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1-08-01 08:52:51

西班牙的哀歌


評價2009年的《遁入虛無》,昆汀這麼說道,毫無疑問,這是本年度最好的片頭字幕,或許會是一個時代最好的,同時也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片頭字幕之一。如果仿造昆汀句式,毫無疑問,《傷心小號曲》有著2010年度最好的片頭字幕。拿昆汀和《遁入虛無》作類比是有原因,首先,《傷心小號曲》拿下了去年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評委會主席正是以惡趣味和戀足癖著稱的昆汀。由於索菲亞·科波拉《在某處》惡評如潮,昆汀的大獎被很多人宣佈為不受信任。但就像2004年的坎城,當昆汀用《華氏911》耍了世人一把,他同時也選出了一部重口味電影《老男孩》,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在重口程度上,《傷心小號曲》與《老男孩》相近,不時來一個自虐,大玩血漿。它又跟《遁入虛無》一樣,主題黑暗、痛苦絕望,這樣的片子很容易會導致觀眾不適,引發不滿。
  
片頭字幕從圖形標記開始,然後是三位主演,再到電影片名。這一過程中,繪畫、雕塑、建築物和地圖交相出現。再後來是通緝照、大頭肖像和歷史照片,雖然只有黑白兩色,但對比強烈。這中間,帶有強烈表現主義風格的影像讓人印象深刻,宗教元素更是必不可少。後面幾組疊加的人物形象,一個人物模板變成其他人物,中間就有摻雜恐怖片的人物形象。從弗朗哥到甘迺迪,片頭不斷前進的歷史線索背後,充滿了驚駭和恐怖,由此也種下了後面電影的狂亂氣息。
  
然而,《傷心小號曲》並沒有在一開始便放上這段片頭字幕。影片先是交代了父親被強迫充軍,留下孩子一個人。他身後跑出了一頭獅子,預示著危險的到來,更多的則是一生陰影。這個開篇交代了不少重要資訊,一是內戰的殘酷、黑色和荒謬,沒有卸妝的小丑也要上戰線,手拿彎刀肆意砍。從畫外音的孩子笑聲開始,一路到結尾,《傷心小號曲》就成了兩個男人的無聲悲泣。如此說來,很多人會以為影片是悲喜交加,有如悲傷小丑和快樂小醜的對決。但事實上,《傷心小號曲》把重心放在了悲傷上面,喜劇笑料經常讓人笑不出來——就像賽奇奧的餐桌笑話,幽默得詭異駭人。
  
電影前半段有如水銀瀉地,節奏飛快。片頭寧靜剛被戰爭打破,立馬是殘肢斷臂,血肉橫飛。槍殺戰俘剛一落幕,轉眼便是隻身救父,以身試險,結局慘烈。時間過得如此之快,政府修建烈士谷(陣亡將士山谷,西班牙最大的弗朗哥時代遺蹟),小哈維爾長大成人,發胖、沉默寡言,以失敗者形象出現。他到馬戲團應聘,夢中繆斯從天上掉下,可一轉眼,他便要遭遇人生和工作的最大敵人。酒館內尷尬剛剛解除,立馬便是情慾交織,色情露點,洶湧猛烈。可以說,直到進入光怪陸離和充滿隱喻的馬戲團,《傷心小號曲》的好戲才剛剛開始。前面的戰爭只是冷盤,並非正餐。
  
幾乎是必然的,《傷心小號曲》把矛頭指向了專制獨裁的弗朗哥。他劣跡斑斑,又強行霸佔著西班牙,奴役本土人民。但人有功過,也有人覺得他還是有好的地方。就像出於國家利益的媾和,幾任美國總統也待他不薄。由於變色和站隊伍及時,晚年弗朗哥跟法西斯脫離了干係,西班牙在他統治下還算安定。可《傷心小號曲》始於西班牙內戰,左翼陣營和右翼陣營對立,導演看法無須言表。片中賽奇奧酗酒暴力,他對待女人的手段很容易讓人想到弗朗哥,尤其是先不管受虐和奴性與否,娜塔麗亞始終傾心於他,滿足於情慾歡娛。然而西班牙內戰是如此複雜,很難去一概而論。立志復仇的哈維爾站在了弗朗哥的對立面,但後面很多時候,他表現得又像無政府主義者,肆意破壞,無差別開槍,成為了血腥恐怖SHOW。在復仇問題上,向誰復仇、跟誰復仇,當弗朗哥平靜死去,憤懣的西班牙國民也是無可奈何。剩下的,只有無窮無盡的詛咒,咒他下地獄,被烈火燒。
  
一旦無法進入這個文化語境,不了解相關歷史背景,那《傷心小號曲》就真的只能是一部瘋狂的CULT片,大打雞血,大灑狗血。導演伊格來希亞把故事時間點確立在了上世紀70年代,反思著30年代的內戰,但在電影語言上,他選擇了一二十年代的德國表現主義。畢竟在國民心理上,西班牙人總要面對獨裁統治,一再反思,痛定思痛。伊格來希亞直言不諱地說,就像在電影裡,我們常常更喜歡壞人。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或許在這個層面上,它跟西班牙人看待弗朗哥不謀而合。阿萊克斯喜歡把他的視角集中在變態和怪人身上,《傷心小號曲》也不例外。一直到最後,他們成了面目可怖的瘋狂野獸,只為爭奪獵物——雖然他們將她理解為心愛之人,但不如說是玩物。神奇的則是,在150麥克的十字架上,兩隻野獸爭奪金髮女郎,下面一堆人開槍助興,火箭飛人代替了戰鬥機,《傷心小號曲》無法不讓人想起《金剛》。
  
除了對黑白老片的致敬,《傷心小號曲》直接涉及了歷史戰爭、恐怖喜劇、記錄片等多種類型。像必不可少的電視新聞,導演解釋說那是他童年時的記憶,埃塔(ETA)炸死了首相,電視上的人是一堆小丑。弗朗哥統治時代一結束,西班牙電影也迎來了崛起,這也影響了許多西班牙導演,他們都會有意無意去表現弗朗哥的影響殘留。不管憤怒還是壓抑,那是一個悲傷的時代。而歷史的缺失事實和追求民主自由的不可得,那就表現為人物面目的殘缺,或者自毀,或者縫合。
  
就像突然等到的弗朗哥死訊,當年的戰爭也來得猝不及防。《傷心小號曲》用影像展示了很多的墜落,誇張、美妙或者搞笑。馬戲團的摩托飛人是最典型的一處,他不停嘗試,屢敗屢試,最後枉送了性命。在哈維爾去馬戲團時,娜塔麗亞纏著紅色的帶,從天而降。結尾,她也是從高處墜下,不斷旋轉。就連哈維爾出逃,在洞穴里當起野人,茹毛飲血,那也要感謝墜落下來的鹿和野豬。就連死敵賽奇奧的幾番出現,那也是不可預測。
  
《傷心小號曲》還摻雜了聖母顯靈和宗教救贖的橋段,當復仇而不可得,娜塔麗亞就是哈維爾的瑪利亞,所以他甘願鋌而走險。該橋段跟《聖徒秘錄》幾乎是一模一樣,只不過,同是講解內戰往事,羅蘭·約菲走的是穩重的主流路線,而《傷心小號曲》屬於語不驚人死不休。這些內容除了跟弗朗哥是名教徒有關,在高大的十字架下面,那其實是一座教堂。弗朗哥的遺體安葬其中,此外還有其他數萬名的內戰死難者,其中甚至有不少的共和軍成員。生前衝突對立,槍殺對方,死後卻要埋葬一起,這就是西班牙歷史的荒謬所在。對比快樂小丑和悲哀小醜的結局,你會發現結尾的哭泣對視並非偶然,反而相當微妙。難怪有人常常感慨,面對歷史,人類經常只能扮演被愚弄的小丑角色。
  
幾乎所有獨裁者都喜愛雕塑和雕像,分佈四處。這樣在死後,他們還可以供後人瞻仰。然而,獨裁者們都難逃一死,即便不會被挫骨揚灰,他們的遺蹟也會被一一推翻。在西班牙國內,政府早已開展了清洗活動,弗朗哥已經慢慢從公眾視線中消失,剩下來的只有文字和影像。當《傷心小號曲》用濃烈色彩和扭曲人物去表現獨裁歷史,它已經比多數CULT片要認真出許多。如果一個中國觀眾始終無法進入語境,那麼他們只要聯想下敏感事件和不能詆毀的風光大人物,即便電影只能是一曲哀歌,《傷心小號曲》就已經太過嚴肅,值得去認真看待。【第一財經日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