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甜蜜大地 [2006]--Sweet Mud

母子情深/悲伤大地/甜蜜的泥土

7.1 / 765人    90分鐘 | Canada:97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卓爾修
編劇: 卓爾修
演員: 湯瑪史坦霍夫 羅妮特尤科維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開燈

2011-09-09 16:49:47

甜得發膩、甜得發昏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俺曾見,金陵玉樹鶯聲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過風流覺,把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離亭宴帶歇指煞】清代孔尚任《桃花扇》

《甜蜜大地》是一部2006年出品的以色列電影,故事以導演卓爾夏羅的童年經驗為基礎,描繪以色列「基布茲」在上世紀七O年代中的真實面貌,以及一段極其悲傷無奈的母子情深。

所謂「基布茲」指的其實就是集體公社。在以色列建國前後,許多年輕人在志願的情況下建立起一個個的基布茲,根據互助與公平的原則運作,每個人付出勞力、依需要分配、共享財產,共同討論和決定大小事項。以色列的基布茲具有多樣化的功能,包括開墾荒地、安置移民、國防守備和農業發展,對以色列建國前後時期的穩定與發展有非常重要的貢獻。在很長的時間裡,以色列基布茲所展現的公平、富足、整潔和有序,成為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學習的樣板,也成為西方嬉皮士朝聖和皈依的人間天堂。

只是,即使是天堂,也禁不起歲月的摧殘和人性的毀壞,角落裡難免藏著不為外人所知的蛛網與髒污。《甜蜜大地》的導演卓爾夏羅自己就出生和成長於基布茲,他的母親長期患有精神疾病,在他十二歲時病故,又過了六年之後他才從母親的日記里得知,母親一直因為公社生活的壓抑和缺乏人性而飽受精神折磨,這不僅讓他毅然決定離開基布茲,也決定在成為導演後將基布茲的真實面向呈現在大螢幕上。

■《甜蜜大地》的故事背景發生在上世紀七O年代中期,主角是十二歲的男孩迪維,他的父親早逝,母親患有精神疾病,曾經兩次發作入院治療,哥哥則正在服兵役。雖然家庭背景極為不幸,但迪維的生活還算平穩安定,因為他有幸地出生在互助互惠的基布茲。在基布茲,一切都採用軍事化的管理,孩子在出生後便離開母親,由組織集中撫養和管理,無論男女和老少,每個人都必須付出勞力工作並接受軍事訓練。但得到的報酬是人人平等、衣食無憂、公平民主地一同決策所有事情。每個孩子無論父母是誰、出身為何,都得到相同的照料,沒有貧富與階級差距,也無需相互競爭。

隨著年齡的增長,迪維慢慢開始發現基布茲裡頭有著各種陰暗的事情,有人偷竊共有物資、有人特別小氣計較、有人私下偷情且生活淫亂。但總體來說,迪維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沒有太多可抱怨的,畢竟每天的日子還算安穩與和諧。一直到母親的瑞士籍男友通知他們將來此地拜訪時,迪維才漸漸明白安穩的生活裡頭缺少了兩樣重要的東西:愛與自由。

母親的瑞士籍男友來信說要來時,公社裡的所有人立即為此召開會議,討論是否允許他來、以及來了可以待多久,畢竟公社裡頭的空間和食物是所有人共有,一個外人到此吃住,難免損害到其他人的利益。不過在會議上,大部份人都只關心自己的事情,只從自己的立場考慮問題,對當事人的想法和感覺並不在乎。

當這個瑞士籍男友終於來到之後,他對規定與限制的藐視嚴重衝擊到公社的安定,他先是帶領著迪維的母親在食堂里起舞,讓嚴肅的氛圍變得輕佻。繼而又故意忽視公社管理人要求各家將狗兒栓緊的規定,害得公社管理人家裡那條發情母狗再次受孕。最後他還在公社管理人為栓狗的事情動手教訓迪維時,出手制止並打傷對方。於是這個瑞士籍男友不得不提早離開公社,臨別之際,他請求迪維的母親帶著孩子跟他一起走,但母親只是無奈地搖頭。

在這之後,迪瑞的母親便開始陷入深沉的憂鬱當中,雖然公社的醫院為她開了藥,但幫助不大。迪瑞看到母親如此寂寞與悲傷,感到無比的心疼,他想陪伴在母親的身邊,但公社規定孩子無論如何都不能和母親同住,連爺爺、奶奶都要迪瑞和母親保持距離,以免受到壞影響。迪瑞不捨得母親總是一個人孤孤單單,因此每天都儘可能地陪伴在她身旁,直到必須回兒童宿舍的時間。迪瑞以為母親是因為思念男友才憂鬱悲傷,於是他代替瑞士男友寫來一封封的信,在信裡頭拼命傳遞愛意、鼓勵希望,但母親並未因此有絲毫的好轉。迪瑞是如此想幫助自己的母親,但能做的卻是如此得少,連發現有人利用母親精神脆弱的時候在夜裡跑來佔她便宜時,年少的他也只能靜靜地坐在門口,直到對方主動離去。

在所有父母齊聚、一同慶祝孩子們脫離兒童期的那天,迪維的母親鼓起所有力量和勇氣在眾人面前對自己吶喊出心聲後,迪瑞才終於知道母親感到絕望、自我放棄的真正原因。原來母親並不是因為思念男友、因為寂寞才精神崩潰,而是因為自己竟然連做為一個母親應有的勇氣都沒有,不能在迪瑞受到傷害時保護他、不能勇敢地帶他離開這個讓人窒息的地方。

公社為了維持秩序,對每個人、每個行為實施種種限制,連往來信件都要進行審查和管制。為了確保公平,更決絕地阻斷各種人際情感,連親子之情都被剝奪與限制。迪瑞的父親之所以會自殺,便是無法忍受這種隱藏在偉大信念背後的壓抑與醜陋。迪瑞的母親則在這種封閉的環境中逐漸失去對外的聯繫和離開的勇氣,更因此罹患精神疾病捆、被徹底綁住手腳。在瑞士籍男友來公社的那段日子,母親精神狀態變得很好,迪瑞也首次體會到家的幸福。然而,當男友因為公社裡不人性的管理方式決定離去時,看到迪瑞哭喊著不捨,母親卻沒有勇氣帶著孩子一同離去。在男友走後,迪瑞最疼愛的狗兒被公社管理人殘忍殺死,母親卻沒有辦法挺身而出為孩子伸張正義。就是這些無能為力、這些軟弱怯懦讓母親感到絕望、終至徹底自我放棄。儘管如此,作為母親的她還是希望迪維能逃離這裡,不要重蹈自己和丈夫的覆轍。

迪瑞的哥哥正在服兵役,對於母親的精神崩潰和弟弟的痛苦困境,他只是無奈地勸迪瑞將母親放下,他說母親不是迪瑞能背負的重擔。但迪瑞做不到,他無法放下母親,他無法像哥哥那樣割斷自己與母親的親情連繫,讓母親孤獨一人在黑暗的絕望中飄蕩。迪瑞最終還是下定決心要逃離這裡,但在離去之前,他依照母親的希望,從公社醫院偷來整罐安眠藥,讓母親能用另一種方法一同逃離這所沒有愛與自由的空間、讓人窒息絕望的公社。

■據說許多曾經住過基布茲的老人,在觀看《甜蜜大地》後竟然痛哭失聲,想來是當中那種難以言喻卻又無從擺脫的壓抑觸動了他們。事實上,隨著時代的變遷,也越來越多年輕人在自立後,都紛紛選擇離開基布茲到城裡生活。為什麼有著崇高理想作為支撐的集體公社最終不是走向陰暗壓抑,就是走向分崩瓦解?最初大家不是明明都說好要像兄弟姐妹般互相扶持、分享所有?不是都承諾過不分彼此、互信包容?難道真的是因為人性本惡,不值得信任、禁不起考驗?

我想,只根據集體公社日漸衰敗和縮減的現況,就判定集體公社從根本上就有謬誤,從一開始就違反人性,不免失之不公。畢竟所有的社會制度和社會體系都要求個人在一定程度內自我限制和自我犧牲,或多或少都是建立在「違反人性」的基礎上。而且,以影片中的迪維來說,他能生長在基布茲該算是件幸運的事情,畢竟根據他的家庭背景,如果出生在其他地方,極可能會淪落到混跡街頭或是流轉於寄養家庭的悲慘命運。對於集體公社成立背後的崇高理想、起初的風風光光、以及後來的凋零衰敗,或許我們只能說,沒有一種社會形態適合每一個人、適合每一個時代。而在熱力學裡頭恰好有個非常適合描述這種狀況的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說道,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一個系統總會趨向最低能量和最大亂度。對於自然界這種變化傾向,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最低能量尚在情理之中,但為何系統要尋求最大亂度?經過漫長的思考與討論後,大家終於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最大亂度的情況,也就是最多可能性的情況。就像基因學所說的,基因變異的空間越大,越有利於物種適應外在變化,也就越有利於物種的延續。事實上,在最大亂度、最多可能性的情況下,系統裡的個體也擁有最大的自由度。而這樣的科學定律不僅可以用來詮釋大千世界的「無常本質」、芸芸眾生的「自由意志」,也解釋了為何每一種社會制度最終都會走向變形、乃至崩潰。

所謂的社會制度就是以人為的方式、以外力的介入,讓系統按照特定的規則運行,是以犧牲個體的自由為代價,換取整體系統的整齊劃一,這點與大自然尋求最大亂度、最多可能性的本質其實是相互違背。因此可說,無論一個社會制度多麼接近完美,都不可能長存、都註定要走向衰敗。不過,越是追求整齊規範、越是剝奪個人自由意志、缺乏彈性的社會形態,便越是容易崩解,除非人為地持續施加強大的強制力量。但是如果藉由強大的外力來維持某種「不自然」的社會狀況,那麼相應產生的反彈力量也越大,一旦崩解起來的速度也越快、越激烈。這點不僅適用於以色列的基布茲,其實也適用於所有的集權專制團體。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