擺拍感。所幸影片與[第二滴血]非常神似,全面而貼切地展現了綽號「男孩」的毛利小子阿拉曼的生活,幻想和追求女孩子、瘋狂迷戀麥可·傑克遜、死要面子吹大牛惡作劇被欺負……的確無甚特別,世界每個角落的大家都是這樣長大的,但影片勝在未加任何粉飾與過多敘事編排,吉光片羽一般,活潑的剪接,許多幻想穿插鉛筆動畫,趣味十足。

       當然,在閒散的生活表層之下,按捺不住的是「想要長大」的故事主題,令影片不止停留在「及格」而晉入「優秀」。父親歸來伊始,男孩從驚喜、崇拜,相處中的虛榮,到被區分成人版與兒童版紋身的不忿,一件瘋馬夾克的誤會,一袋鈔票的弄巧成拙,映射的是每個拼命想進入大人世界的孩子那種迫切又失落的心情。在男孩「想長大」的過程中,用作對比的是弟弟整天塗鴉爬樹的「不思進取」,不懂的是口口聲聲小孩才遊手好閒的父親,其實也和整天幻想外星人的成年人廝混,破滅的是還有強壯的男人,將父親揍成個豬頭樣,心裏面做「雕刻大師、深海寶物潛水員」環遊世界的父親,其實只是個滿口謊言干違法事兒的混蛋……其實,男孩拼命掙到看到的,都是成長中最殘忍的事情,所以許多孩子選擇兩眼一閉,做彼得·潘或郭小四,如片中阿拉曼的小弟弟,「不懂」也是在保護自己。

       孩子與父親的種種,以男人的方式打個招呼「相識」,到幻想破滅的爆發,一點一滴觸摸到孩子心底的情感,最後那個揮向父親的巴掌,讓男孩自己也痛得徹骨。但影片總體調子仍舊是豁達安然的,正如兄弟倆在母親墓碑前從不哭泣,而是日復一日在上面塗滿絢爛色彩。當然,這不一定要往大套到毛利人的豁達民族性,只是以一個孩子的方式,表達對死亡和拋棄的原諒,令所有見過他的我們,都願意予他祝福。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