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460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程育海

2011-06-17 12:43:03

不是影評只是流水帳


認識張猛一年了,今晚重逢,他笑著說:「前兩天翻工作照,發現咱倆還有合影,上次見面我怎麼對你一點印象都沒有?」

他當然沒什麼印象,我只是一個小記者,恰好喜歡《鐵西區》,恰好是工人的兒子,恰好迷戀工具機的汽油味、恰好曾在破敗的電影院裡鬥毆追逐……恰好看了劇本很喜歡,恰好被派去探班……於是恰好在一張照片裡,

張猛說這話的時候,一如既往,盤腿在凳子上,他那三歲半的女兒玩著IPAD2 上的鋼琴,旁邊的製片教的曲子,正是《鋼的琴》里最簡單的那個曲子。

關於這部電影,很多人說過很多話,相信上映後,會有更多人說,我就不湊熱鬧了,只想記記流水帳。

去年夏天,應雜誌要求去訪問他,當時張猛住在周圍都是進城務工者的城市邊緣帶的一個破招待所里,一路所見,都是端著搪瓷碗大口撥飯、大嚼饅頭的面孔,當時就想,這到底是個什麼導演啊?

到了他的房間,發現,原來劇組沒錢,只好拼命開酒店空調,膠片就在空調下面……我們幾個人哆哆嗦嗦在房間裡扯淡。

那晚喝酒,他回憶起過去的生活,講到在中戲的遭遇,講到小時候對電影的迷戀,以及畢業後做舞台美工的不堪……那些故事說起來雲淡風輕,聽得我興奮異常。已我淺薄的採訪經驗,大抵可以得出結論,張猛是個人,不是人物,是個人,正常的人,只是恰好當了導演,想當導演。中間出來去洗手間的時候,給秦海璐發簡訊,說「我喜歡張猛,這傢伙真棒」。秦海璐一如既往的語調回復了一條:「那當然」。透著股子東北腔的驕傲。瞬間,這種驕傲就感染了我。

也是那個晚上,看到了《鋼的琴》,凌晨兩點,剪輯的電腦還發燙,張猛和工作人員已經困得東倒西歪,我醉眼迷離…

後來看完全片,首先問他,這片跟庫斯托利卡有什麼關係……他說,庫是誰?直到今年過年,他才和一群人一起看了《地下》,發現果然有類似味道。

不過,境遇是不同的。張猛帶著《鋼的琴》劇本參加上海國際電影創投會時,其實是因為有免費機票和住宿,可以帶著老婆孩子一起來轉轉,沒想到拿了個大獎回去。那個時候,他連酒店裡上網都沒錢,只趕插上網線搜到東西,立馬拔了網線……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這是個超級艱難的劇組,資金捉襟見肘,秦海璐「仗義疏財」,而張猛酒後最常說的一句話是:這片是拍給工人階級的。是啊,過去工人階級是老大哥,短短20年光景,工人階級就成弱勢群體了。如果你仔細看,不難發現片中諸多符號化的指代。

今晚再問他,這一年感覺如何,像夢吧。張猛點點頭,他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這部戲會如此艱難,但拍完後會有這麼多人喜歡,第一次見面,他就說,如果再這麼拍一部戲出不來,就不幹了,回家陪老婆孩子。現在,他終於不用這樣了,但是他和製片、助理兄弟子人,因為這個戲累出了大病,他甚至得去韓國做手術。

晚上張猛講到一個段子,拍戲結束後,想給崔永元看看片子,正好崔在東北,製片說,你得帶點禮物啊,他花僅有的180塊錢,買了兩條煙,裹著塑膠袋專程拜訪……如今,崔永元說,把那鋼琴弄來,留在他那,跟那些老火車頭擺在一起。

一年過去,《鋼的琴》放映滿場,張猛自己都買不到票,只好站在過道里看,結果被工作人員驅趕……他說自己是導演人家也不信。

前段時間,有天晚上跟阿諾喝酒,這傢伙醉醺醺靠在我身邊說:《鋼的琴》,就他媽是我理想中的電影。我拼命的點頭,對我來說何嘗不是呢。不是說影片有多好,只是想說,我們就想拍這樣的中國電影,可以留在電影資料館裡,等到若干年後再放,依然能滿場……

這件事,想想就挺美好的。

…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