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漢城娩孃--An Affair [1998]

情事/情逝/汉城娩娘

6.8 / 543人    108分鐘

導演: 李在容
編劇: Dae-woo Kim
演員: 李美淑 李政宰 宋永昌 金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西宇

2011-10-02 15:31:48

《十年》——回復「自私的愛絕對不是正確的生活態度」


我這篇文章本是針對另一篇影評里一個回帖的回帖,沒想到越寫越多,索性單獨成篇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92316/

 2011-07-11 12:27:18 利比亞悖論
  自私的愛絕對不是正確的生活態度,至少在中國不是這樣.
---------------------------
這就是亞洲文化:人要為家庭為群體隱忍。人不是個體的,而是集體中的一份子,個人感受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集體的能量(或面子、秩序、正常運轉等等)。殘忍點,換句話說:就是尊倫理、滅人性。
而西方文化中,強調的個人的自由和發展,尊重個體的願望。與之相反。

我相信,製作這部電影時,導演也試圖探討亞洲文化在強勢的發源地上遭受到西方文化巨大洪流的衝擊下,作為個體的「人」的轉變。

從電影看,未婚夫宇因是西方文化的接收者和引路者,他帶著自由的暖風細雨而來,卻剛好敲打了韓國本土女人素賢的車窗,素賢在倫理統治下隱忍多年,甚至忘掉了反抗,已經漠然處事,如荒漠。而宇因的到來無疑為這片乾枯的土壤澆灌哺育,她滋潤了起來,突然間有了笑容。在幾次踏出禁忌邊緣之後,她都退縮了回來,她仍然不習慣,她清楚得失。而守在父親病床前,回憶父親的話,她明白了,窮盡一生在諸多限制下的父親明白了個人自由的寶貴,父親鼓勵她去追求自己的愛,就是希望她不會在年邁無力時後悔自己的選擇。
於是她做出了選擇,她選擇和丈夫攤牌,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無法承受繼續面無表情的生活,沒有辦法欺騙自己」,丈夫無疑是體制的擁護者卻也帶著深深的疑惑,他說「你選擇離開就會更好嗎?」最後還是讓她走。
而妹妹的發洩是這個體制最後的報復,背叛體制的代價就是:親友翻臉,過往(收藏的化石所代表)俱毀。卻也挑破假像(悠閒有人餵的魚),毫不留情。妹妹的態度從「如母親般的存在」到「從此沒有這個姐姐」,這樣巨大的轉變也是寄生體制內的代價。這裡要注意妹妹這個角色所代表的是未被西方文化同化的人,甚至去過美國,工作過,但仍堅守出生地本源的集體文化,甚至反而成為它最忠誠的守護者。
而在此之前,宇因也和妹妹宣告關係的破裂,獨自返回。
再一次注意:兩人的選擇是獨自做出的,並不是兩人共同的選擇,而是兩人各自的選擇。依然是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
影片的最後,韓國和巴西,天各一方,兩個陣營的人諸多的矛盾,怎麼也走不到一起。而同機的兩人並沒有相逢,諸多的細節還在前方等待,沒有一氣呵成「王子與公主從此幸福」的故事,兩個個體的人分享生活已然不在這部電影探討的範圍了。所以,最後導演給了一個無限可能的結局:兩人蓋著同樣的毯子,男人陷入夢想;女人沉思,繼而打開飛機窗外面萬丈柔光,照的亮堂。

看看上映日期,這部片子到今天接近10年。
十年,在韓國,我在第一段提到的問題必然沒有消失,還在鬥爭。但肯定的是,從一切跡象看,西方普世價值觀越來越被接受。尊重人性,開發個體的自由,就是所謂人的發展要優於集體的發展。看日本、看臺灣,莫不是如此。

轉頭看大陸,「集體至上」「為國家榮譽犧牲一切」的調調仍很流行,君不見部落格什麼「傷殘軍人為國家奉獻一切,老了遭不公正待遇在公共場合乞討,卻不願去外國人多錢多的地方擺攤,只因不能丟中國的臉面」的論調還很流行,但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會思考是「什麼致使老軍人現在的狀況,他到底丟不丟人,丟的是誰的人?」的問題,理性思考者越多,這個社會就越有希望。
人權主權,孰高孰低?反右、文革發生的深層原因?
多思考,多讀書,你就會有發現。答案會不知不覺出現在你的腦海里。

思想的洪流是抵擋不住的。

今天剛好建國62年。大家假期快樂。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