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何處是我家--Nowhere In Africa

何处是我家/情陷非洲/无处为家

7.6 / 11,465人    141分鐘

導演: 卡洛琳林克
編劇: 卡洛琳林克
演員: 茱莉安柯勒 米勒尼尼茲 卡洛琳伊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開燈

2011-08-27 16:49:53

那我就給猴子一隻香蕉吧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中國電影最接近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時候是1993年,當時才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中國電影《霸王別姬》和才拿下柏林影展金熊獎的台灣電影《喜宴》雙雙入圍,所有華人世界一片激動,認為華人電影終於要第一次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結果揭曉後卻是西班牙的輕喜劇《四千金的情人》得獎,一片激動頓時變成一片譁然,陳凱歌導演當時還忍不住罵了該死的「美帝」。中國電影最近一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是在2002年,代表參賽的作品是張藝謀導演的《英雄》,這部大成本、大製作的武俠片並沒能接續台灣導演李安藉由《臥虎藏龍》在2000年創下的輝煌,最終敗給德國女導演卡洛琳-林克的《何處是我家》。對於中國電影前次在奧斯卡獎上鎩羽而歸的結果,讓人頗不以為然,不過後一次的敗北,爭議就小多了,《何處是我家》確實有它過人的地方。

《何處是我家》的導演卡洛琳-林克是影史上第二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女導演,這部大時代/小人物類型的作品改編自猶太裔女作家史蒂芬妮-茨威格於1999年出版的同名自傳體小說,故事講述一個猶太家庭在納粹期間移民到非洲肯亞的經歷,時間跨度涵蓋整個二戰期間,由1938年延續到1946年。從故事框架可以看出來,猶太人與德國納粹之間的恩怨是影片的主要內涵,不過《何處是我家》看問題的視角很特別,它從一個猶太家庭在肯亞的日常生活切入,透過三個家庭成員們在新世界和大時代的適應過程,投射出偏見無所不在的現實困境,以及唯有愛與寬容才能讓生活繼續的事實。雖然《何處是我家》所站的思想高度很高,但敘事起點卻很平實與中庸,雖然當中試圖呈現的立場衝突很激烈,但表現方式卻很溫和與寬容,是一部非常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

■故事主角是一個猶太家庭的三個成員,父親、母親與一個六歲的女孩。他們雖然是猶太人,但自幼便生長在德國,無論生活習慣和自我認同都更偏向德國人。當二戰的腳步越來越近時,身為律師的父親不顧眾人的反對率先移居到非洲肯亞,其後又將妻女接出來。其他家人此刻還因為樂觀而繼續留在德國,誰都料不到彼此將就此天人永隔。

影片中的母親本來以為自己只是到肯亞度假,哪知道從1938年踏上非洲的土地開始,一家三口便不得不在此落腳、從頭開始建立生活。影片中的父親倒是一開始就體認到必須努力適應新環境,但律師出身的他,並不像《遠離非洲》裡的男主角那樣,拿起獵槍便能打死獅子,事實上,這父親連拿起鏟子都不知道如何挖土,身上也沒有可以買下整片農地的資金,甚至買肉給妻女吃的錢都沒有。他只好為一個白人農場主打工,垂頭喪氣地從零開始學起。

至於片中的母親,也不像《遠離非洲》裡的女主角那樣,挽起袖子就能呼風喚雨,她是個典型的嬌生慣養白人女性,過慣了錦衣玉食的日子。第一次看到皮膚黢黑的當地人時,差點沒驚聲尖叫,在吃了一頓又一頓的玉米雜糧後,便開口嚷嚷著要回德國。但是當時的局勢已經非常嚴峻,回國根本不可能,她只能頹然地面對現實。即使如此,她還是拒絕學習當地語言、拒絕融入當地生活。為此,丈夫曾經憤怒地責罵她,「你和德國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一樣」,於是兩夫妻的感情便日漸疏遠。

這一家三口中,完全適應當地生活的是小女兒,在抵達肯亞、步下火車的那一刻,她便毫不猶豫地抱住那個陪同父親一起來迎接的黑人廚子歐瓦。當父親操勞地下地工作、母親在家唉聲嘆氣時,她則跟著當地的黑人小孩到處玩耍,還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當地的語言。一個白人小女孩混在一群黑人小孩當中,不僅彼此都感受不到絲毫隔閡,當地其他的黑人成人們也都很快就接納這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

一家三口在肯亞頭幾年的生活就在窩窩囊囊中展開。在此之間,家鄉那頭傳來的消息卻讓人害怕。親人寄來的家書數量越來越少、篇幅越來越短,當中的語氣也是越來越絕望。他們先是遭到行動限制、接著被驅趕集中、然後就是被送往波蘭。荒謬的是,當親人們因為猶太血統而在歐洲那頭遭到德國人迫害時,肯亞這頭的這一家三口卻在英國與德國開戰時,因為擁有德國國籍而遭到英國殖民者逮捕。

在遭到逮捕後,一家三口被硬生生拆散,父親被關進男性俘虜營,但因為英國在當地沒有獨立的女性俘虜營,母親和女兒就被送到當地一家酒店與其他女性俘虜集中在一起。在路上時,母女兩人始終恐懼不已,但抵達酒店後卻發現,那裡竟然準備了各式豐富的美食。英國軍官為此責罵酒店經理,指明這些人俘虜的身份,沒想到黑皮膚的酒店經理卻嚴正地表示,來我們酒店的就是我們的貴賓。這句話著實諷刺了英國殖民者無情對待當地外國移民的方式。

親人遭到納粹迫害、自己遭到英國人逮捕的悲慘經歷,讓影片中的這對夫妻發生徹底的改變。首先是母親終於面對現實,她放下女性的柔弱身段,不惜以自己的身體為代價換取丈夫的自由。當她帶著女兒回到家中時也不再唉聲嘆氣,而是捲起衣袖下地耕作,也開始學習當地的語言。當丈夫重獲自由後,他毅然地加入到英國軍隊中對抗德國,他不再自私地逃避,而是挺起胸膛為自己的族人奮鬥。如果說歷史給猶太人帶來許多教訓,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自己的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終於,德國投降了、戰爭結束了。當父親從軍隊中退下回家時,母親已經獨立撐起一片莊園。只是親人們慘死於集中營的消息在此時也陸續傳來,為這個家庭帶來巨大的痛苦和悲傷。讓家人不能理解的是,丈夫竟突然決定要回德國從事司法工作,他說國家重建需要他。妻子當然是憤怒至極和堅決反對,她沒法壓下內心對德國人的仇恨與恐懼。女兒也不想離開肯亞,倒不是因為對仇恨和恐懼,而是因為她太愛這裡,太愛那些和自己一起長大朋友,太愛那個一直照顧和陪伴自己的黑人廚子歐瓦,以及始終不離不棄的老白狗。

原本父親是要單獨離開的,但是當他才出發沒多久,就發現一大群蝗蟲來襲,他立刻掉頭,趕忙衝進農地裡幫著驅趕蝗蟲。除了妻子外,周圍的當地人也都趕來拼命幫忙,最後才保住了部份的莊稼。世上確實有壞人,而且是很壞的壞人,但大多數人終究還是好的,不管種族上有多大的差異,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在危難來臨時伸出援手。這樣的體悟讓妻子重拾對人性的信任。此外,當她站在農地裡絕望地趕著蝗蟲群時,一抬頭卻看到本該已經離去的丈夫在另一頭拼命揮打,這種共患難的感動也讓她不願割捨夫妻間的聯繫。於是一家人一起踏上回國之路。

■《何處是我家》有一個非常可愛又非常美好的結局。當一家人乘坐在火車上時,一個當地的非洲女人在窗外對著母親兜售香蕉,母親說:我沒錢,我窮得像一隻猴子。結果這個非洲女人遞了一隻香蕉給母親,她說:那我就給猴子一隻香蕉吧。之後兩人就都笑開了。

相比於《遠離非洲》,《何處是我家》裡頭的人性更為真摯動人,沒有高高在上的白人、沒有愚笨迂腐的非洲人、也沒有西方殖民文化的傲慢與自我中心,反倒是真實地呈現出西方白人在異鄉時的手足無措與非洲人淳樸開朗的天性。在《何處是我家》裡頭,導演也沒有按照西方人刻板的印象,著意呈現出一個充滿野生動物、遼闊壯美、適合狩獵的非洲草原,而是平實地展現一片原始簡單的生活空間。在這裡頭,無論種族、性別、學歷,人與人都平等,彼此交流互動的是最平凡的情感與信任,而不是虛妄抽象的文化或價值觀。

在影片裡頭,「衣服」帶有濃厚的象徵意味。在影片中一開始,那位父親罹患瘧疾,在黑人廚子歐瓦的照料下才得以痊癒,為此他將自己帶來的律師袍送給歐瓦並說:這件袍子是有智慧的人穿的,在非洲有智慧的人是你,不是我。當妻子還在德國時,丈夫寄了些錢過去,讓她買一台冰箱帶來,結果妻子把錢全拿去買了一件非常漂亮的晚禮服,後來這件華而不實的晚禮服從來沒被穿過,卻成為夫妻兩人之間的隔閡。當女兒步入少女時期、從寄宿學校放假回來時,她穿著一件潔白的校服去找非洲朋友們玩,為了避免把衣服搞髒,她聽從非洲朋友的建議,將衣服脫了、裸著上身去爬樹,畢竟在肯亞,非洲女性普遍都是打赤膊。

這當中傳遞的是一種破除隔閡、回歸本性的意義,其實,人種、國籍、性別、學歷、階級都只是穿在身上的衣裳,並非與生俱來、也非至關重要。一個人之所以為人,不是因為衣著美麗、裝扮高雅,而是因為身體裡有顆跳動的心、全身流淌著溫熱的血。如果沒了這心、這血,任何華服都無法讓石頭變成人。然而,一個有心有血的人,縱使穿上世間最美麗的衣裳,終究只是一個人,不會因此變得高貴不同。

除了這種眾生平等、你我皆同的觀點外,影片還客觀地點出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各種偏見,包括種族上的和性別上的,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它不僅存在於邪惡的德國納粹身上、也存在於正義的英美聯軍身上、甚至存在於受害的猶太人身上。因為這種偏見,德國納粹迫害猶太人,英國殖民者逮捕猶太裔德國人,而猶太裔妻子則歧視當地的非洲人。而當猶太裔丈夫在戰後決定回德國時,他對妻子說了一句話,為偏見和仇恨帶來和解的希望:回德國是因為我相信人類還有希望,這也許是理想主義,但沒有這個,人類就完了。

《何處是我家》雖然是由德國導演執導、由德國製片製作,但卻是改編自猶太裔作家的自傳體小說,而原著作者史蒂芬妮-茨威格親自與導演林克一同操刀將小說改編成劇本,這個事實又為電影增加不少底氣,讓觀眾能夠更持平地和開放地對待影片所提出的態度和立場。對於猶太人大屠殺事件,我自己覺得,誰都沒有權力要求猶太人放下仇恨,猶太人倖存者那「永不原諒」的誓言雖然聽來殘酷,但設身處地想來卻在情在理,平心而論,換了我也無法原諒。但也正因為如此,每次看到一個猶太人用寬容的態度來看待這件歷史慘劇時,總會產生一種異乎尋常的感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