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武侠/同谋者/

7.1 / 13,471人    115分鐘 | USA:9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林愛華
演員: 甄子丹 金城武 湯唯 王羽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1-07-04 18:35:01

我不相信,你能猜對武俠的結局


按照陳可辛的解釋,他是想不出《武俠》該叫什麼名字,索性直接以類型片的歸類來命名,就好比美國人該拍一版《西部》,日本搞一本《時代》。當然,陳可辛想不明白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甄子丹該打誰了、金城武要怎麼編、結局又得用哪種死法,眾多顧慮都決定了《武俠》不是一部酣暢淋漓的噴薄作品,而是一部肆意拼貼、塞滿致敬的當代大片。更加不幸的是,在很多人看來,一部叫《武俠》的電影,它恰恰會缺少狹義武俠的真正靈魂——這不是玩一回獨臂刀、插幾根銀針就可以解決的。陳可辛試圖通過大量的細節著墨,來成就一篇關於武俠的大文章。結果影片呈現出一拼盤模式,風格雜糅,太多的自說自話,對整體損害不少。

《武俠》並未出現最為必要的俠義精神,甄子丹身上肯定沒有,金城武則表現得更像個現代偵探,處事方法和邏輯推理都有點超越、跳脫。再到情懷,那更多是來自電影以外的宣傳強調。具體於影片當中,「武俠」似乎成為了純粹的展示,影片更接近動作或功夫電影。如果把時代背景放進去,無論清末還是民初,當革命之火已經在中國遍地燃燒,這邊的「武俠」,其實已經是強弩之末,即將消亡。如果寬容去看待,毫無疑問,《武俠》只能是一部舊式武俠。要攀新武俠的姻親,實在有點不夠格。

按照時間的遠近,《武俠》首先會讓人想起去年蘇照彬的《劍雨》,殺人高手隱姓埋名,過起了平淡至極的平民生活,這個不用猜。兩部不同片子,一個相似的歸隱主題。又正如朋友所分析的,歸隱到最後註定會變成古典式的命運悲劇。在《武俠》里,它成為了兩個家庭的糾葛,一場壓軸的父子對決。新仇舊帳,一併清算,人人都愛大團圓。

其次,有人懷疑甄子丹是不是《葉問》附體,不然何苦首尾來一場家常便飯、按時起居。其實這不是什麼緊要事情,並非甄子丹演得像葉問或者《葉問》影響了《武俠》,而是甄子丹他怎麼演,最後都只能是甄子丹。再到不練神功,愛「科學」更愛「說法」的金城武,人物精神分裂的糾結設定,一直到重返現場、模擬兇殺過程,我都錯覺他是在重演《傷城》,走錯了片場。這可能真是一種錯覺,卻多少說明了《武俠》在風格上無法做到統一。尤其是七十二地煞冒出來後,電影就徹底斷裂了,沒金城武什麼事情,也多出來了莫名其妙。

最後,就是王羽和《獨臂刀》了。既然不管科學與偽科學的爭執,這裡也就不計較斷左還是斷右了,也許陳可辛和甄子丹就是要玩個不同。有人說惠英紅演得很到位,可惜一看到阿姨杏眼怒睜的詭異出場,看到她跟王羽爭相用力暴露殺氣,我就有了一股笑場的衝動。好在,惠英紅的打鬥身手還是相當漂亮,完全蓋過了結尾的雨中大戰。當陳可辛辛苦找來了王羽,甄子丹自然不能三拳打死老師傅,更何況,那還是他父親。如果沒有解決辦法,父子間的打鬥可以無休無止,直到兩個人同歸於盡,是為悲心徹骨。然而王羽年事已高,甄子丹更是透支身體,這場打鬥能速戰速決最好。所以《武俠》之後,電影院外會流傳一個笑話新編:隔壁家的老王,你知道他是怎麼死的嗎?

當甄子丹急欲同過去決裂,那也是陳可辛面對傳統武俠的態度,然而他又割捨不了。更何況,他的自我認識和類型缺陷也影響了創作——畢竟這只是他眼中的武俠。當甄子丹面對父親,同樣會令人聯想及陳可辛與父親的關係。他從父親身上獲取經驗,走上了電影之路。現在是一邊重拾過去,一邊又想著另闢蹊徑,苦於沒有兩全法。至於從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在合拍片的浪潮中,陳可辛顯然不是最賺錢的香港導演,然而面對內地製作環境,他已經是融入得最好的一位。

《武俠》有雲南邊陲的小村風貌,也有田園牧歌的最後懷念。陳可辛刻意放入山歌、成年儀式乃至是魚鰾安全套,很多是無助於劇情故事,平添了笑料。這只能說是個人趣味,而不是武俠的情懷。當新派造型的金城武遭遇老派模樣的甄子丹,《武俠》始終沒能解決它的最大問題——即如何統一併行,並且顛覆觀眾印象。在尋找更高、更強對手的商業要求下,金城武一線草草了事,結尾墮入了老一套的標準對決當中(看得出許多不自然),委實有點無可奈何。這是《武俠》之傷,更是大片之痛。好在,有那個爆笑的瞬間在,當王家衛、侯孝賢和賈樟柯蓄勢待發,我不相信,你能猜對武俠的結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