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關鍵救援72小時--The Next Three Days

危情三日/惊劫小时(港)/关键救援小时(台)

7.3 / 207,156人    133分鐘

導演: 保羅海吉斯
編劇: 保羅海吉斯 佛瑞德卡瓦耶
演員: 連恩尼遜 奧莉薇亞魏爾德 羅素克洛 伊莉莎白班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1-06-09 21:47:08

另一版〈肖申克的救贖〉-正義到底是什麼?


    看這部片子,總的來說:緊張、感動,更多的是反思。
    先說緊張+反思
  就劇情本身而言,自從他試過法律的途徑絕望,開始做那個「敲鑰匙」開始,就變得非常抓人內心,扣人心弦。它不像我們所熟知的美國大片,越獄一定是驚天動的,主角一定得是三頭六臂的,他只是一個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溫和而內斂,符合常人的心理,這是一大創意。
    有研究說華人的智商和猶太人不相上下,是世界智商最高的民族之一。而老美聽上去好像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大老粗們。然而,我且不說美國人這200年來所創造的經濟與科技,就電影而言,從立意、構思、對白、畫面來看,那的確不是中國人所能及的。至少目前不是。那麼,大家都想想,咱們的智慧都用到哪兒去兒?我想是有很大一部份是用在怎麼去整人,又怎麼去防人整上面。
    再說感動+反思。
    聽過一個笑話說:在美國,某同學新學期,老師做調查,要父母沒有離過婚的孩子舉手,結果沒有一個人舉手,因為他會覺得自卑。在我們以前所接受到的知識里,美國就是一個性開放、暴力、冷漠、種族歧視的社會,男男女女隨便得很,結婚離婚也是常事。然而,看到很多不少的美片,包括本片中:夫妻之間、長輩之間、父之之間、朋友之間等等。美國人的家庭,不像中國人一樣熱鬧打成一片。他們在保持個體獨立的前提下,同樣有責任與溫情,有家庭經營的哲學。只不過,中國人的更多是建立在傳統上的,而美國人的是建立在人性與倫理上的。
    中國人喜歡扎堆,但從來都不團結,這是否是我們不夠自信的表現?獨立是否就意味著冷漠?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關於美國人是否性開放甚至是濫交,近期看了鳳凰衛視評論員點評IMF總裁:法國人卡恩的性騷擾案後,也讓我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看法。他說:「這事如果發生在法國,它就是小事一樁,因為法國人覺得男人好色這很正常,法國的輿論也幾乎從不報導政治人物的私生活。但這事如果發生在美國,就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因為美國是一個很保守的社會,像柯林頓事件等等......」
    美國其實是一個很保守的社會?我沒有去過,不得而知。但對於美國的認識,我想至少需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當然,讓我感嘆和感動的還有,美國人的社會意識、法律意識、公民意識以及那些警察們,雖然圍堵失敗,但他們的敬業和責任,這是任何一個中國人在我們的社會所無法奢求,甚至無法想像的。
    然後,在我看來,這是另一版的《肖申克的救贖》。兩劇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美國人在關於「正義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上,雖然沒有給我們答案,但看得出來,他們一直在思索,同時也留給我們很多思索。而本片所不同於「肖」的地方是。「肖」是更多的提升了人性,對立和醜化了社會與政府。而本片卻在追求法律與正義的最大化。
    然而「正義到底是什麼?
    本片看似在肯定犯罪,男一號也的確犯了罪,可為什麼我們每一個人在看的時候都覺得他的做法更像是正義的,警察們卻更像是反派——要不是三年後的那個下雨天的話。結局的確是畫龍睛之筆,讓我們覺得其實他們都沒有錯。這是高明的!的確,我們每一個人本身也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只要是有人類的地方就會有犯罪和不公,只要是人就會有私念。
    正義到底是什麼?答案無人知曉。
    但可以肯定的是,法律:這個目前人類社會所能保證公平、正義的唯一工具,美國人把它發揮到了極致。
   雖然最終那粒扣子從下水道蓋沿掉下去的時候,真相與正義也永遠的消失了。
   可就在每個人都在遺憾真相消失的時候,在痛恨揪心編劇為何不把真相還原於當事人的時候,真相併沒有消失,因為它留在了每一位看官的心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