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馬利與我--Marley And Me

马利和我/马利与我(港)/马利和我

7 / 168,071人    USA:115分鐘

導演: 大衛法蘭科
編劇: 唐魯斯
演員: 歐文威爾森 珍妮佛安妮斯頓 艾瑞克丹恩 凱瑟琳透娜 亞倫阿金 海莉班奈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睡神

2011-08-25 19:47:55

觀後感


再一次看電影,是在這樣一個大雨滂沱的午後。

       算是第一次看寵物電影,其中的原因可以說是心血來潮,也可以說是因為我也養了一隻狗。電影中的狗叫馬利,而我的狗叫多崽。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很真實,不似特意而為的催情煽淚之作,在生活中可以隨處找見它的影子。

       我始終認為,無論是人與人還是人與狗,相遇總是需要一種緣份。電影中的新婚夫婦John和Jenny去寵物領養中心見到一堆拉布拉多崽崽的時候,其中有一隻便與他們相見如故。

  常規而言,寵物電影應該是要大篇幅來表現寵物有多乖,能幫主人分憂解難之類。可是這部電影,恰恰相反,這隻狗亂咬東西,胡亂奔跑,不把主人家裡攪得天翻地覆不會善罷甘休。John 和 Jenny 最初養馬利的目的就是為養小孩預習,他們的一句:連馬利都能養好還有什麼孩子養不好?可見,馬利有多搗蛋。不過,馬利也有它的可愛之處,主人一回家就叫著跳著迎接,早上跳到床上舔主人起床等。我最喜歡的一個場景是John給馬利餵食,它肚子吃得渾圓,甚至都站不起身了,還扒在地上不停地吃。。。看到它樣子憨憨的,你竟無法對它生厭,不禁感嘆,這小東西實在貪婪得可愛!

  除了馬利不停搗蛋這一條線,影片其實更多的是從John 和 Jenny 和馬利相處的各種細節中反映婚後的家庭矛盾,譬如工作與家庭的抉擇,譬如丈夫與全職太太的矛盾,再如男人的中年危機。這些酸甜苦辣,很多人都會經歷,都在經歷或已經歷過。大多數人,總以為那些自然地如空氣一般存在於身邊的人或物會一直陪伴在自己左右,一如過去的年年月月。甚至於,在某些時刻,會覺得他們讓你無法忍受而生出也許沒有他們自己會過得更好的念頭。然而,生命總是有限,當真正的離別來臨,卻發現你承受不起失去,因為早就習慣他們充斥在自己身邊的每個角落,即使在外人看來,他們在你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是多麼的不堪。影片的最後,馬利年老而死,之前所有的笑聲在此刻都被眼淚取代。

       狗的一生,只有寥寥十幾載,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無論主人貧窮或是富貴,他們始終不離不棄。然而現實說到底有點殘忍,人是狗生活的全部,而狗只能是人生活的一部份。所以,僅希望天下所有養寵物的人善待自己的寵物。

  A dog has no use for fancy cars or big homes or designer clothes. A waterlogged stick will do just fine. A dog doesn't care if you're rich or poor,clever or dull,smart or dumb. Give'em your heart and he'll give you his.

  How many people can you say that about?

  How many people can make you feel rare and pure and special?

  How many people can make you feel extraordinary?

 

      題外話:

     我家多多崽也和馬利差不多,不是很乖,愛亂咬東西,我的拖鞋襪子是它的最愛。知道的人都說我太寵溺它,聽話的狗狗都是調教出來的,所以他們都希望我能夠對它再嚴厲一點。可是,我始終不忍心去改變它淘氣的天性,更不忍心下手去教訓它。就算它再調皮再不聽話,我仍然愛它。因為只有真正地愛它,才會明白它的可愛。我不會忘記,去年那個嚴寒的冬天,在沒有電視沒有網的日子裡,它帶給我多少歡樂;不會忘記,每天早上鬧鈴一響,它就跳到我床上舔我臉叫我起床的情景;更不會忘記每次上班出門把它鎖在家裡,它悲傷看著我的表情。它每天只有一件事可以做,那就是——等我回家。我一直覺得愧疚,總覺得欠了它太多太多。

     我的未來,最想要的生活是,努力掙錢,然後帶著多多和我愛的人住在一所大房子裡。這一輩子,永遠不同時養兩隻狗,決不把唯一的愛分割成兩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