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報應 [港]--Bou ying

迷途追凶/报应/Punished

5.9 / 758人    94分鐘

導演: 羅永昌
編劇: 馮志強
演員: 黃秋生 任賢齊 文咏珊 張可頤 盧巧音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麻繩

2011-07-16 18:17:01

《迷途追兇》:被扭曲的報應


        銀河映畫的電影總是在普通類型片的基礎上再往前走一點,《迷途追兇》也是,而且幾乎是走到介乎倫理片與懸疑片之間了,但羅永昌在人物心理動機及其對事件的推動上還是流於表面化了,而且宗教和人性標籤式的東西太多,這造成了影片在整體風格上有些割裂和刻意,好在創作主旨的傳達還是完整的,而且我很認同這個富人為錢財和權勢所累的價值觀。
        其實《迷途追兇》中只立體化地刻畫了一個人物,就是黃秋生扮演的富商,其他人物都是完善其性格詮釋的工具,他對下屬的嚴厲,對妻子的刻薄,對子女的苛責,都是緣於其建諸財勢之上的威權和冷酷,而這種慣性的居高臨下最終成為悲劇的誘因。本片的原名《報應》確實更能涵蓋影片的主題,但這個被報應者先是受害者,然後是個復仇者,不是傳統意義上惡有惡報所指向的惡人,這是影片立意上的高明之處。創作者有意地強調富商在實施復仇時的心理糾結,用放生法事來消減心中的罪惡感,最後因看到小女孩佩戴的十字架而放棄了殺念,表面看來還是冤冤相報何時了的傳統倫理觀,但這裡更注重的還是個人內心的覺醒和自救。這也是近期黃秋生演的最好的一個角色,因為人物個性很豐滿,而且更接近生活常態,而不是那種表面化或漫畫式的跋扈,黃秋生表演時分寸的拿捏和細節的刻畫還是下了功夫的。
        《迷途追兇》一開始就交代了人質死亡的事實,從而讓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到人質為什麼會被撕票這一懸念上,在敘事上影片採用類似遊戲中所採用的迷霧模式,人物的調查深入一步,會有一部份事實被揭露,現實中的復仇、閃回中的真相和主人公心理的轉變交織在一起,影片的敘事鏈條還是很豐富的。我想正是立意和敘事上的新意才構成了這部影片存在的意義,但《迷途追兇》的情節本身是存在致命缺陷的,就是導致綁匪撕票的原因十分牽強,僅僅因為言語冒犯而起殺念,太自說自話了,這實際上是枉顧人物的行為邏輯而生硬地讓情節為主題服務了,其實完全可以由死者現有的家庭關係中找到更有說服力的致死理由,從而也可以將情節進一步推向深入。
        《迷途追兇》在引進內地時對片中的暴力場面做了刪節,而血腥殺戮對主人公的刺激應該是促成其心理波動的重要誘因,這樣的刪改可以說已經影響到影片的整體品質了。影片的結尾用字幕交代兩人去自首的結局,這在這部通片警察缺席的電影中顯得十分可笑,但從《鐵三角》到《文雀》到《迷途追兇》,內地審查機構對銀河映畫作品這樣的處理方式我們已經習慣了,只能用某些人的惡趣味來解釋了。【南方都市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