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武侠/同谋者/

7.1 / 13,471人    115分鐘 | USA:9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林愛華
演員: 甄子丹 金城武 湯唯 王羽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李大米

2011-07-18 04:30:23

陳可辛,你是動了殺心了吧。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部電影,我看了兩遍,期待了將近兩個月。看完之後,我知道這部電影註定褒貶不一,我覺得也沒什麼特別好爭辯的,好壞不過是個人感官,由一個小機率事件的神經反射弧決定,寫這篇文章之前,我也沒打算看任何評論,我一直覺得,自己看得爽,主創給足誠意,就夠了。電影註定不能完全是商業產品,與所有觸擊人們感官的藝術品一樣,像一罈酒,攙多少水,飲者沾唇,幾份真誠,幾分假意,一喝便知。《武俠》算不上極品陳釀,也絕對讓我幾口下肚痛快至極,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對陳可辛的電影便有了這樣的期待。

毋庸置疑,不管不喜歡《武俠》的人想從什麼角度罵起來,徐百九這個角色都不大可能成為主流攻擊對象。宣傳海報上甄子丹立在第一位,我滿心期待他在《葉問》、《十月圍城》之後再一次從小人物中突破。誰曾想這次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操著一口不標準川普的金城武,或者說,這個人格分裂,讓人討厭又尊敬的偏執狂徐百九。我也想從他開始聊起。

很多人覺得,這是一部悲劇,因為徐百九最後「死」了,用陳導自己的話說,吐了那麼大一口血,還能活嗎?不過要是有製片方非要出巨資打造續集,什麼都還是可以編出來的。對於我,我從來就沒想過徐百九會「復活」。他就是死了,那一刻,另一個徐百九落淚了,我心中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卻並沒有十分悲傷,因為我看到徐百九看著另一個自己,彌留之間,彷彿漏出一絲微笑,他這樣死,也許是影片最完美的結局。我們往回看。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

電影裡面充滿了宿命的感覺,每個人都如履薄冰一般地保護著現有的美好,彷彿不愉快的過去預示著眼前的美好總是那麼短暫,甄、唯、武都逃不出。徐百九,因為他天生易動的同情心曾出賣他對人性本善的信仰,他將其視為自己性格上的缺點。他用理性壓制感性,自認一個清楚的對錯觀和原則——法、理——彷彿就是讓他擺脫迷茫、困惑和矛盾的解藥。他覺得,這是好的。這是他對自己命運的第一次挑戰。然而正因他對正義與真理的執著,他註定是一個對人世心懷悲憫的人。他害怕重蹈覆轍的根源也是源於此,否則,誰會對這樣一場意外如此耿耿於懷。他的偏執讓他因而對世人悲觀,他卻又放不下心中的悲憫。他註定矛盾,從那一刻開始,他開始自己跟自己較勁,抑或,跟自己的命較勁。如果他沒有遇到劉金喜,也許,他就這麼較勁到老,成為一名深不可測的名偵探加科學家,到死,看盡世人醜陋,他會對自己的手下說,人性本惡,然後帶著對人世的悲觀唉聲嘆氣地入土而去,眼中一片漆黑世道。

可是,從劉金喜在樹林裡放他一命開始,他就註定了要還他一命。這時,讓我們暫時插播到唐龍,或者劉金喜。他真的完全信任徐百九嗎?他在賭博,他也在跟命,較勁。他註定不是一個惡人。記得在他假死的時候,記憶閃爍,一個鏡頭是一個孩子低著頭孤獨地坐在崖邊,那是幼時的唐龍。他從小生長的環境與被灌輸的價值觀是在世人眼裡看來的「罪大惡極」,但對一個沒接觸過其他價值觀的人來說,任何對本性的評判都是偏頗的,就像他在一瞬間看到那個孩子,他的世界觀轟然坍塌,人與畜生是不同的,一個被摧毀的世界,讓他開始逃亡,他在掙脫「命運」。就這樣兩個人,走到一起。

一個公認「惡」人,堵上自己的命運,給徐百九上了人性本善的一課。這一次,他選擇了他的理性,選擇了法。他又錯了。他引來了虎狼。他怎麼還?

請不要忘記他的偏執。他相信的「對」的東西又一次出賣了他。而他,出賣了「善」的信任。這一刻,當一切原則都在現實里敗下陣來,指引他做出最終選擇的,只剩下人心。這一次,他只能真正直面自己的本意,他信的這個時代的「法」,在村外等著收屍。劉金喜的信任,讓他在這一刻再次相信了人性中的善,沒有矛盾。生死關頭,如釋重負。

在這一刻死去,他心中還能守住對世間「善」的信任,眼前光明,心懷希望。這樣死去,也許是最近乎完美的吧。後來,陳可辛亦如是回答。心滿意足。

其實人生而無自性,這是一個複雜的哲學命題,討論就是沒完沒了。但電影裡的徐百九的上司給了一個回答,「在啥於世道做啥子樣的人,你以為你可以自己做主。」劉金喜說,一人犯錯,世人都應受到責備,這是萬事萬物的因緣。換句話,想起最近在書里看到的一種說法,一個混蛋的時代造就混蛋,一個人不混蛋,就活不下去。人人都希望有英雄出現拯救這個混蛋的惡性循環,卻都不願意當炮灰。電影都是浪漫主義的,所以徐百九與混蛋的時代與命運較勁,他死了,在觀眾看來是浪漫 主義,是唯美。唐龍活了下來,做成了劉金喜,也是浪漫的,給人希望的,積極的。換了生活在現實中的我們,又作何選擇呢?

其實,電影本身並沒有那麼嚴肅,看了兩遍,我更想把它看作一部充滿黑色幽默的喜劇。就像一個人講著笑話,自己不笑,聽的人前仰後合,意猶未盡。我不相信一個導演如陳可辛看不出裡面的許多笑點,有人說這是雷,或者不倫不類。也許是一開始我們自己就把它看嚴肅了。

說實話,我覺得我剛開始寫起怎麼就寫這麼多了,可真是不忍收筆啊。不知道為什麼,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值得把玩的東西太多了,靈感牽引這千絲萬縷的思緒席捲而來,比如它的原聲音樂,漂亮的取景,「武俠」這個名字都恨不得兩個字拆開來、合回去地琢磨一番,三個主演的表現,給力的「龍套」,一兩句台詞。甚至那個亮了的「曉天」小弟弟,還有甄子丹斷臂後躺在金城武懷裡我情不自禁地浮想聯翩,哈哈。也許它沒那麼多隱晦的「本意」,我卻偏偏喜歡東拉西扯,好電影也許,就是好在它有扯得開的地方,那些地方就蘊含著叫做「誠意」的東西。做到這點,自己就心滿意足了。我想每個人這輩子都會有過這種感受。那時候,什麼褒貶,都是浮雲了。

陳可辛自己說,他想過把癮。我說,為了這把癮,管他的。陳導說,他在二十幾歲的時候沒做二十幾歲的事,現在老了反而有了年輕時候的衝動了。這聽來彷彿一種無奈,人年輕的時候,許多事情無法自主。等到想做就能做的時候,還記得自己曾經想做什麼,並有能力去做了,這時候還考慮什麼呢?就像《老男孩》裡面說的,夢想這東西,沒有晚的時候。也不用在乎別人的看法。

很多人說《武俠》亂,不清不楚,我卻覺得很多東西交代清楚了反而沒意思了。讓人琢磨的東西就是有味道,可口與否在乎每個人的味蕾。而於我,陳可辛拍了《武俠》本來就是讓我興奮的一件事,像一出浪漫主義的勵志劇,儼然看到了一個「老男孩」,讓自己也期待能有過把癮的一天,為此,在跟命運的較勁中守住自己的理想。

至幹什麼悲劇?喜劇?嚴肅?幽默?宿命?自主?致敬?創新?

管他的。

我想,陳可辛,你是早就對中規中矩什麼的,動了殺心了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