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飛向太空--Solaris [1972]

飞向太空/索拉里斯/星球疏拉利斯

8 / 98,346人    167分鐘 | Italy:115分鐘 (unapproved cut)

導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編劇: Stanislaw Lem Fridrikh Gorenshtein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演員: Natalya Bondarchuk Donatas Banioni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楊宸豪

2011-11-26 17:17:50

罪惡與道德


如果不是塔可夫斯基,我或許不會熱衷於去看一部科幻片,但科幻片在塔可夫斯基手中自然不會起到娛樂的作用。他探討的是一個贖罪的哲學話題。

你曾經對不起你的妻子,妻子也覺得你不夠愛她,就自殺了,十幾年來你一直感到愧疚,但是並不是時時刻刻感到歸咎,只是在難過的時候會想起她。有一天,你死去的妻子突然出現在了你的面前……

索拉里斯星一直是科學家的一個謎,科學家們建造了一個太空站去對他做專向研究,可是多年來並沒有理論上的成果,只有一些靈異的事件和令人無法解釋的事件發生。80幾個人最終只剩下三個人在那裡,並且有一個人自殺身亡,這個人是吉里巴安,是心理醫生凱爾文的朋友。

太空站被強制關掉,凱爾文去進行調查研究,他認為這一切的現象都是心理問題,可是他看到了朋友的死,和兩個舉止古怪的人,最主要的是,在太空站,他看到了自己死去多年的妻子哈里。這是他死去的妻子復活了嗎?當然不是,她只是一個複製品。它是如何出現的呢?

原來,在索拉里斯的周圍瀰漫著「思想之海」,他可以深人人的潛意識,使人類潛意識中存在的罪惡感、不健康的慾望、被壓抑的誘惑以物化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個物化出來的人存在於記憶中,是罪惡的代名詞。人是原子構成的,而太空戰中被思想之海物化出來的形像是中微子構成的。

物化的哈里愛上了凱爾文,凱爾文見到自己害死的妻子,內心中隱藏的罪惡感慢慢的釋放出來,他希望能夠彌補自己的過錯,重新去愛妻子。可是這一切,對於物化的哈里來說都是陌生的,她是誰,她從哪裡來,來到這裡為什麼,都是她疑問的事情。隨著凱爾文不斷的通過圖畫,影音資料去向她展現自己的人間生活,哈里漸漸的也有了人性,她就這樣陷入了痛苦,特別是當她知道自己只是一個複製品,曾經為愛死去的時候。

物化的哈里也曾想服液態氧自殺,但是卻奇蹟般的活了下來,這是因為凱爾文的罪惡的潛意識並沒有消失,她才會不斷的出現。

凱爾文與哈里接觸的過程中不斷的淨化著靈魂,不斷的反省自己,釋放自己的罪惡感。

最終,物化的哈里消失了,是她自願的結果,也許只有這樣,凱爾文才能從罪惡中走出來。凱爾文回到地球,看到年邁的父親,雙腿下跪,哭泣不止。

物化哈裡的消失似乎意味著凱爾文救贖的成功。凱爾文曾經對不起自己的妻子,但是他在太空戰中完成了救贖。好像是服了一副後悔藥。現實可不是這樣的,失去的東西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悲慘記憶中的人物即使復活,經歷的將仍然是悲慘。

整個影片想要說的是:每個人都應該看到自己潛意識中的罪惡,都要有羞恥感,只有這樣,才能完成道德上的完善。要與「思想之海」溝通起來,剖析自己,解放自己的罪惡。

塔可夫斯基的影片晦澀難懂,也許上面我的感受從一開始就是錯的,也可能部份正確。這就是我所理解的這部影片,他的每個鏡頭都有很多生長點,激發觀眾的想像。

除了這個影片的哲學意義之外,我所喜歡的還有,影片開頭和結尾那些水草和塔可夫斯基構造的「思想之海」的畫面,都體現了深刻的美學內涵。

這部影片拍於1972年,得到了當年的坎城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那年塔可夫斯基40歲。

這肯定不是憑一次觀看體驗就能夠理解完全的電影,我感覺自己似乎理解了也就十分之一。以後還會重看的,到時候補充吧,或許那個時侯,我會推翻我所有的觀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