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

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傀儡人生/变脑

7.7 / 353,241人    112分鐘

導演: 史派克瓊斯
編劇: 查理考夫曼
演員: 約翰庫薩克 卡麥蓉狄亞 Ned Bellamy Eric Weinstein Madison Lanc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馬英豪

2011-09-18 21:02:12

精神病的病因是什麼


並不感覺這是一部精彩的電影,然而,當站在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這部片子時,卻不能不感嘆劇本的精到。這哪裡是什麼電影,完全是一部討論相關精神疾病的紀錄片或者病症分析的教學視訊!電影中的每一個人物的設置,每一句台詞,每一個場景都是精心設計,有其特殊的含義,下面的文字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一一言及,會省略掉一些細節的內容,大家慢慢體會吧。
這部電影主要探討的是精神分裂症,而除此之外,又涉及到了其他的一些病症,下面會做詳細的說明。精神分裂症迄今為止,在學術圈內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病因說明,我們暫時不要期望科學能給出很好的解釋,至少是在最近的幾十年應該是這樣。儘管現在是科學一統天下,然而,當科學對一些現象不能解釋時,就更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從其他的角度來看待同樣的問題。本片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在本片中,探討了各種可能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有一些是現今學術上的觀點,而另一些則是學術外的想像。在這裡我很激動地想說,片中的想像,也正是我正考慮的問題,沒想有會有人和我一樣的想法,並且用如此絕妙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再說一次,這部電影主要是探討精神病的,而不是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電影中的故事完全是為討論的話題服務的,如果通過此片只是看到一個故事,那就真是買櫝還珠,失去了本片的真正意義。所以,關於電影的故事情節,我將忽略不談。
1、關於精神分裂症的癥狀。必須說,當今的科學界對於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與定義簡直讓人啼笑皆非,不知道病因是什麼,只從病狀上來研究,可想而知會有什麼結果。所以,你就會很鬱悶地發現,在不同的名稱的病症之間,會有相似的癥狀,同樣的病症中又分不同的癥狀。可笑的是,精神分裂症在列舉了如偏執型、紊亂型、緊張型、殘留型之後,再來個未分型,那意思就是,只是抓到了大象的腳,耳朵,鼻子,仍然對大像是什麼樣子一無所知,那些不知的地方就是未分型了,省事一點叫未分型,當然你也可以作為研究,提出新的觀點,起一個新的名稱,那你就可以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了。
就現在已經確定下來的不同的病症之間,其癥狀表現也多是含混不清。比如精神分裂症與分離性障礙,精神分裂症與妄想症,精神分裂症與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症與性身份識別障礙,等等。在這上面提到的各種癥狀有一個大致相同的特點,就是病因還都不能真正地確定。因此,在臨床上,往往會把不同的癥狀看作是精神分裂症的不同的表現,或者是精神分裂症發作的不同過程的表現,比如學術上所劃分的預兆期、活動期、殘留期。這些在電影中都有所探討。
就像電影中提到的博士的多語症,也在上面談的這個話題之內。多語症有點類似躁狂症,實際上,片中也探討了躁狂症,即男主角把妻子關在籠子裡,情緒失控。這是精神分裂癥狀的「心境障礙」,與躁狂癥狀很像。另外,自閉症也有類似的表現。電影《雨人》中的自閉症患者雷蒙,還有《叫我第一名》中的妥瑞氏症患者的男主角,都有相似的表現,就是不由自主地不停地說話,難以控制。多語症也是精神分裂症中的一個癥狀,也即語言障礙,表現在內容的貧乏,「聯想散慢會導致精神分裂症言語所能傳遞的資訊很少。雖然患者可能使用很多詞,語法也都正確,但他們的交流卻很糟糕。」(《變態心理學》P395)
精神分裂症的一個重要的癥狀就是幻想(妄想),這在片中表現得非常地明顯。男主角是個玩木偶的,玩木偶本身就是一種妄想的表現,只不過,這是精神分裂症預兆期的表現。一般人都會有輕度的妄想癥狀,良性的時候就是理想,夢想,嚴重的時候叫白日夢,幻想,或者癖好。當下,許多人熱衷於電腦遊戲,本質上與玩木偶並沒有什麼區別。當主人公發現了那道可以通往馬克維奇大腦的門時,並想成為馬克維奇,這時,這種妄想癥狀就比較嚴重了。許多人都想進入這道門,正說明每個人都有妄想的素質。最後,馬克維奇也進了那道門,這是一個人對於自我的認知與探索。如果說前面想進入另一個世界是精神分裂症的預兆期的話,當每個人都沉溺於那個世界時,就是精神分裂症的活動期了,也就是形成了真正的精神分裂症。這主要是表現在男主角停駐在馬克維奇體內,不再從裡面出來。有一點不知道大家看出來沒有,男主角的妻子,也就是洛蒂,最後是自殺了的,當然片中是沒有表現出來的,整個片子用的是一種浪漫的表現手法,所以,就沒有自殺的鏡頭出現。洛蒂去了博士家,博士家裡有一群等著寄住馬克維奇身體的人,這群人代表的也是已經死去的人。關於這一點,在下面探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時會再談到。自殺也是精神分裂症的一個重要特徵。
精神分裂症中的妄想表現,其中之一是迫害妄想,這在電影中也表現出來了。這主要是通過馬克維奇來表現的。他感覺好像有誰在支配他的大腦,迫使他做他不想做的事。而更明顯的是表現在男主角成為馬克維奇後,得知博士綁架了妻子,要挾自己。關於表現迫害性妄想的一個很好的片子是《禁閉島》,當然還有《美麗心靈》。
同性戀與雙性戀,包括戀父戀母情結,在片中也有提到。當然,這並未歸入到精神分裂的癥狀表現中,但是,顯然,雖然劇本作者主要是探討的精神分裂症,但在作者看來,他是把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內的一些病症都歸入到精神症的範疇來探討的。所以,確切說作者探討的是精神病。雖然學術上把同性戀與雙性戀與精神分裂症是分開的,但它們卻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即在一個人的體內,似乎存在著兩種思想。再一個相似點前面也提到,就是關於這些病因學術界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所以,作者認為,它們的原因可能都是一樣的,只是有不同的表現。男主角的女同事馬芯是同性戀者,妻子洛蒂是雙性戀者,片子最後出現的小女孩,表現出了戀母情結。
多重性人格應該是精神分裂症一個重要的特徵,之所以精神分裂症叫「分裂」,意思很明顯,好像一個人分裂成了兩個人一樣。但學術上是把多重人格單獨劃成一種病症,有時又歸入到妄想症中。同性戀、雙性戀、戀父戀母情結都有多重人格的特徵。而多重人格最主要的是表現在都想通過那道門變成另一個人。片中多重人格達到極致時,是一群人同時進入到那個通道。有關多重人格的電影,著名的是《致命ID》,探討的就是多重人格的問題。
好了,打個小結,上面提到了片中談到的主要的癥狀。但這並不是這部片子的核心,這部片子主要探討的是精神病的病因問題,以上只是對影片作一點解構,復習一下相關的知識。
2、關於精神病(為了更接近劇本作者的意圖,用精神病比精神分裂症更恰當)的病因。關於精神病的病因問題,這真的是學術界無比尷尬的事情。學術界從基因研究、胎兒腦損傷、生化研究(多巴胺假說)、認知觀點、人際交往觀點、行為主義觀點、社會文化觀點、素質和應激的觀點等來探討,但結果是,病因不明。哪一種觀點都不能很好地揭示精神病的病因問題。片中提到了上述的各種觀點,同時也探討了這些觀點之外的一些想像。就如同男主角對馬芯講的:「無論如何,這事情很古怪,它是超出自然想像的,它涉及到很多的哲學問題,關於人的本性,靈魂出竅等,超自然學科的入口。」這正是作者談論的核心。下面對片中提到的病因作一說明。
A、社會壓力。這是符合社會文化的觀點。男主角是玩木偶的,但因為有與常人不一樣的想法,無法被社會接納與認可,因此不能像自己的偶像戴瑞克馬汀尼那樣成功,生活落魄。這種原因就像他自己所說的:「知道做猴子有多幸運,因為意識,簡直是個可怕的詛咒,我會想,我會感覺,我就要受苦。我不過就是想做本行的工作,但是他們都不允許,因為我就是不肯隨波逐流。」這種壓力迫使他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即自己的木偶世界。妄想就由此而生。另外,七樓半也是一個重要的象徵,象徵著生活在社會的夾層。關於七樓半的那個故事非常能說明問題。
B、原欲。原欲也即弗洛伊德所說的性動力,或者力比多。這主要地與性有關,也與人的慾望有關。這種原欲在男主角、博士、妻子洛蒂身上都有所表現。
C、童年創傷。這也仍然是弗洛伊德的觀點。弗洛伊德是從心理動力的角度來研究精神病的,他那時把精神病叫癔病。他認為,精神病一方面與原欲有關,另一方面與童年創傷性的經歷有關。這在影片中主要是以受傷的猴子來表現的。之所以用猴子來表現,還有另一層意思,童年創傷屬於潛意識層面的東西,而潛意識很像是人的動物性的一面。另外,在後面,兩個女人追打進入馬克維奇的潛意識,裡面也顯現了童年的創傷經歷,這是對猴子的再次補充說明。
D、自我否認。這是從認知的角度來說的。主要的表現在想進入通道的那個胖男人。他一直覺得自己胖,不想這樣,所以就產生了妄想。
E、遺傳,輪迴。作者是把遺傳與輪迴放在一起來講的,側重在輪迴上。關於輪迴的觀點,是這部片子探討的核心。博士最後說,他就是那個船長,他有辦法可以借居在別人的體內。當他給洛蒂解釋時,他說,他進入別人的身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嬰兒時,但在這個時候進入,他是被鎖閉起來的,是不自由的。另一種是,在他要進入的那個身體的某一個特定的年齡(片中說是42歲,這個時間暗示著精神分裂症的發病期,一般在青年與中年),這時進去,他就可以掌控那個人的思想。關於第一種方式,即進入嬰兒體內就會被鎖閉起來,這是佛教的觀點。在南懷瑾先生的《人生的起點與終點》中有詳細的介紹。佛教中對於死後的靈魂有非常詳細的描述。人死後是有不同的靈魂狀態的,就一般的來說,就是輪迴轉世,但是在變成嬰兒時,就會失去前世所有的記憶。南先生在書中也提到,修行很高的人,可以精神不滅,隨心所想而進入另一個人的身體中。這就有點像影片中所說的第二種情況。另外,那種有咒怨的人死後,也是靈魂不滅,會來找他的冤家對頭,或者找替身,這就是為什麼出車禍的地方就總會出車禍的原因,以及有所謂的死亡橋,死亡音樂,鬼屋等。鬼附身或許並非是空穴來風,而恰是現代人的愚昧。當代高僧淨空法師談到精神分裂症時說,這種病就是另一個靈魂附身,念佛就可以讓他離去。而德國的海靈格所創的家庭系統排列,則可以把這一問題展現在眾人的面前。依他的觀點來說,精神分裂與家族中的殺人事件有關。他做的一個比較難的一個排列排出了8代前的殺人事件。當殺人者與被殺者不能調和時,其殺人者後代中就會患上精神分裂症。關於這一點,影片中沒有特別地提到,但也有涉及,比如妻子洛蒂就是自殺的。雖然片中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但可以推理出來。一是男主角與馬芯在一起了,對於妻子來說是極可能自殺的,另一個,她去找博士,而博士代表的是死了的人,所以可以知道洛蒂是自殺了的。前面也提到,自殺是精神分裂很重要的一個特徵。還有,洛蒂與馬芯兩個人在馬克維奇的大腦里如同仇人般追殺,這與海靈格的觀點是一致的。至於說作者最後設計許多人(跟著博士的那群人)進入馬克維奇的身體,這主要地想揭示,為什麼每個人都有多重人格傾向的原因。
片中並沒有提到治療的問題,我也就不談了。但是,作者提到了現代精神病治療的一個很尷尬的問題,那就是:即便精神病「治好」了,又如何讓當事人去面對那引起他病症的現實?這一點是在快要結束時表現出來的,即男主角從馬奇維奇大腦中出來了,帶著那塊木板,而現實卻比以前更壞。他將如何去面對這一切?關於這個問題,在《禁閉島》及《曾是超人的男子》中都有探討。
在要結束時,作兩點補充。一個是男主角猜馬芯的名字。這也是精神病的一個癥狀:感覺自己有特異功能。另一個,就是關於男主角與馬芯所辦的那個公司。這個公司實際上象徵著毒品(或致幻藥)的出售。毒品(或致幻藥)可以產生精神病癥狀的效果。這樣就明白,為什麼這個公司是在晚間運行,為什麼那個通道是那樣髒,為什麼從通道出來要重重地摔一跤而當事人卻毫不介意。


(從電影的角度評四星,從心理學的角度評五星。)


參考:
1、《變態心理學(第九版)》
2、百度百科「妥瑞氏症」:http://baike.baidu.com/view/3100196.htm
3、《人生的起點與終點》
4、關於精神分裂症
http://1160404007.blog.163.com/blog/static/11774958320110523735857/


★看電影學心理學★: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45504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