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高地戰--The Front Line

高地战/TheFrontLine/BattleofHighlands

7.4 / 5,065人    133分鐘

導演: 張勛
演員: 高洙 申河均 劉勝秀 金玉彬 高昌碩 李在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少生孩子多養兔子

2011-10-21 21:31:47

金柱赫與石光榮


看完了這部, 非常好的片子, 希望沒看過的朋友都會去看看. 和我其他的評論的一樣, 想說的倒不是片子本身, 是一些關於軍隊和軍人的細節.

當南北韓雙方聽說到戰爭就要結束的時候, 都開始歡慶, "原來我們真的還能活著回去!", 但是如果不合時宜地想想石光榮和亮劍裡的李雲龍會說什麼? "媽的, 不打了?沒肉吃, 連湯都喝不上了? 沒仗打, 讓老子以後的日子怎麼過啊!"

網友們可能開始說了, 里描述的是真實的人性, 石光榮和李雲龍是我黨我軍虛構的沒有血肉的英雄. 我想說的是, 固然是真實的人性的展示, 石光榮和李雲龍也絕不虛假, 他們也是真真實實存在過的人.

從歷史的背景來看, 韓戰是由金日成和李承晚兩個軍閥發起的內戰, 北韓非常貧窮, 而李承晚治下的南韓相對而言生活好一點, 就影片中的軍人, 兩位主角是大學同學, 也就是大學生的身份, 其他軍人大多也是士農工學商的背景. 他們被徵募當兵之前, 不說很富裕, 但都有過得去的生活, 加本身不願意民族分裂, 自然有很強的厭戰情緒.

再看看咱們的石光榮和李雲龍. 看過小說的都知道, 石光榮是孤兒, 吃村里百家飯長大, 文盲, 從記事起到三軍之前, 印象中沒有吃過一頓飽飯, 十幾歲是, 幾乎是光著屁股, 參加了紅軍. 李雲龍同學也差不多, 沒讀過書, 不識字, 從小跟著娘要飯, 十四歲那年, 娘活活餓死, 他穿著他全部的財產, 一條褲衩, 參加了黃麻暴動, 跟紅軍造了反, 那一年劉伯承從大別山帶走了30萬個像李雲龍那樣的青年, 解放後還在部隊當上軍官的大別山人, 273個.

金柱赫夢想回家, 雖然他知道可能性很小, 但他希望回家, 希望過原來的生活, 在陣地上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都是地獄, 回家, 才是天堂. 他甚至時不時還能憧憬一下將來去找找照片上不相識的姑娘. 石光榮的地獄恰恰是他的故鄉, 那裡他一無所有, 沒有土地, 沒有糧食, 沒有禦寒遮羞的衣服, 房子老婆想都不用想, 他不走出故鄉, 就只能在貧窮和屈辱中度過一生, 但穿上軍裝, 走上戰場, 什麼都有了, 吃穿不愁了, 雖不是什麼好東西, 但可以吃飽, 不會挨凍, 雖然隨時會死, 但死得痛快, 好過在家鄉慢慢餓死, 凍死, 病死, 立了功, 當了官, 指揮千軍萬馬, 可以分房子, 分老婆.更重要的是, 尊重, 你參了軍, 身份是一個兵了, 有戰友, 他們和你一起生一起死, 叫你兄弟, 你不再是個叫花子了. 所以部隊, 是石光榮的天堂, 所以不難體會戰爭對石光榮們多麼重要, 他們不是戰爭狂, 但是打仗, 甩出自己的性命, 是他們唯一的價值.

這兩種人, 拿著槍隔壕而立, 勝負已判. 所以南韓軍隊, 會在一週之內就被朝鮮人民軍, 趕到浦項, 擠到海里. 這裡順便想說一句, 我個人覺得影片對朝鮮人民軍的刻畫有點一廂情願, 他們應該更接近石光榮, 李雲龍. 所以他們應該真的是想打的, 想抓住這最後12個小時立功的機會, 再打下點什麼的.

再說說一點軍事情節,
第一, 在浦項撤退時, 後來的上尉,當時的新兵, 為了讓滿載的運兵船能及時開走, 用機槍掃射了企圖強行登船的同隊戰友.
網友對此的評論很多, 大多數表示理解, 我也是同意並理解的, 但是我要說的是,這一情況會發生在金柱赫們的身上, 但不會發生在石光榮們的身上. 因為金柱赫們是一群厭戰的士農工學商, 所以在生命受到威脅時, 他們沒有職業軍人的理智. 石光榮們也沒有職業軍人的理智, 但是他們有階級仇恨和階級情感, 其實階級仇恨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就很明顯了, 好比一群下崗工人, 討薪農民工, 窮苦小販, 被強拆的業主, 為了共同的目標走在一起, 去和地產商, 包工頭, 城管, 流氓做鬥爭, 因為敵強我弱, 被逼到那種境地, 會為了在這世上痛苦地多活一天, 而向同來農民工, 下崗工人開槍嗎? 我不會, 我寧可被逼上來的城管打死, 你會嗎? 這就是階級感情, 這就是階級仇恨, 恰是金柱赫們沒有的.

第二, 高地戰不是這麼打.
如果這場仗是在天安艦事件後打的, 一點問題也沒有. 因為是2010年. 但那時候是上世紀50年代. 那時候的仗不是這麼打的. 早幾年二戰時期, 有很多很多的爭奪戰, 比較著名的有二戰末期柏林火車站爭奪戰. 柏林火車站在蘇德兩軍手中易手十幾次, 雙方陣亡十幾萬人. 那個年代打的爭奪戰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慘烈. 陣地可以易手, 但是當兵的上去,就不會下來了. 攻堅的, 好比台爾莊, 要嘛活著上城牆, 要嘛死在樓道上, 守堅的, 好比四行倉庫, 上面在打, 下面招兵, 十五歲以上的男人都行, 一個人兩塊大洋送到你家, 但說明白了, 四行倉庫進得去出不來的....
這才是那個時代的爭奪戰, 各個國家,當時即使是最重生命的美軍, 都是儘量這樣打的. 影片中, 這撥人也應該只上去一次, 如果高地失守, 除非是接到命令撤退, 否則他們應該就已死在上面. 哪能同一批人上上下下三十幾次, 還互送香菸酒水, 變成過家家酒了, 雖然他們也提到已有50萬人陣亡在這裡(有點誇張), 但好像爭奪戰的真實感差了點, 同一時間, 差不多同一地點, 石光榮們也打了一場不同檔次的高地爭奪戰, 也拍成過電影, 90後有機會可以看看, 那個高地叫上甘嶺.

第三, 金柱赫槍斃中隊長, 然後鄭重宣佈按戰場法則他升為中隊長,指揮部隊.

這一情節我想即便是韓國軍人看見應該也會羞愧的吧.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穿了這身衣服, 不管你自己情願的,還是不情願的, 不能怕掉腦袋. 不能說因為任務要送命就一槍斃了上級, 取而代之, 帶著弟兄們跑路, 都這樣仗就不用打了. 即便在和平年代, 軍人, 警察, 消防員也是沒有緊急避險的權利的, 也就是說,即使命令要你去死, 你也只能去. 看看集結號里, 穀子地在前一天夜晚, 手持火把, 帶著四十幾個弟兄去赴死時回頭的眼神, 要說求生的人性, 即便老刺猥等人有過撤走的動搖, 那也是在堅守了12小時以後, 畢竟命令只要求他們守4小時. 所以金柱赫的行為對於軍人來講, 是絕對不成立的.

說了這麼多, 片子還是很好看的, 導演也不純粹是拍戰爭, 還是依託戰爭拍人性, 拍南北韓民族的大義, 這也算是朝鮮永恆的主旋律吧. 但是在朝鮮, 在中國, 在這個世界上, 還是會有很多的, 金柱赫, 很多的石光榮. 我依舊悲觀的相信. 還是會有一天金柱赫們會拿著槍走到石光榮們的對面. 就好像天安艦和延平島之後, 每個韓國人都說要開戰, 卻沒有一家人肯讓兒子當兵, 下一次, 金小胖子再讓石光榮們開戰時, 金柱赫們會不會又一週之內到埔項, 還是乾脆這次連一週都撐不到, 比起60年前, 金柱赫們的命更值錢了, 石光榮們卻更輕賤. 我也是一個生長在城市裡的士農工學商, 我願歲月安好, 石光榮和金柱赫出現的日子儘量晚來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