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eamouse

2011-09-12 13:12:26

政治是一盤很大的棋


(原載騰訊娛樂,為威尼斯電影節為騰訊所撰)

「我不是基督徒,也不是穆斯林;我不追問上帝,也不跟隨安拉。我的信仰十分簡單,那就是《美國憲法》」。

追光燈打上了體育館舞台,烘烤著史蒂芬.邁耶斯那張年輕又充滿自信的臉。他邁上這場棋局,像最大的那個王后一般矗立在麥克風後面,以為自己是決定風向和勝負的上帝。政治這場遊戲,對和平年代無處揮拳的激情年輕人來說,刺激極了,有趣極了。然而,他卻只是在為俄亥俄州民主黨初選候選人邁克.莫里斯試音,他是莫里斯的新聞發言人,才華和慾望都毫不吝嗇拋出的急先鋒。

這個銳不可當的棋子,出現在這部本名《三月十五日》的喬治.克魯尼最新導演作品之開頭,在接下來的90分鐘裡,不幸的發現自己真的置身一盤很大的棋,而且是毫無話事能力處處被人擺佈的小棋子。作為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的開幕影片,它或許也能拉開另一盤很大的當代電影棋局,至於影片本身是不是會像史蒂芬那般成為曇花一現的急先鋒,還得看在隨後幾天中與其他厲害棋子的廝殺情況。
選舉的機制、民主的細節、語言的障礙,這對現場眾多的華語媒體可謂是一道不小的坎。影片結束後,幾位內地媒體人試圖交流幾處自己沒能明白的地方,卻發現對方一樣一頭霧水。這讓我想到去年美國中期選舉時,我那位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的老同學飛赴舊金山時,被海關盤問「幹嘛來的?」同學自信的答覆:「Observe Mid-term Election」(中選觀摩)。海關官員卻冷冷的拋出一句:「我都看不明白,你們能懂?」

政治,哪怕對參與其間者,都很難看明白。它始終是一盤很大的棋,一場盛裝的假面舞會,阿諛奉承、勾心鬥角。等到影片中那位持中左立場的民主黨競選人莫里斯(喬治.克魯尼飾),為逃避某種符號化的責任,更為給公眾一個響亮而容易的記憶點,而真正說出「我只信仰《美國憲法》」時,作為其幕僚智囊團的保羅.扎拉(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飾)發出一聲作嘔的訕笑,可當莫里斯回眸一望時,又極其習慣的豎起大拇指:「哥們,說得好!」克魯尼執導的這一場選舉,以直接電影的樣式(梅索斯兄弟開創的讓當事人置身焦慮事件而顧不得攝影機鏡頭的紀錄片)展開,展現的對象卻是那個年輕上進的新聞官史蒂芬(瑞恩.高林斯飾),並賦予他一段辦公室戀情。

深夜顯示為政府部門的來電,讓看上去很美好的愛情迅速捲入政治陰謀中,直接電影也隨即成為傳統驚悚片。於是可以進一步為劇情賦予最經典的莎翁式陰謀和復仇結構了。克魯尼的好萊塢演技派夥伴們,也像是真正各懷鬼胎的總統班底一般,粉墨登場,各自將史蒂芬這顆棋子逼入絕境。

影片根據博•威廉曼(Beau Willimon)的百老匯舞台劇《法拉格北站》(Farragut North)改編,在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階段,威廉曼曾擔任過民主黨候選人霍華德•迪恩的競選幕僚,舞台劇也就根據他的那段經歷創作。其實早在2007年,喬治•克魯尼就開始籌備這部影片的拍攝,「適逢歐巴馬當選,人們對當時的政治情況普遍感到樂觀,相比之下,這部電影顯得憤世嫉俗,不合時宜,因此我們決定將拍攝計劃暫時擱起。結果不出一年,樂觀情緒就被現實蒸發殆盡,於是拍攝這部影片的時機來臨。」

這麼看來,喬治.克魯尼本人像極了影片中的新聞官史蒂芬,對新鮮的歐巴馬時代充滿期待又隨即陷入疑慮甚至失望。然而,對政策的失望,從來不會讓入戲過深的賭徒抽身離開政治棋局。挫敗感裹挾著陰謀論,以電影為媒介和明星人氣號召力,喬治選擇開始一次簡單直接的美國政治解剖手術,可怕的政治依然有趣而刺激。

至於和中國觀眾那道顯然存在的鴻溝,計劃中的內地發行方顯然有信心去嘗試逾越,比如把不明所以的英文名」The ides of March」(原譯《三月十五日》)改為向普羅大眾市場靠齊的《總統殺機》。就連某英文媒體也在評論中認為,這樣一部片子適宜代入世界各國的政治處境,義大利人能在歐元區蕭條中思考是否該繼續跟隨美國這套體制,非民主國家更能有著相應的對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