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全境擴散--Contagion

传染病/世纪战疫(港)/全境扩散(台)

6.8 / 315,002人    106分鐘

導演: 史蒂芬索德柏
編劇: 史考特柏恩斯
演員: 麥特戴蒙 葛妮絲派特洛 瑪莉詠柯蒂亞 凱特溫絲蕾 裘德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怪盜巴金斯

2011-09-11 06:06:29

向明星堆砌靠攏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從《毒品網路》開始,索德伯格迷上了全明星陣容和多角色敘事,《毒品》和羅漢系列印證了他這種模式分別在商業和文藝的成功。但一旦用多了,沉迷於模式的重複中不可自拔時,便有可能演變成越來越空洞的明星堆砌。所以當《制勝一擊》的預告片出來時,我隱隱感到不妙了:這看上去是一部女主角獨自冒險殺壞人的單線劇情片,居然弄了一堆男色,老中青全面誘惑,而且好多看上去都是醬油角色。明星的身份使電影的特質變得更複雜:人們看到一位明星所飾演的角色時,會根據電影之外對明星的認識和印象對這個角色進行拓展,從而使對角色和故事的認識發生重大改變。最簡單的,像《建國大業》中,當一位位歷史人物輪番出場時,觀眾不會覺得是這些歷史人物出場,而是或花痴或驚訝地數著哪些明星出場了,角色本身的意義則被大大削弱。索德伯格其實還沒到能夠執導「大爺」系列的地步(雖然他是很有這個先天條件),但當《傳染病》慢慢進行下去的時候,這種感覺還是隱隱地浮現出來。
《傳染病》中的角色安排還是經過詳細考慮的,不同的角色負責不同層面的敘事和意義作用,各施其職:達蒙角色負責親情和人性,歌迪亞和溫斯萊特的角色負責學術和反病毒,裘德洛和菲什伯恩則扯到管理層和民間的衝突。他們一同形成一個巨大的網,試圖全面覆蓋「傳染病」所引起的各方面話題討論。這種做法本身應該遠比純粹製造戲外意義的明星堆砌高明得多。但並不是說這樣做了就一定能避免。
先反過來看看本片命題。傳染病成了所有角色服務的對象,凌駕於眾角色之上,這種感覺尤其顯現於地名字幕下面的那一行人口數目的字幕,以及角色們關於病毒的長篇大論。這樣做本無壞,但顯然導演是沉迷於對這種宏大命題的敘述當中去了,自然對角色塑造的力度有所減輕。於是很多角色在電影中彷彿成了無私敬業的服務員,或忙碌奔波於實驗室和會議室進行學術討論,或很努力地展現噁心癥狀,或兩者兼有。這些角色有相當一部份是由熟面孔來完成的;他們或點綴於片子各處,或乾脆露兩面就消失,而他們的出場除了學術和犧牲以外幾乎別無功能,於是當觀眾還沒來得及多方面了解他們就看到他們死去,同時又保留著明星帶來的角色拓展功能時,「明星堆砌」感便若隱若現了。
索德伯格當然也注意到,引出人性討論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於是又有了另外一些角色負責這方面的填充。但相對於對「傳染病」這一命題解釋的著迷,人性討論相對就弱了不少,彷彿只是很應付式地硬塞上去,尤其是達蒙和菲什伯恩這兩個家庭的變故,可以說是毫無波瀾,僅僅為出現而出現。然而,隨著劇情的深入,人性討論所佔的戲份免不了越來越重。這種自然的過渡本身也算是合乎情理,但也因此導致了對病毒解決描述的草率,疫苗誕生得如此順利,還驚喜地帶有索德伯格少有的噁心場面展現。到了這裡,對病毒的解釋已經完全不重要而退居次位了,之前大段對於病毒鋪墊和描述的力度像是突然泄了氣,不堪一擊。
不過人性討論的「重」並不代表緊張和豐滿。家庭戲依然都是那麼平淡,家庭角色間的互動缺乏內在影響,可以說已經忽略掉角色弧線了,尤其是達蒙和女兒間的矛盾,花那麼多時間描述,最後居然硬生生地什麼都沒有爆發;他對死去妻子本應有的複雜情感也因缺乏合適充分的描述而含糊。所以當這些線索結束時,不禁誕生這樣的疑問:「這大段的戲有什麼意義?」但更令人吃驚的是,在人性的戲份完全佔上風之時,導演又弄了個回馬槍,追溯起病毒根源來,並在這種似乎聰明的「恍然大悟」錯覺中結束全片,殊不知觀眾對病毒的興趣早在疫苗被輕易研發出來之後那個一下子的「90天」跨度之時就被消耗掉了。這「90天」的粗暴跨度對人物發展也是一個很大的傷害。這樣長的時間本應該可以發展出更多的可能,但突然這麼一個跨度過後,裡面所有人居然還是該咋咋的,硬生生地浪費掉了。人物和命題之間把握失誤而導致兩頭不到岸,是本片劇情上很大的失誤。至於角色的最後走向,索德伯格也未能像《毒品》那樣為每個角色來一個回味無窮的收尾:觀眾並未很好地融入到角色情感中,故類似於《毒品》對於各人物的突然收尾只會讓人覺得突兀而解釋不足莫名其妙。
自然地,數星星的吸引力便顯得更大了。帕特洛在預告片中就顯出其打醬油的氣質,但還是沒想到這個醬油會打得既徹底又影響深遠。與此相比,何超儀的醬油打得遠沒有那麼印象深刻了,只剩下徹底而已。其他角色塑造上的平淡,也讓人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到明星效應上。於是,此片還是很不幸地向「明星堆砌」靠攏了。我不禁懷疑,角色塑造的平淡是不是受到了明星堆砌的影響呢?如果少用些熟悉面孔,讓觀眾更多注意在角色上,會不會就對角色塑造更有幫助呢?
除開劇情上的不足外,其他地方還是延續了索德伯格一貫的作風:肆意的聲音覆蓋,對剪輯點的巧妙把握,自然光手持攝影(導演再次很自豪地在「攝影」一欄打上自己的化名),動感的原聲。這些元素組合而成的各種段落看上去還是那麼帶勁,尤其是開頭各地人們發生癥狀的蒙太奇段落。風格化的技術手段對劇情上的不足起了很好的彌補。但這種彌補顯然不是長久之策,索德伯格需要的是對明星模式和風格化手段帶來的取巧的擺脫和突破。不過索德伯格前不久宣稱自己快要退休,難道說他已經對新的突破毫無指望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