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X戰警:第一戰--X-Men: First Class

战警第一战/变种特攻异能第一战(港)/战警外传之第一课

7.7 / 725,134人    132分鐘

導演: 馬修范恩
演員: 麥克法斯賓達 詹姆斯麥艾維 珍妮佛勞倫斯 蘿絲拜恩 珍妮艾莉瓊斯 凱文貝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V5D

2011-07-26 11:55:32

私評XMFC(每日連載)


一時寫不完,每天寫一段。一點私人觀感,純灌水。歡迎討論。
——————————————————
自09年我第一次讀到Greg Pak同Carmine Di Giandomenico執筆的Magneto Testament(中譯《萬磁王遺言》),我就期盼著有朝一日Marvel與20世紀Fox會將它搬上電影大螢幕,成為第一部科幻版《辛德勒的名單》。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我讀到的最引人入勝的Xmen故事系列之一,它即不乏歷史的厚度,宿命的哀涼,對社會人文、人性,與英雄主義情懷的反思,同時又極富故事性,五部mini series一氣呵成,合情合理地詮釋了一位反英雄人物(anti-hero)的本初面貌,他成長的環境,性格的養成,以及畢生信念的萌生。(在線已有中譯本閱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下。)

幸運的是,我的心願與世紀福克斯的決策者們不謀而合。據說在這套漫畫獲得了2008年IGN年度最佳短篇系列漫畫之後(這套漫畫還獲得過其他很多大獎),《X-Men Origin:Magneto》的前期準備工作就開始了。但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最終我坐在劇院裡看到的這部電影,與Magneto Testament只有很微小的聯繫。它既不是改編自萬磁王遺言與marvel漫畫的magneto身世私傳,也不像是我預期中的reboot,而更像是Xmen電影三部曲的prequel,然而就敘事的一致性而言,又對三部曲不盡忠實……話又說回來 ,對XMFC定位的迷惑,並不影響這部電影本身的觀賞價值——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看完第一遍之後的第二天,我再次買票進入劇院,到今日為止,我已將它重溫了六遍,可以說,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動漫改編電影之一,與我之前的至愛TDK並駕齊驅。

我的原因有四:
1,TDK(《蝙蝠俠之黑暗騎士》)之外,我還不曾見過其他暑期爆米花電影,能將這許多重大而嚴肅的社會學命題,深入淺出地帶入兩小時電影之中,敘事仍不失其趣味性,流暢性與因果邏輯的完整性。
2,作為暑期blockbuster,主要觀眾群面向少年人,而它竟然是一部道地的character-driven的emotion電影,所有打鬥動作與電腦特效的運用皆為人物的塑造與故事的發展而服務,絕不會越俎代庖的浪費底片, 它使變形金剛3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歌劇院門口搭草台的馬戲雜耍團——可看得只剩下一場虛熱鬧了。
3,在這個後駭客帝國與阿凡達時代,科幻電影皆在超時空視覺概念上大作文章,XMFC竟然逆流而上,一切服裝與道具的設計皆力求六十年代科幻電影的復古感。它看似是六十年代,然則不享《mad man》里六十年代美國的人間煙火,而是對康納利時代龐德片半科幻場景的再造。與現實即相近,且相遠,這與TDK那原型本為芝加哥,而又不盡似芝加哥的哥翰城有異曲同工之妙。看那潛水艇裡的小黑白電視,牆紙圖案,牆壁上抽象派畫作,hank為教授作的接線頭盔,原始老舊的儀器,片尾曲x基因動畫等等,種種設計細節,構成奇特的觀感與懷舊的基調。而這種設計風格也是為故事本身服務的:本片講述的是當今兩大敵對陣營「遙想公瑾當年」的源起。
4。正因為劇本已然決定了,這是一部character-driven的電影,所以演員的個人表現對影片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法斯賓德,麥克沃伊,貝肯,勞倫斯,XMFC卡司的整體演出水準可以與TDK比肩。這不是我看過的法斯賓德最好的演出,但這毫無疑問是marvel世界中top5的演出,即使是握著mckellen爵士遞來的接力棒,也絕不失禮。

———————上列四個原因以下逐個詳解的分界線——————

1。The Point Between Rage and Serenity

無須諱言,從XMFC上映後的票房與觀感反饋來看,它並不是一部能夠滿足全體觀眾期待值的電影,有些負面意見是相關於拍攝技術層面的,這些意見即仁且智,在XMFC的粉絲群體中引起很多共鳴。但也有部份原著漫畫迷,非常執著於推究電影情節對漫畫情節的忠實程度,甚至因此對劇情改編表示憤怒,稱其為」最最糟糕的動漫電影」,對於這一點,中國的老話說得好:「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我想說,這一部份觀眾的「期待視野」(接受美學所說的審美期待的心理基礎)狹窄,且一成不變,他們並未認真審度原著漫畫與XMFC的思想要旨。這多少令人感到遺憾:無視Xmen的核心意義,只為重溫某些故事情節而走進電影院,何異於買櫝還珠之人呢?

Xmen原著漫畫講了些什麼?追根到底,實則非常簡單,它講的就是個人與社會,少數與多數之間的關係。它設定了這樣一種人,mutants,他們是人類進化的下一個階段Homo Sapiens Superior的頭生兒,他們是尼采所哀嘆的「有的人在死後才會出生」的那一群——屬於他們的未來時代還沒有來臨,而他們已然與現實所處的時代格格不入,個體與群體之間,因此發生了一系列「衝突與和解」。XMFC高度地貼合原著主旨,它所講述的,即這一切矛盾的開端,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角色對於這些矛盾或同或異的反應。

這部電影的結構,是在對比與參照中建立起來的,片尾曲中循環出現的基因雙鏈的圖案,那一種不斷糾纏而又對峙,結合而又分裂的形態,就是兩位基因變異之人,erik與charles關係的寫照。電影第一段是Erik Lehnsherr的童年片斷,第二段便是charles Xavier的童年片斷。接下來是青年erik追殺納粹之旅,與之對應的,便又是青年Xavier的學院生活。他們是兩條陰陽魚,方向逆置而頭尾銜接,他們又像是同一枚硬幣的反面,並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但他們同樣生活在冷戰與civil rights運動崛起的大時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爭端,變種人團體與政府之間的權益矛盾,最終會影響到他們個人的生命旅程。他們因這些矛盾而聯合,又因下一個矛盾的產生而陌路。如果XMFC還有續集,我預料他們也會像XM三部曲與FC中一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地糾結一生。

Matthew Vaughn的這部電影中以各種方式影射著他們矛盾的鬥爭性與統一性。硬幣,基因鏈,黑棋與白棋……若無Xavior的幫助,便沒有Erik超能力的提升,使其缺少了成為萬磁王的實力條件,若無Erik對自由獨立的政治追求的影響,便也沒有教授最終放棄了對政府的天真幻想與依賴,秘密建立x戰警的畢生事業。X對M說,注意力真正的集中點正是Between Rage(激情) and Serenity(寧靜)。他們二人之間,與其他敵友之間,與社會大環境之間的關係何嘗不是如此對立而一致。

以Erik的激進,反觀Charles的溫和;以Erik的悲憤,反觀Charles的藹然;以Erik的世故,反觀Charles的純真;以Erik的惕厲,反觀Charles的包容;以Erik對人性的失望,反觀Charles對人性的信心……他們之間對弈時的談話,代言了古往今來哲人們就人性本源的性惡說與性善說而產生的分歧。

德國出生的猶太裔人Erik持人性本惡說,他毫無疑問與叔本華深有同感,「人最根本的品性是自私」,因為他相信人類會因確保自身的利益而消滅,打擊異類族群。他也明顯地受到了尼采「超人說」的影響:「人類是不平等的」(不是法權意義的不平等),他對Charles強調,「我們已經是更好的人了」,他期待著「有一天,你們會成為一個族類:你們精選了自己,將來會有一個族類出自你們,從這個族類里再誕生超人出來」(尼采),他日後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保障這新生的少數群體在成為社會的大多數之前,不會被舊群體扼殺,最終會接管世界。為此他可以採取一切手段,甚至他的扮演者法斯賓德都說萬磁王是一個馬基雅維利主義者,以結果判定意義(法斯賓德接受IGN採訪時的原話:It's like I see him as very much a Machiavellian character - the ends justify the means. )。在他看來,因為人性最終是自利的,所以社會秩序是「不破不立」的。

而正相反,「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遷」,Charles秉持的是人性本善說。他請求Erik幫助他對變種人加以教育,引導,使之最終成為「更好的人」。說出這番話的Charles就像是孟夫子的代言人,「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擢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他相信後天的教育,可以將人類社會已有的道德行為規範傳達給新群體。把變種人這少數群體導入社會的主流中來,就像對水流的因勢利導。他首肯舊群體的秩序,維護這種秩序,致力於雙方的共存。他甚至相信Shaw也是可以感化的,通過與之談判或者其他某種和平方式,可以使他放棄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蓄謀。他與Raven的關係一開始便奠定了這種教化的基調,幼年的Charles已認定偷竊是錯誤的,解決辦法是「再不要偷了,我給你食物」。他認為自己對Raven負有父兄般監護的責任(他這樣對raven說過),且就如天下一切父母心一樣,不願意看到raven成為社會的異端,哪怕是掩掩藏藏。在他看來,人性最終是互利的,公正(或是公平)的社會秩序是可以通過「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而保持不變的。當Erik質疑人類有朝一日會對變種人開戰時,Charles說,如果我們冒著生命的危險,幫助他們免遭戰爭之苦,他們就不會對我們這樣(大意)。

他們對人性的看法不同,世界觀,方法論,行為方式不同,各自意識形態又烙著強烈的,個人生活經驗的印記,偏頗性與不完整性不可避免,種種內因與外因決定了,他們之間包羅萬象,林林總總的分歧涇渭分明,不可消弭。時間關係,無法一一細數這些分歧。但是,Erik與Charles在漫畫中的原型分別是馬爾克姆埃克斯與馬丁路德金,這又決定了他們兩位的願望在本質上是相同的:為變種人的幸福與權益而努力。他們因此又為對方吸引,成為盟友,在他們彼此合作的時期,他們自身的世界延宕了,人格完整了,他們的智慧與能力也相應地,爆發出「1+1=∞"的效力。

明天繼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