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天人交戰--Traffic

毒品网络/贩毒网/天地大反扑

7.6 / 219,653人    147分鐘

導演: 史蒂芬索德柏
編劇: Simon Moore 史蒂芬葛漢
演員: 麥克道格拉斯 唐其鐸 班尼西歐岱托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仁直

2011-08-10 00:37:01

這麼近,那麼遠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毒品網路》Traffic
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史蒂夫n Soderbergh)
編劇:史蒂芬•加漢 Stephen Gaghan
主演:麥可•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本尼西奧•德•托羅(Benicio Del Toro)/凱薩琳•澤塔-瓊斯(Catherine Zeta-瓊斯)

所獲重要獎項:2001年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和最佳男配角獎。

  先來給大家講個段子:許多年前,有一個學電影的學生問了楊德昌這麼一個問題:楊導,這場戲我該怎麼拍。楊德昌乾脆地說道:你想給觀眾看到什麼,你就怎麼拍。這段,看似與這部《毒品網路》風馬牛不相及的段子。其實,「通靈」了電影除了造夢之外,又一個核心動力——逼視現實的曖昧。而這,恰恰是這部《毒品網路》所矢志不渝的。

這麼近,那麼遠

  就敘事結構來看,整部《毒品網路》以三組故事的平行敘述展開。彷彿一場活生生的現實案例;緝毒高官、底層探員、普通家庭,三組故事以一種「三位一體」的姿態,逼視現實。那麼,這部被美國影評家羅傑•艾爾伯特(Roger Ebert)認為「對當今美國社會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的電影,又是如何透過攝影機對現實素材進行「過濾」的呢?淺顯地說,索德伯格用他手上的鏡頭帶我們進入了那個名日「毒品網路」的大門。孩子們從「門中」進入毒品交易區,孩子們從「門中」拿走海洛因。

  顯而易見,《毒品網路》充滿了大量的濾鏡。影片第一次出現藍色的濾鏡是在一開場的法庭戲。當威嚴的法庭出現在如此的濾鏡之中,一種壓抑仄厭的氣氛,撲面而來。影片的第一男主角出場。顯然,他的整個人物命運在這種藍色的濾鏡中,被「過濾」。除了35mm膠片的標準格式,這部《毒品網路》還大量地採用了65mm膠片的拍攝方法。猶如一種回憶的顏色——土黃色的沖洗效果——配隨著賈維爾(Javier)的出鏡入境,頻頻現身。而這個顏色惟一的一次「融入」正常世界,是那些高官對毒販的窺探——望遠鏡。到此,這部影片的核心思想,也隨著這個「窺探鏡頭」顯現了出來。他們看似遠離正常社會,實質則深入到正常社會的各個角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片在打光上,完完全全地「復刻」了好萊塢上世紀七○年代的慣用手法。評論音軌中指出的「有點核爆似的陽光」,其實是一種電影工藝的精雕細琢。為了得到這樣的效果,導演(身兼攝影師)索德伯格一方面在攝影機鏡頭前加上濾光鏡;另一方面他為了防止再曝光,特意再次過濾白光。這樣的效果,我們在岩井俊二的某些影片中,亦能看到。當然,索德伯格之所以如此處理。只是,為了將這個活躍於各個故事之中的人物封閉在一個「密閉」的環境之中。除了一個地方:當卡羅琳(Caroline)被毒販(黑人)性侵犯的時候,窗外傳來了孩子的嬉鬧聲。她個人私密的空間(躲在浴室吸毒),被打碎了。於是,當她獲救之後,她開始在某康復協會(開放的空間),與人交流。

  「拍電影就像創作,每一部片都會教給我新的東西。而這部《毒品網路》,只是交流。」索德伯格如是說。影片一開始,就是一連串的對話。更有考據學家指出,這部電影的開口人數,超過了一百多人。關於交流,我們可以在本片中找到三處鮮明的例子。其一,卡羅琳一家的家庭會議,以一種凸顯的「三角形」構圖,展現了他們對女兒吸毒事件的鮮明立場。該段落,最後以沉默,終止對話。其二,索德伯格利用麥克(Michael)的以身作則,來展現一種「聽眾」(出席上流社會的宴會,聽人高談闊論)與「話事人」(出席新職位的任命,道出真相)之間的情緒落差。其三,索德伯格通過「溶鏡」將圍坐在一圈的某康復協會會員,剪輯在一連串的橫Pan鏡頭之中。他們之間的溝通不是閉合的,而是開放的。關於空間的利用,索德伯格更是頻繁地利用深焦和人物在畫面中的縱向行走,凸顯一種人物內心的倦怠感。比如:麥克走入白宮和走出白宮這兩段,人物的內心情緒,千差萬別。

  《毒品網路》時長147分鐘,但是整體的節奏性卻表現得異常出色。三組故事的交叉敘事,在海倫娜(Helena)遭到黑幫威脅之後,迅速地加快了影片的行進節奏。快鏡頭、倒拍鏡頭、分割螢幕、以及四十五度的仰拍角度,都使得影片的後半段,步步似驚雷。然而,就在這樣的氣氛之中,索德伯格卻用了一種自然聲——風聲——來加強人物的悲劇性。而非,現今好萊塢流行的電子搖滾。張弛之間,觀眾的情緒,自然得到了充分的調度。就好像,索德伯格在評論音軌中的感嘆「這部電影有太多的問題值得討論」;再此,本文僅為拋磚引玉之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