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84 Charing Cross Road

查令十字街84号/伦敦查林十字街84号/柔情一纸牵

7.4 / 10,515人    100分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艾小柯

2011-09-12 03:37:02

愛書人的一些事


我特別懷疑《查令街84號》這本小書能改編成好電影,因為它全非敘事性,不過一些信件的鬆散組合,講世界兩頭的一些人為了幾本書有了一些交情,沒見過面,沒打過電話,也沒什麼非得前後關聯的事件。這樣的散文書信,怎麼改編成視覺化的電影故事嘛。

可1987年的電影改編真是讓人驚喜,竟是在絕對忠於原著的情況下演活了這個沒有故事的故事。安妮·班克勞夫特(Anne Bancroft)飾演的紐約女作家海倫風趣、犀利、有點小爆脾氣,不事修飾的外表和快人快語下那一顆善良的心在螢幕上是那麼鮮活;對比回信總一板一眼的英國二手書商法蘭克(安東尼·霍普金斯),這兩個靈魂人物隔著大洋你一言我一語的為舊書們焦急、憤怒、調侃、大笑,看起來實在有趣極了。而他們之間長達十幾年的書信往來,除了提供兩扇窺視二人精神世界的窗口,也為這些似乎並不關聯的人生片段增加了某種可能,某種特別的涵義。

這涵義是愛情嗎?絕對不是,我想,起碼與男女之情無關;即使「精神伴侶」也有所誇大,因為海倫與法蘭克的交流全以購書為中心,並未超越店家與顧客的本分。當然,從法蘭克的角度出發,加之其妻娜拉(茱蒂 Dench)的補充,他對海倫的另眼相待也許有一定欣賞的情愫成份,但這絕非主體。二人之間最動人的交流全因書而起,那是愛書之人彼此惺惺相惜的會心微笑,與愛情無關。如果愛,那也是對書的愛,由愛書而愛讀書的人,愛他或她唇間可能輕輕讀出的詞句,愛他或她在扉頁邊角寫下的隻言片語,愛他或她為某個段亂哈哈大笑或氣急敗壞,愛他或她可能為書發過的呆與流下的淚,愛作者的思想與讀者的心情交融一體後所幻化出的另一個精神世界,愛交流的可能,愛書之美,愛讀書。

與原著相比,電影豐滿了海倫與法蘭克各自的生活片段,比如法蘭克默默誦讀葉慈的詩歌,海倫大聲朗讀的約翰·鄧恩佈道——「全人類是一本書,有人死去,並非章節被刪,而是被譯成更好的語言,且每一章都必須翻譯。上帝雇用了幾名譯者,有些篇章由年齡翻譯,有些由疾病翻譯,有些由戰爭,有些由司法。而上帝之手將把我們散碎的所有書頁組合一體。在那圖書館裡,所有的書本都將敞開,直面彼此。」我非常醉心於影片中海倫常常打破「第四面牆」對觀眾直抒胸臆的表現手法,又親密,又可愛,與她直脾氣的詼諧個性吻合極了。而結尾處節奏突然加快,將兩個世界中法蘭克與海倫的書信交談剪切到一個空間中造成直接對話的錯覺,更強化了這兩個人物神交的真實感,為結尾那一句「我終於來了」烘托出催人淚下的效果。

我喜歡電影裡法蘭克這個人物,雖然比照原著,他被加入了過多的情感細節。這個彬彬有禮的普通英國男人愛家、愛孩子、愛他的店,從各種意義上說他都不是個大人物,也距一般意義上的「成功人士」相差太遠,但他的正直與溫柔就像陽光一樣溫暖著身邊的小世界,盡心竭力。這是個少有的隻言片語情節為零而極令人動容的角色。

我也喜歡海倫的愛書方式——她從不收藏自己未讀過的書,也絕不將書當作炫耀的擺設。她的書不僅在手頭,更在心底,流淌溫潤與閱讀有關的一切入與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