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

国王的演讲/皇上无话儿(港)/王者之声宣战时刻(台)

8 / 708,287人    118分鐘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大衛席德勒
演員: 柯林佛斯 海倫娜波漢卡特 傑佛瑞洛許 邁可坎邦 蓋皮爾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柏邦妮

2011-07-01 21:00:19

先成為一個人,然後成為國王


看了一遍《國王的演講》的劇本,對這部電影的感受就更清晰了。

口吃往往代表著心理面臨著某種障礙。
男主角伯蒂面對的是強權的父親,任性的哥哥,
他們形成的勢力將他壓制,從童年起,
他被父親兇狠的糾正,被哥哥冷酷的嘲笑,
這一切使他的口吃變得日益嚴重。
在父親和哥哥面前,他的口吃最為嚴重。
而責任,權力,公眾的期待,在他心目中,
與父親和哥哥的陰影相同,這是他的心理癥結。

什麼使他好過一些呢?
與其他上流社會的女性不同,豁達靈動,深愛著他的妻子,
還有一對可愛的女兒,在她們面前,他是幾乎不口吃的。
電影中家庭氛圍的描寫很動人,與平民萊昂內爾的家庭幾乎相同,
(在電影中那是前後的兩場戲,兩個家庭,兩個父親)
家庭是伯蒂的避風港灣,流露出平凡人的溫暖和親密。

當他面對責任,不得不成為一個國王時,他的問題加重了。
父親的離世,兄長的退位,並沒有使他的內心癥結打開,
反而形成更加巨大的責任陰影,逼迫他不得不以自己最弱的一項迎戰:
那就是要面對公眾做演講。
他面臨的是空前的危機。

如何成為一個君王?
習慣性的思路是,要有王氣,要充滿自信,要具有威嚴,
要有大的格局,要有大的能力,要使人信服,甚至使人畏懼。
他應該做很多外部的工作,比如征戰,比如政變,比如外交……
有趣的是,在這部電影中,他在成為君王之前,
首先要成為一個普通的人,一個完整的人。
當他以君王的身份與萊昂內爾對話時,後者拒絕回答,
只有當他以一個人的身份要求對方聆聽時,後者才予以接納。

而在那個時代,君王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聖君主,
時代已逝去,王室僅僅是一個像徵,
這是伯蒂當上國王之後,面臨的更深層次的心靈危機:
戰爭迫在眉睫,他沒有權力,沒有軍隊,一無所有。
他是一個一無所有的國王,除了演講,除了精神上的支持,
他不能為自己的民眾做更多。

而這種無力感,最終也得到了化解,在平民的身上。
萊昂內爾是一介平民,卻不斷的,不斷的,不斷的要求平等,
要求心靈的對等溝通,要求分享,要求深邃,要求親密……
國王與王后在一個平民家中談笑甚歡,是影片的小高潮,
從這裡開始,伯蒂接納了自己的身份,接納了自己的無力,
他從消極的接受轉變為積極的接受,如果國王只能做演講,
那麼好吧,我會做一個完美的演講。

總的來說,《國王的演講》是一部中規中矩的電影,
劇作四平八穩,主要角色寫得真實可信,尤其是伊莉莎白和萊昂內爾,
這兩個人物很有神采,充滿了他們的個性,並不過份的個性。
如果說有缺憾,我覺得創作者把伯蒂的父親和哥哥戴維,
寫得太簡單化了,簡單的粗暴冷漠,簡單的逃避責任,
如果這兩個人物更豐滿寬厚,更有彈性,就更好了。

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打開的人,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國王。
而不是,一個國王,他為了自己的事業,可以不完整,可以封閉,可以不幸。
在我們的電影裡,甚至以此來歌頌一個國王的偉大,認為是犧牲和奉獻。
強調個人的犧牲,就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嗎?
不,我想,起碼《國王的演講》,以及他們的觀眾,並不相信這一點。

先做好自己,然後去改變世界。
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小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