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秋熙

2011-11-18 10:06:18

如果熱血青春已成往事


十五歲的時候,我沒有宏大的理想,沒有對未來過份美好的展望,只是按部就班地上課、寫作業,對自己的現狀有著因為不知道有什麼期待所以很淡定的維繫情緒,沒有聽說歲月靜好的說法卻過著靜好的日子。那時候看到或聽聞很閃光的人、很傳奇的故事,除了驚嘆之外,還會隱隱覺得沒關係等到自己到了他們這樣的年紀一定也會有不一樣但同樣動人的人生。那些傲慢和野心,純粹來自於青春年少。在蔓延無邊的變數里,未來熠熠生輝。

十年以後,當我因為今日下雨再次將去圖書館的計劃擱置的時候,我不得不悲哀地承認,理論上的無數可能性,在現實中,卻只有一種確定性,因為作為最大變數的我已經是一個定量了。誠然如那句陳詞濫調所說的性格決定命運,命運再無常,也翻不出性格頑固不化的五指山啊。

什麼樣的我們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樣。聽起來真是一句廢話,又像是推卸自己責任的詭辯。可是親愛的,有些事真的改不了。這一點在這部電影上,我再次得到確認。

Vivien 湯瑪士,一個出生於木匠之家的黑人小伙,卻有著成為醫生的偉大夢想。在那個時代的美國,醫生這個職業幾乎是白人男性的專利,女性和有色人種即便進入了這個行當,除了經常遭遇輕視之外,通常也只是從事不太重要的醫療項目。不幸的Vivien被破產的銀行吞沒了7年的上大學預存款卻又幸運地被Dr. Blalock看上,開始了醫生助理的實驗室工作。

那是連上廁所都按膚色分的年代,Vivien憑藉所從事的工作以及出色才幹當然獲得了一些超越膚色的認同,甚至特權,譬如沒有大學文憑拿到外科技術員的身份和工資。但是骨子裡,他仍然對自己的定位仍然是卑微且順從的。在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心臟血管分流的手術中,他自製了手術工具,原創了縫線方法,但是卻甘願接受在這場偉大手術中的缺席,甚至連旁觀的資格都沒有。雖然最後因為Dr. Blalock的堅持,Vivien站在旁邊見證了手術的過程,但是所有的榮譽和光環都與他無關,儘管所有人都知道沒有他,根本不可能有這次手術的成功。

他已經習慣了做個隱形人。只有默默付出,然後看著別人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接受讚美和掌聲。不甘心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Vivien離開過。嘗試了去上學、推銷藥品,最後還是低眉順眼地回來了。Dr. Blalock問他為什麼回來,一切都沒有變,他仍然是那個自私的居功者,以後也會是。Vivien回答說不是因為你,是因為這份工作,他熱愛這工作。

事實上,正是因為一切都沒有變,Vivien才能回來,包括他繼續不問回報的付出,繼續甘當別人的背景,以及最重要的對做醫生這件事本身無慾無求的熱愛。這一切才是他自己,他不願意也無法改變。是時代的關係嗎?當然有,但不是全部。同樣活在瘋狂激盪的六十年代,反越戰、女權主義、種族運動,不滿、反叛、抗議才是主旋律。可是Vivien卻順從的接受了命運給自己的角色,在一個小實驗室研究、指導學生,沉默又低調。就連最後站在被承認的頒獎台上,他仍顯得惶恐,沒有花哨的致謝,只是對家人和朋友的感恩。他就是他了,只能是他,永遠成不了馬丁路德金。

與此同時,Dr. Blalock終其一生也沒有變。他可以為Vivien爭取薪酬,給他一定的特權,甚至為了挽留他而低聲下氣。但是他卻從未想過資助Vivien上醫學院,也從未公開承認Vivien的貢獻並和他共享榮譽。正如他妻子所說的,你愛人的程度也就是這樣而已了。作為Dr. Blalock,他的自私讓他所能做的和不能做的都有明確的限度,年年歲歲,毫無變化。在人之將死的告別時刻,他反省自己的一生,心生悔意,輾轉幾句,終於沒把那句對不起說出來。一個人對自己的有限性到底能有幾分超越?那麼少,那麼少,真叫人心酸。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可能性,可是對我們而言,可以選擇的卻非常少。十五歲你熱血地想要征服全世界,三十五歲你的人生座右銘還是會「我的征途是茫茫星海」;十八歲你愛過一個純真的姑娘,三十八歲你認為最美好的愛情還會是這個模樣。性格這種事情,一旦確定了,往後看,真的一眼看到頭。在所有分叉的路口,選擇的永遠是當初的那一個,即便歷史重演又如何?

恰似我們尖酸刻薄的Dr. House對人性的偉大斷言一樣,people never change。真是改不了。而我還聽過一句更狠的總結:當一個人忽然轉性的時候,他就離死不遠了。

十年前,我對生活並不懷有深厚的熱情,十年後,就算劃開動脈,看到的血也應該是冷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