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梅爾吉勃遜—勇士們--We Were Soldiers

我们曾经是战士/梅尔吉勃逊勇士们/越战忠魂

7.2 / 151,320人    138分鐘 | Argentina:140分鐘 | Germany:126分鐘 (cut) | Spain:143分鐘 | Turkey:124分鐘 (TV version)

導演: 道爾華利斯
編劇: Joe Galloway Hal Moore (Ⅰ)
演員: 梅爾吉勃遜 麥德琳史道威 山姆艾里歐特 葛雷肯尼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ris Zhao

2011-07-25 00:00:26

我們曾是戰士(We Were Soldiers)——很不錯的電影



我們曾是戰士(We Were Soldiers)
2011-7-23

        《我們曾是戰士》(《We Were Soldiers》),鄙人認為這是一部相當不錯的戰爭題材的電影,可以給五顆星。

關於美國參與的越南戰爭的影片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越戰三部曲《現代啟示錄》、《野戰排》和《全金屬外殼》了。可以說這三部作品受到了中國影迷的很好的口碑,大家幾乎一致認為它們算作越戰電影的經典之作。我看完《我們曾是戰士》後,也會認為網友會給出較高的評價,但是出乎哥的預料,豆瓣的影評中不少是給差評的。鑒於此,我想寫篇影評,來表達我對這部影片的喜愛,鄙人認為這部片子毫不遜色於越戰三部曲中的任何一部。

每個人喜愛的電影類型不同,哪怕同屬於戰爭片,大家的口味也各異。有網友評論說這部片子太假,雖然我從未上過戰場(現在一代的年輕人有幾個真正經歷過戰爭?),而我的感覺卻恰恰相反——這是一部很真實的影片。為什麼我這麼說?因為我是先看的哈囉德•G•摩爾和約瑟夫•L•加羅威所著的《我們曾經是戰士,而且年輕》這本暢銷書,而後才到網上搜索《我們曾是戰士》這部電影來看的。據我的記憶,影片幾乎完全忠實於原著。其中後方參戰軍人家屬的一些事情,在書中只是簡單的提了一下,而未詳細的描述,譬如計程車司機把通知家屬的電報送錯了地址,書中也提到過,這事搞的軍屬們很不滿意(設想如果發生在中國,軍人家屬們會對陣亡通知書都會送錯而感到無所謂嗎?)。

影片中的主人公,美軍上校摩爾,是真實的人物,後來他升為中將,並於影片中的戰地記者加羅威合著了《我們曾經是戰士,而且年輕》這本暢銷書。影片中的人物的姓名都是真實的,並於書中人物名稱一致,我想也是原作者所期望的吧。影片最後,加羅威說自己作為記者卻不知道如何寫這個故事,而摩爾堅定的要求他一定要把他們所經歷的一切寫出來,讓處於萬里之外的享受和平的美國人民知道美國軍人在越南的真實經歷。這點我真的佩服這位美國老兵。在中國我們處於後方的人們從未得知戰場的真實情況,我們只知道我們的軍隊「大勝」了這種鼓舞人心的報導,而從不了解戰場上普通士兵所經歷的血與火的考驗,在這點上中共和日本法西斯做的差不多,好在現在是資訊發達的時代,沒有人可以隱瞞一切。

有人說這部影片的戰爭場面太假,把越南軍隊顯示的太傻,哥不敢苟同。這完全是中國人的思維。作為軍事強國的美國軍人會以打敗了傻子部隊而感到光榮自豪嗎?就像生活中,一個成年人會以打敗一個三歲小孩而感到榮耀嗎?我覺得我們一直都活在謊言和欺騙中,對於戰爭也是如此。小時候我看抗日戰爭影片覺得小日本好傻啊,被我們玩得團團轉,長大了才發現,不是小日本傻,是我們自己傻。如果日本人那麼愚蠢,那佔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我們卻與智商超低的日本軍隊打了八年?誰顯得更愚蠢呢?

真實,我個人覺得其真實性應該超過《野戰排》,這就是我喜歡這部《我們曾是戰士》的原因之一。

        有網友認為這部影片是美國政府的政治宣傳片,哥笑了。我想問一句:您見過片中涉及美國種族歧視的政治宣傳片嗎?您見過片中的美國大兵被自己飛機投的燃燒彈活活燒成灰的政治宣傳片嗎?如果這也是政治宣傳片的話,我倒希望中國政府多拍幾部這樣的「政治宣傳片」,讓我開一下眼,而不是《建黨偉業》這麼忠於歷史不含任何政治色彩的片子。

        回過頭來說一說《我們曾是戰士》(《We Were Soldiers》)這部影片的片名。《We Were Soldiers》,有許多中文的翻譯,譬如《越戰忠魂》、《軍天壯志》、《士兵宣言》等。實際上,原書作者摩爾和加羅威在書中想表達的意思偏向於我們的直譯——《我們曾是戰士》,而不是什麼《越戰忠魂》、《軍天壯志》之類的帶有煽動色彩的詞彙。無論是美國軍人還是越南軍人,在書中作者都對於他們的勇敢和精神給予了尊敬,一點沒有醜化貶低對手(越南軍人)的意思。這才是真正美國軍人,尤其是美國軍官的觀點。他們雖然為自己的戰友犧牲而痛心,但也不會因此而故意貶低自己的對手。在這點我們中國人做的恰恰相反。

        這是一部獻給勇敢士兵的電影,獻給美軍和越軍勇敢戰士的電影,而不是只讚揚美國軍人的影片。讚揚將軍的藝術作品數不勝數,然而表現士兵的作品卻很少(至少在中國),沒有英勇善戰的士兵,哪來的將軍的光輝功績?在中國這樣一個勝者為王的社會,又有幾人會關注經歷過踏冰臥雪、槍林彈雨的大兵呢?這也是我喜愛這部影片的一點。

        我給予這部影片很高評價的另一個原因是——戰爭場面的真實。片中幾乎完全再現了1965年那一次交鋒的歷史(雖然可能為了電影的波瀾起伏,有的鏡頭喪失了一點真實性)。摩爾營長確實如他自己在戰前的演講中那樣「開戰以後,我將是第一個走進戰場、也是最後一個離開戰場的人。我不會留下任何一個同胞,不管是已經犧牲的還是仍然活著的。我們所有的人將一起回家」。他確實做到了沒丟下一個戰友,無論生死。有人說,戰爭場面不太真實,不過我沒看出來。我不是軍事迷,對於各種戰術和武器不了解,我個人覺得影片中的戰爭場面很真實。AK47、M16、M60、迫擊炮、火箭筒、手榴彈、直升飛機、戰鬥機等,我沒看出什麼問題來。對了,有一點值得提,那就是北越士兵所用的手榴彈是我們中國造的棒錘形手榴彈。摩爾在書中說,他一眼就看出是中國造的。其實美國人也知道北越軍隊的背後是我們中國大陸在支持,但是美國出於各種考慮並沒有公開這一點,可能是美國害怕我軍直接參戰吧。

        影片中表現了美軍一種經典戰例。一個排由於冒進被北越軍隊給包圍了,切斷了他們回到大部隊的線路。由於越軍人數佔絕對優勢,本質上講所有在陸地上的空騎兵都處於越軍的大包圍圈中。但是就是這樣沒有任何物資援助的一個排,深處四週都是敵人的境況下,竟然能夠堅持兩天!這讓我這個軍事盲感到了吃驚。為了消滅靠近的敵人,被包圍的排不得不要求美軍的炮火在距離自己不到四十米的地方爆炸,單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美軍炮火的精準度。電影中的戰爭鏡頭很多,很殘酷,很恐怖,恰如一位曾經參加過二戰的美國大兵所說的那樣——戰場就是人間地獄,我就不一一描述了。

最後以摩爾和加羅威在《我們曾經是戰士,而且年輕》序言中的話結束:「我們的一些同胞憎恨那場戰爭,但憎惡越戰的人們無法區分戰爭和戰士。我們知道越南是什麼樣子,我們見到的、做過的、談論的和嗅到的一切在美國國內無法感知。好萊塢一直在錯誤的塑造,用政治的利刃向在那場戰爭中犧牲的兄弟們身上捅刀子。當戰爭結束,死去的人無法再站起來,而奇蹟般倖存的人將終生無法撫平傷痛,早已同初上戰場時的年輕人判若兩人。我們用這個故事向在那場戰鬥中死在我們槍口之下的北越士兵表達敬意,他們很英勇,他們是可敬的敵人。我們為他們能魂歸故土、光榮下葬而祈禱。」



附部份網友對這部影片的評價(個人覺得下面的評論蠻搞的):
反對不義之戰,反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加入戰鬥,反對轟炸,反對空中支援,反對邊打仗邊擺pose,反對發表戰地演說,反對後方妻子兒女溫情,反對濫用愛國主義,反對過度吹捧英雄主義,反對死守不撤退,反對士兵鬥志不衰,反對戰地背景歌聲,反對敬禮,反對星條旗飄揚...
   不明白了,有些戰爭片用一樣的招數讓人感動,為什麼在這個片裡就這麼彆扭。是不是用得太多太過太全了?就濫了。


1、明明打仗,為了更多的殺戮對方,非要弄點小文藝,連越南的指揮揮官也嘟囔兩句。似乎多無奈似的!看著真假!
2、部隊家屬,一群傻娘們,都情聖似的!真的嗎?導演安排的痕跡太重!


這就是我們在本片開頭會看到法國軍隊的原因。越戰本身就是美國全球戰略目標的其中一個步驟,以我看來,這十足是一場惡意的侵略戰。發動戰爭的不是美國士兵,不是美國的民眾,而是政界人士(艾森豪和甘迺迪都有份!)。為了完成這個目的,才有媒體的大肆鼓動,把這場戰爭描繪得多如何如何正義。美國大的利益集團不歡迎共產主義,他們有什麼,他們有錢,有權力,有引導媒體的權力,讓沒有錢,沒有權力的人覺得,這是一場值得為之奮鬥至於犧牲的戰爭!你有看過哪個總統的兒子戰死越南的消息嗎?這就是侵略戰爭的真實面目!!那些被正義之名蠱惑的美國大兵,從踏上越南戰場的第一步開始,就已經無力停止他們悲劇命運的無限延伸……
  

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片子很一般。再次看的時候,果然是超級爛片,爛就爛在宣傳口舌上。真是難以置信。在全金屬外殼,現代啟示錄這等一流好片之後,美國人怎麼還會欣賞這種政府資助的耀武揚威的政治宣傳片。看來911真是把大家的腦袋炸秀鬥了。怪不得小布希能上台。


說是美國主旋律,問題是主旋律要怎麼表現?,,甚至被大家詬病的,都是很好地體現美國英雄主義的電影.但卻是硬生生地往你腦子裡灌輸,瞧瞧出征前:又是莊重宣言,又是教堂祈禱,又是音樂舞會,又是美國軍嫂們圍坐聊天,臨走前還非得把老婆孩子全都親個夠.這點兒毛的故事已經浪費了40分鐘的膠片啦!打仗的時候有人臨死前說我為國家而戰,有人說告訴我太太我愛她,連那個被燒死的南越小鬼都來拉鋸告訴我太太孩子我愛他們!我勒個去呀!導演大人是不是天朝戰爭片看得太多了,就差來個死前喊口號,交黨費的情節了!
   說是反思,根本不如"越戰四傑"()反思的深,美國軍嫂們在丈夫上前線後什麼似乎都不干就專門等著訃告,莫爾上校的老婆更牛,人家送信大叔來問個地址瞧把她嚇得,對大叔破口大罵,有必要嗎?為了沾點兒反思片兒的光還不忘讓越共軍官向各文藝青年似的來兩句小自白.至於最後一場突圍,莫爾上校們用大無畏的耍帥姿勢向敵軍陣地昂首闊步走去和一架直升機就能幹掉半個師的兵力的情節就不解釋了.與其說反思,不如說是一部徵兵宣傳片或美軍火力展示.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場面,很震撼,遠遠超過


2002年的《我們曾是戰士》又是一部容易招來批評說充斥著美國的「英雄主義」和價值觀等主題的電影。和反思性美國越戰題材1979年的《現代啟示錄》,1986年的《野戰排》,1987年的《全金屬外殼》,甚至還有以個人題材為線索的1989年《 生逢7月4日》有相反的主題。也許正像有人說的,美國越戰電影的傳統其實並不是把反省作為主要的目的。而絕大數都是在宣揚美軍的勇敢和強悍。看來這個片子《我們曾是戰士》又如願了。不過,即使承認美國片子應該體現出愛國主義精神(當然很容易理解,每個國家的戰爭影片都有或多或少是在美化自身),但是我還是受不了其中一些片斷。最經典的一段就是梅爾.吉布森演的教官回答女兒一個提問:「什麼是戰爭?」 有人說這一段簡直像是白宮發言人,對女兒進行國家觀念的啟蒙,不過可以看得出來梅爾.吉布森說得並不流暢,話中有很多停頓,可能自己也覺的實在解釋不過去:「Daddy, what is a war?」 「A war is a…, Well, it's…, it’s something that shouldn't happen, but it does. It's when..., some people…, in another country or any country…, try to take the lives of other people. And then soldiers like your daddy have to… It's my job to go over there and stop them.」 大意是戰爭就是不應該發生而發生了事,在這個或任何國家裡的一些人想剝奪其它人的生命時,而像爸爸這樣的軍人要去阻止它。這種對話的確感覺很糟,既然片子主題不談討這類本質性的話題。不說也罷。類似對話還有很多。其實戰爭場面也不是太精彩。象電子遊戲。


 我曾經以為,《太陽淚》是我看過的最爛的戰爭片,但看過本片後我的立場改變了,在我有限的觀影經歷里,《我們曾是戰士》當仁不讓成為最爛戰爭片,且沒有並列。
美國兵在援助別國時被打得很慘,這讓我不由得想起《黑鷹墜落》,但又實在捨不得拿《黑》和本片比,因為簡直是天壤之別。其實兩部電影都是人物眾多,電影看完了還對不少大兵認不全,但這並不是問題,《我》的問題在於整個故事講完後還不能讓人對這個群體產生一個清晰的概念,更別說產生感情了。再加上極其拙劣的妻子送信情節,完全給人感覺這幫人就是送死去的,不死在那兒都不應該,而他們自身的求生慾望,戰友間的生死與共也絲毫沒有表現出來,當然不包括那些蹩腳台詞里生硬的灌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