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品客

2011-07-14 08:27:46

紐約,紐約 —— 簡評《計程車司機》與《穿梭陰陽界》


自由女神像, 摩天大樓 ,曼哈頓,皇后區,布魯克林區……歡迎來到世界大都會——紐約。就如義大利裔的著名美國爵士歌手Frank Sinatra所唱的那首歌紐約, 紐約 (也是馬丁的同名電影《紐約,紐約》的主題曲)一樣:我想在一座不曾休眠的城市中醒來。

紐約是一座充滿著濃郁美國夢的城市,數百年前大量的義大利人,愛爾蘭人以及其他地方其他種族的人橫跨大西洋來到這裡尋找新的生活新的夢想,新的約克。

在這座城市中,天天都發生著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故事,一生從未踏上陸地的海上鋼琴師,在性慾都市中穿梭著的白領女性,在追逐年輕女孩子的幽默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伍迪艾倫,在曼迪遜花園熱血奮戰的拉莫塔,或者乾脆是70年代在皇后區肆意殺人的山姆之子,等等。

我們今天要放在一起討論的《計程車司機》和《穿梭陰陽界》也自然都是發生在這個神奇的大都會紐約。

前者作為教學影片我就不多做介紹了,而自己所選擇的後者《穿梭陰陽界》( Bringing Out the Dead )我想先做一下簡單的介紹。這部1999年所拍攝的電影也同樣是來自義大利裔導演馬丁•塞科西斯的作品,電影根據Joe Connelly的小說改編而成,主演是我最欣賞和喜歡的男演員尼古拉斯•凱奇。

影片大約講述的故事大約是:凱奇所扮演的是一名夜間在紐約街道上開著救護車穿梭的急救人員,可是他卻因為一次失誤導致自己的急救對象,一名十多歲的少女失去了生命,以致於他根本無法集中心情工作,而後所遇到的病人都沒有搶救成功的。在一次搶救中,他無意認識了自己所搶救病人的女兒,他黑夜籠罩下的紐約里,他逐漸愛上了那位病人的女兒,而自己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計程車司機》對紐約的描寫其實並不友好,從司機的眼中,我們看到了閃爍的霓虹燈,供暖管道中冒出的霧氣,同時還有隱藏在霓虹燈之下,霧氣之後的陰暗面……妓女,毒品販,強姦者,以及一切的行屍走肉,都在夜色的庇護下在紐約的窮人區構建所謂的群體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而正如主角所說的;讓雨水去沖刷這個骯髒的世界以及洗淨這些靈魂。

《穿梭陰陽界》與《計程車司機》在這點上完全是不謀而合,或者說本片反映得更為極端,如果說計程車司機那只是靠在大街上游蕩和接送客人來觀察這個世界的話,那麼午夜急救員則不但是開著救護車在紐約城中游弋,還進入他們的家,他們的生活之中,非法移民的家,毒販和妓女所居住的大廈,流浪漢的聚集地……

以上兩部影片都將紐約的窮人區刻畫成了一個充斥著暴力,毒品,賣淫的世界,街道上所充斥的大多都是無藥可救的病態人群。濕漉漉的街道讓人有一種難以抗拒且難受的潮濕感,同樣在某些程度和意義上暗示著主角對周圍環境(或者說是世界)的厭惡以及沖刷所處的這個骯髒世界的渴望。

讓我們聚焦到兩部影片的主角上,羅伯特•德•尼羅所扮演經歷過越戰的轉業退伍軍人,在從個人的感受上來看,他是一個有戰爭創傷的退伍軍人,他的精神衰弱導致他很多時候都無法入睡(這讓我想起X檔案大約是第2季有一集的故事,幾名經歷過越戰的老兵因為服用了某些藥物而幾十年間都沒有睡過一晚覺),同時戰爭的創傷也讓其性格上造成了一定的缺陷,大部份時間裡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而卻很少與其他人有所交流,尤其明顯的是與在異性的交流中,他總以自己的主觀判斷去評價一個人的生活以及其周圍的人,儘管對於朱迪•福斯特的關懷是好意,但我們無法去評價和判斷對於她而言是否是她真心所嚮往以及想要的生活。總體上是一個相當之神經質的男人。

而尼古拉斯•凱奇所扮演的午夜急救員和這個計程車司機有極大的相似之處。在經歷過那次事故後,同樣是造成了巨大的心裡創傷,甚至迷失了自己。在所駕駛的救護車中思索著人生,在如同地獄般的社區醫院裡見慣生死的他已經完全麻木了。然而這一切感受都在內心中無限的堆積,直到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流露,使得他這個午夜急救員在開車時像是一個賽車手,而其他時間則像一個歇斯底裡的瘋子。

我們可以發現這兩部影片在人物的設置上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如果說《計程車司機》的結尾是 羅伯特•德•尼羅在某個程度上擺脫了戰爭所帶來的創傷和陰影,那麼我們會發現其實兩部影片故事的大體走向是平行的,都是在一段痛苦且伴有些奇特色彩的階段後找到自己新生。甚至兩部影片的開場部份的鏡頭都極其相似!

在《計程車司機》的背景音樂中,爵士樂佔據了巨大比例,尤其是本納德•赫爾曼的那首曲子更是充斥了影片大部份的段落。記得在科波拉同樣是故事發生在紐約的影片《談話》中,可以說是100%的使用了爵士樂作為配樂。其實大家也都知道爵士樂在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是紐約的一種象徵(儘管爵士樂起源與新澳爾良),很多發生在紐約的影視作品大都都會選用爵士樂作為配樂,爵士樂在感覺上特別符合紐約的這種城市氣質,反正我是沒看過有什麼影視作品是發生在炎熱的洛杉磯還充斥著大量爵士樂作為配樂的。在影片《穿梭陰陽界》里,老頑童馬丁轉變了風格,他使用了大量的搖滾樂作為配樂,比如說The Who樂隊,R.E.M.樂隊和The Crash等老牌搖滾樂隊的歌曲,這個到和城市氣質無關(有些是英國樂隊),而是為了配合影片的節奏,相對而言,後者的影片節奏比前者快許多,如果再使用爵士樂的話,那還是不太合適的。

如果按照年代順序看下來,《穿梭陰陽界》很容易被扣上個「馬丁炒飯」的帽子,但是我卻不這樣認為。首先,在我眼裡《計程車司機》在主角的塑造上有些極端,主角給人的感覺是那種很難接近而且心智不健全(也有教育水平設定較低的關係)的怪人,而且在表現手法上,也顯得有些晦澀,《計程車司機》的劇情不是那種具有相當親和力的故事,他需要觀眾去思考,去仔細觀看才能明白的,而看不懂《計程車司機》的人也大有人在,在表面上較單純的看,它甚至不是一完整的故事,對於普通大眾而言。

而後者的表現手法上則沒有前者那麼晦澀,當然並不是說在觀看本片時觀眾不需要進行任何的思考。在我的理解上看來《穿梭陰陽界》的故事雖然相對於前者而言更容易看明白,但是馬丁所關注的點並不這個,而是人物內心的狀態。馬丁對於本片的著重點在於營造人物心態,讓觀眾能沉浸在故事中並與主角產生相同的感受,這《計程車司機》根本不是一個路子。《猜火車》在某些思路上與《穿梭陰陽界》有些相似之處。

無論如何,前者與後者沒有所謂的優劣高低之分,儘管在許多地方有相似之處,但整體的效果和表達的思路還是不同的。同時,能否與觀眾產生共鳴也是很重要一點,可能就在電影史上而言《計程車司機》的地位不容動搖,但是我卻認為《穿梭陰陽界》更能夠打動我,與我產生共鳴,我喜歡後者勝過前者。

紐約,紐約,一座不曾休眠的城市,霉天都上演著各種各樣的故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