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強‧艾德格--J. Edgar

胡佛/强‧艾德格(台)/J.艾德格(港)

6.5 / 133,588人    137分鐘

導演: 克林伊斯威特
編劇: 達斯汀藍斯布萊克
演員: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喬許盧卡斯 娜歐蜜華茲 德莫麥隆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2011-09-30 03:40:44

FBI的崛起與墮落:「胡佛傳」劇本揭秘【嚴重劇透】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由里奧那多·迪卡普里奧領銜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掌鏡的「胡佛傳」,儘管由「米爾克」編劇達斯汀·蘭斯·布萊克撰寫劇本,並涉及胡佛與門徒托爾森長達50年的地下戀情,但在日前接受GQ雜誌採訪時,迪卡普里奧和伊斯特伍德都強調:這不是一部同志電影!用伊斯特伍德的話來說:「他們是形影不離的夥伴。是不是同志應由觀眾判斷。但電影並不是關於兩個同志,而是關於一個男人,他如何操縱身邊的所有人,經歷9屆美國總統仍權勢熏天的故事。我根本無所謂他是不是同志。」

以此為引,我們可以將布萊克的劇本分割為三段,解讀這個建立了美國最重要機構——聯邦調查局,塑造美國近半個世紀面貌,毀譽參半的傳奇人物:胡佛。(含大量劇透,請斟酌閱讀;另外由於片中大量涉及美國反gong史,為保險凡涉及該詞一律用GCZY代替)

【PART 1】

在GCZY大肆滲透美國的20年代,胡佛如彗星閃亮登場,這個氣場繽紛的小伙子一來就展示了過人的調查能力。1919年美國司法部長米切爾·帕爾默家裡被 GCZY分子投擲餌雷炸彈,年輕的胡佛騎著自行車第一個趕到現場。當時胡佛24歲,剛從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畢業。帕爾默招募胡佛進入司法部,授權後者組建特別情報小組(GIU),胡佛和小組成員以縝密的推理和偵查,順利抓獲了當時美國無政府主義的精神導師埃瑪·高德曼和肇事暴力分子。

這既是電影揭幕,也為全片設定了基調:GCZY對美國本土的滲透從未間斷,並且從事著危險的暴力活動。很多人都以為蘇聯是從50年代克格勃後才開始策反美國,劇本糾正了這個誤解。可以說:「胡佛傳」貫穿始終的就是反GCZY。GCZY分子被塑造得面目可憎,他們狡猾和善於偽裝,與我們通常認為的受迫害形象相反。那些製造炸藥的工廠和鑽法律空子的手段,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今天的伊斯蘭極端主義者。伊斯特伍德在這裡要傳達的資訊再明顯不過:為制止恐怖、保證安全,一個強大完備的聯邦力量勢在必行。

這個時期的胡佛超級注重儀容整潔、戀母情結嚴重,不擅長與同齡女士交談。但另一方面,他身手矯捷,觀察敏銳,有超乎常人的判斷力。片中他辦起案來頗有福爾摩斯的神采,觀察力和邏輯推理遠超同儕。最讓人讚嘆的是他思考的深遠。例如我們知道是胡佛在後來建立了FBI指紋据,而這個創意的來源是他在20年代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設計的卡片檢索系統。這一時期的胡佛無疑是個另類、討人喜歡的天才,人們把他想成能破案的達爾文,就像迪卡普里奧在04年「飛行大亨」中飾演的那個精力旺盛的發明家一樣!

【PART 2】

作為承前啟後的核心,第二部份從林德伯格幼童綁架切入,正式宣告了聯邦調查局的崛起。而胡佛與副手兼學徒克萊德·托爾森的情感萌芽,成為了壯闊歷史中的微妙浪花。

1932年美國飛行員林德伯格的兒子、18個月的小林德伯格被人從紐澤西州的家中綁架,2個月後屍體在家附近被發現。該事件轟動一時,光偵查就花了兩年。考慮到當時的科學手段,偵破難度比今天的辛普森案有過之而無不及。而胡佛巧妙的將公眾對偵查的詰難轉化為籌碼,推動國會通過了林德伯格法案,為為他一手建立的聯邦調查局爭取到了一條影響深遠的原則:受害人一旦跨州即為聯邦犯罪,聯邦調查局將取代州警成為執法主體(儘管在今天看來這有點不證自明)。該原則是聯邦與地方職能分權的第一條紅線,也是FBI迅速崛起的關鍵。

這一時期的胡佛成為了媒體人物和玩弄媒體的人物。青年時期的羞澀已完全褪去,他遊刃於花邊新聞和大案報導中,與女明星們調情,利用新聞報導獲取他想要的資訊。他甚至慷慨出借自己的形象到漫畫和電影中,前提是——必須正面。意氣風發的他逐漸習慣於玩弄公眾於股掌。而隨著權力的擴張,劇本也漸漸轉向黑暗。胡佛利用自己的調查權,開始對政府官員使用錄音竊聽等非法手段。羅斯福、杜魯門、甘迺迪、尼克森,都曾受到他直接或暗示的威脅。他指示FBI調查美國前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因為他懷疑後者有一個同性愛人,想獲得要挾資本;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阿德萊·史蒂文森1952年競選總統,胡佛派人散佈史蒂文森是同性戀的謠言、破壞他的政治形象;聯邦最高法院通過判例收緊FBI隨意抓捕GCZY分子的權力後,胡佛啟動了非法的秘密抓捕計劃:「反諜」(COINTELPRO)。此時的胡佛開始讓所有人膽顫心驚,除了一個人:克萊德·托爾森。


托爾森的扮演者艾米·漢莫坦言,在看到劇本時讓他不適的不是同性戀,而是不懂為什麼克萊德會如此喜歡並甘心委身胡佛陰影下50年。編劇達斯汀·蘭斯·布萊克的回答可能會感動無數人:當你喜歡的人只要給你一點點光亮,哪怕是額頭上輕輕的一吻,都會讓你感到值得留下來。

克萊德和無數學徒一樣,因為對胡佛懷有神明般的崇拜而進入FBI;但不同於無數學徒,他因為唯一把胡佛當作普通人來愛,而成為胡佛的靈魂伴侶。他們每天一起午餐,一起晚餐,從未間斷,沒有缺席過一天。吃完飯後還會(小心翼翼的)手牽手散步。不過克萊德在進入FBI後主管的是人事和紀律部門,因此當胡佛開始隨意篡改自己的檔案後,兩人感情漸生裂痕。

【PART 3】

可以說直到這裡,胡佛內心的最黑暗才真正迸發, 形象也開始接近現代對他做出的一系列負面評價。60年代後出於對GCZY幽靈的恐懼加深,胡佛對很多組織團體都心存懷疑,使用包括滲透、造謠、竊取、監聽在內各種手段遙控。最大的事件自然是對馬丁·路德·金的非法監聽。諷刺的是,胡佛想利用馬丁·路德·金在諾貝爾獎前夕背叛妻子出軌的錄音作為籌碼,但自己跟克萊德同樣見不得光的關係讓他也成為紐約黑幫的要挾對象。晚年胡佛開始對身邊任何人都不相信,變得更加冷酷無情,脾氣也更加怪異,撒的謊更多也更大(甚至在國會聽證上)。托爾森最終與他爆發直接衝突,指責他對公眾隱瞞了數十年的個人檔案。

事實上,從杜魯門開始,包括甘迺迪、詹森和尼克森在內各屆美國總統都考慮過罷免胡佛,但最終無不投鼠忌器。胡佛的最大資源——錄音磁帶和竊聽筆錄,讓所有想對付他的人都不得不衡量其可能帶來的政治衝擊。1964年就在胡佛為甘迺迪遇刺案做國會陳述前,詹森豁免了美國政府公職人員法定退休年齡限制(當時為70歲),批准胡佛為FBI「終身」局長(有趣的是,胡佛也將70歲的豁免用到了克萊德身上,挽留後者一直就任FBI副局長)。而甘迺迪遇刺的最終報告,直到胡佛死後才得以發佈。報告謹慎指出FBI可能有參與策劃刺殺甘迺迪。

胡佛的死並不體面。在劇本中,這位掌控FBI半世紀的風雲人物在家中死於心臟病發:他身穿絲綢睡袍躺在地上,身邊散落著權貴人物的性愛錄音筆錄,還有打碎的男性裸體雕像。電影結尾,尼克森的人正把胡佛的辦公室翻個底朝天,尋找那些不利於尼克森的證據;而另一邊尼克森對公眾發表著動情的演說,讚美胡佛留下的「偉大遺產」。胡佛時代剛落幕,新馬基雅維利就匆匆上演,予人以強烈戲謔。

【總結】

布萊克的「胡佛傳」劇本最引發爭議之處有二:1)胡佛與克萊德的關係;2)胡佛對馬丁·路德·金的做法。

胡佛和他的最大成就FBI無法用簡單的二元善惡來區分,而「胡佛傳」劇本同樣存在藝術性與真實性的取捨平衡。劇本對胡佛私生活的刻畫,最直接來源是胡佛傳記「官方與機密:約翰·埃德加·胡佛的秘密生活」,作者安東尼·薩默斯提到胡佛異裝,「穿毛絨絨、荷葉邊、帶蕾絲的黑色長裙,踩高跟鞋,還戴捲髮頭套。」胡佛50年代反GCZY調查的副手、律師羅伊·科恩宣稱胡佛私下對自己的性傾向感到沮喪、想方設法擁有一份正常感情。然而這些資訊從未經過確認,羅伊·科恩本人更是一個未出櫃同志。我們只知道胡佛確實與克萊德都終身未婚,一起做任何事,生前住所比鄰,死後墓地相依。但同性戀情的標籤是否就與歷史真相吻合呢?劇本顯然在發掘真相上並非強項,一個明顯的錯誤就是,作為二號靈魂人物的的克萊德·托爾森,在布萊克的劇本中一直是Toulson,而實際上正確的拼法是Tolson。

迪卡普里奧和漢莫「激情對戲」的謠傳顯然過火了,至少劇本中沒有任何「動作」場面,只有親吻戲。而任何愛情,只要摻雜了政治,你就不可能指望它會像「斷背山」那樣迴腸盪氣。

胡佛對馬丁·路德·金以及很多宗教社會團體的做法,都嚴重侵犯了公民的自由和隱私權利。作為美國最受尊崇的電影大師,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不只一次談到,自己一慣支持自由主義,胡佛對公民的侵犯代表權力令人憎惡的被濫用。但電影似乎在充滿悖論的強調侵權行為存在良善初衷以及必要的背景,對當時GCZY的刻畫尤其容易讓人聯想到今天的恐怖主義。「胡佛傳」連同之前的「硫磺島家書」「父輩的榮譽」似乎體現了伊斯特伍德從右傾向左傾的政治立場轉變——儘管伊斯特伍德本人可能會不認同,但對11月進入影院的多數觀眾來說,極可能會這麼覺得。

電影預告結尾,那句「偉大的人,也可以是腐敗的」,或許正代表了伊斯特伍德現實的無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