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從海底出擊--Das Boot

8.4 / 264,556人    149分鐘 | 209分鐘 (director's cut) | Spain:138分鐘 (VHS version) | USA:239分鐘 (special uncut DVD version)

導演: 沃夫岡彼得森
編劇: 沃夫岡彼得森
演員: 約根柏契納 Herbert Gronemeyer Klaus Wennemann Hubertus Bengsch Martin Semmelrog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xinlove

2011-08-03 00:27:19

《Das Boot[從海底出發]》獨狼出擊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http://axinlove.com/2011/08/das-boot/

《Das Boot[從海底出發]》獨狼出擊
by @xinl.ve 110802

Movie Rating:9。
1918年的10月,已經擔任德國海軍UB-68潛艇艦長的卡爾·鄧尼茨,因協同潛艇未能如約而至,獨自開展了對英國護航運輸隊的攻擊。第一次攻擊得手並逃脫護航驅逐艦的攻擊,鄧尼茨繼續尾隨船隊試圖發動第二次偷襲。由於機械故障,潛艇失去控制而下潛至60、70米的深度——達到了當時潛艇的極限——鄧尼茨不得不排空潛艇的壓載水櫃,使得潛艇曝露在護航運輸隊眼皮底下。性命得保的後果是潛艇UB-68被英國海軍擊沉,德國未來的海軍元帥,第三帝國的末代總統成為英軍俘虜。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關押了10個月後的鄧尼茨回到了德國。

作為潛艇成員,鄧尼茨的經歷不是孤例,《Das Boot[從海底出發]》的U-96潛艇艦長因為受到攻擊,差點使得潛艇和全部艇員永遠沉入海底。開場片頭,平靜的字幕提供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段冰冷數據:40000名德國潛艇部隊成員,30000人再也沒有回來。

由德國導演Wolfgang Petersen[沃爾夫岡·彼德森]拍一部有關德國潛水艇官兵的影片,政治不正確的風險極大。由勝利者所寫的歷史可以接受諸如《U-571[獵殺U-571]》的波瀾壯闊跌宕起伏,但屬於非正義的納粹發動的戰爭,已經被釘在了恥辱柱上,差別不過是希特勒在頂上,戈培爾、希姆萊、戈林,還有鄧尼茨在杆子中間被示眾。一名戰功顯赫的老艦長在本片開端之時對上層的官僚大放闕詞,既表示了當時德國身處戰爭一線的官兵的心境,又可以看做是導演預先給觀眾做的一點聲明、鋪墊:表現德國潛艇軍人的勇氣與智慧,與對納粹表示同情或認同無關,不過表現著他們也是軍人——「我」的同胞,你們的敵人。

無法用勝利的勳章為自己的英勇智慧和堅韌增加光輝,換個角度的《Das Boot》用紀實的方式,表現著時刻承受生與死壓力的UB-86德國的官兵。潛艇有個別名,叫做鐵棺材[Iron Coffin]。狹長的密閉空間裡,被敵方聲納掃過時的聲響,一點點地在割人頭皮,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一下子割斷脖子要了性命。旨在打草驚蛇的深水炸彈雖然直接摧毀不了潛艇,但由其產生的巨大衝擊,往往會給潛艇帶來致命的機械損傷。潛艇不住下沉,密封件開始四崩五裂,水湧入艙室,索命的方式一種接一種。相較之下,潛艇上的士兵大概寧願接受一下將潛艇擊毀擊沉的雷霆手段,也不願挨鈍刀子割肉。處於沉寂之中艦上諸人個個大汗淋漓,「一聲驚雷」之後,艦艙之中馬上混亂起來,劇烈變化的場景好似把弦崩斷的前後。

劇烈變化的狀況還出現在電影的配樂。當潛艇在海面上乘風破浪時,奔赴遠方的豪情油然而生,而當潛艇下潛之時,海水吞噬了潛艇的同時,好像也把所有的生機也都吞沒。

電影創造了情緒,也回顧了部份史實。海軍元帥鄧尼茨的畫像掛在每一艘德國潛艇內部。潛艇海戰的狼群戰術和無限制潛艇戰同是鄧尼茨的標籤。前者可以媲美德國的閃電戰理論,後者則把軍事天才送上了道德審判庭接受拷打。電影選取了戰爭的末期,從一開始乳臭未乾的娃娃兵登上潛艇,到最後只有U-96一艘潛艇又重複年輕時鄧尼茨的經歷,狼群凋零至只有孤狼出擊。見死不救的惡名聲在本片中也有體現,不過艦長不就落水英國船員的原因——印象中曾在某處看到是救人會造成潛艇遭受攻擊——沒有被提及,更突出了戰爭的殘酷。

完成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之後,按照好萊塢大片的安排,凱旋而歸的潛艇要接受鮮花和掌聲。不過,戰役的勝利未能影響戰略,也沒有改變戰爭最後的結局。情緒終究湮滅於冷眼旁觀的克制敘述,電影結束之時再無正義邪惡之爭,不過有那麼一群人曾經經歷了某一切,直到現在才為我們了解的驚心動魄。

Das.Boot.1981.720p.BluRay.x264-HD4U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