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消失在第七大街--Vanishing on 7th Street

消失在第七街/消失在第七街

4.9 / 27,373人    92分鐘

導演: 布雷安德森
演員: 海登克里斯坦森 譚蒂紐頓 約翰李古查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亂罵

2011-06-09 17:14:43

天黑了我們就睡覺吧


你跟希望小學裡的志願者講述環保還行的通,你在KTV里講述那就是個愚蠢了,你面對一群明顯找刺激的觀眾講述了這麼一部反思電影,也明顯是討不得好的。

本片的類型有點奇怪,可以看作是心理驚悚,看作是科幻鬼怪離奇這些刺激類型,也可以看作是末日反思,甚至簡單的看作是環保片,也許這僅僅是抓住觀眾的一種方法,可惜的是這麼多人,不好顧啊。

順一遍故事,對於因何發生和結束不去討論,在故事假設成立的前提下,來討論它本身的意義所在。就先植入一個能源危機片的概念吧。

相比於各種各樣的人類毀滅的片種,本片顯得很無厘頭。而在這些表面之下,探討了科學科技發展、神學宗教信仰,人類本身的肉體和精神存在的意義,以及未來世界或者說是末日世界的走向等等嚴肅問題。

究竟是面對猛獸可怕?還是鬼魂可怕?人類對於黑暗的畏懼由來已久,因為那是一種未知,是一種神秘,也由此產生了鬼,這些都是人類基於自我內心精神層面的反應,伴隨的詞彙是良心不安、又因為鬼幻化出強大的神,從而產生宗教。

另一方面人類科技發展迅猛,不停的破解自然的密碼,妄圖控制一切未知,總要討論一個結果,尋得一個緣由,就像科學家霍金對於宇宙的產生在用科學無法解釋前,也要去信奉上帝了。

而本片,反神學也反科學,可以簡單的認作是,本片希望把人本身的動物性來展現,對於信仰只要敬畏就好,對於科技只要按需索取。這一點的精神所在,是和電影《阿凡達》是一樣的,只不過《阿凡達》因為太過絢麗的畫面,很多人並沒有看到它本身的意義。

阿凡達裡的娜美人把其他生物看做是和自己平等的,對動物的獵殺僅僅基於食物,而外來的地球殖民者打著傳播科技文明宗教信仰的旗號,基於利益之心,在毀滅地球後,又開始對這個美麗的星球的摧毀,基於人類的思維出發開始同化娜美人,對其他的生物視而不見,付出了慘重代價。

本片的演繹是基於自然已經全部被摧毀之後,動物只剩下小鳥貓狗馬這些人類的朋友,這一點比末世片《我是傳奇》還要殘酷,起碼裡面還有大型野生動物。而本片的動物只剩寵物,強大的動物都被關在了動物園裡當做觀賞,人類對它們沒有了畏懼,只剩下萌、可愛卡哇伊的基於人類自我的形容詞彙。沒有了現實的畏懼,科技再怎麼發展。人類本身對於自我未知的神的崇敬和鬼的懼怕卻越發的嚴重了。

本片就是基於此,人類將思維沉浸在幻化的影像世界裡,將自然美景存在膠片裡,現實中將它摧毀,把威脅人類生存的動物驅趕到森林深處,又將森林伐盡,獵殺大象為了象牙,獵殺老虎為了皮,人類習慣了自身的擁有,任何東西拿在手中把玩才有滿足感,對於物的追求達到了極致,不但對動物如此,對本身也如此,種族民族黨派,做著無意義的行為,耗費著有限的地球資源,直到末路。

我們都知道能源有耗盡的一天,因為人類太過貪婪。拿病症比喻的話,得了愛滋就是等死,得了胃炎也許將持續一生。而本片採取的就是立即死亡法,根本就不給你機會去準備,能源就是突然耗盡,你怎麼辦?我們現在已經生活在了虛幻的世界,網路這個最大的虛幻平台,最大的在線遊戲。停電時,失去鍵盤的我們甚至無法書寫。

黑暗的來臨,那是一種人類的未知,對於不曾掌握產生的恐懼,足以讓我們魂飛魄散,倖存的幾個人靠信念支撐抗拒精神的恐懼,一個是基於自我,一個基於孩子,一個基於愛人,一個基於母親,他們內心的信念的強大,或者說未了的心願決定了他們的生存時間。

電影放映員在電影院裡的觀眾轟堂大笑時,他溜出來和售貨員調情,不屑一顧的說著亞當桑德勒的電影是怎樣的無聊,他在看一本奇聞異事的書,他長久的生存在黑暗之中,因好奇和適應黑暗而存活,他走出放映室時還有尖叫啼哭之聲,24小時小商店的小老闆存活,巡夜的警察存活,從這都可以看出來人並不是立馬消失的。他基於自身的忍受的極限在幻化的出路破滅後,精神異常。

值夜班的女人因為孩子的信念支撐存活,手術台上開胸者可以忍受已知的劇痛,未知的黑暗將他嚇死。女人因為對孩子的想念,伴隨一次一次的失望,精神終於崩潰。

熱戀痴情的男人是喜歡黑暗的,風流不羈的外表之下,隱藏著一顆真愛的心,適應黑暗的流浪漢可以存活3天,那是他對黑暗忍受的及至,男人因為冷酷無情存活,也因為對小男孩分情耗神而死。

小男孩還在害怕開槍,小女孩還在害怕陌生的大人,而夜晚只是他們的睡覺之時,小男孩堅信母親在等他,他的精神不在自我而在母親,生活在教堂的孤兒小女孩已經適應了依靠自己。不滅的蠟燭,夜晚出門時才打開的太陽能手電筒。

太過依靠現代產品的我們,在電池耗盡時才想到燃起火把,而保持動物性的小鳥貓狗馬匹黑暗對於他們只是意味著是睡眠時間罷了。

我們總是還要依靠那些有生命的動物朋友,相伴而行,而不是把它們變成食物遺骸。在冰冷的鋼鐵水泥中我們無法存活精神,肉體的脆弱超過我們的想像,冬天抱著你的狗狗相互取暖,夏天在樹蔭下乘涼,保有一顆感恩自然生物的內心,降低你的慾望,

金錢是這世界的原罪,是惡魔所在的發明。我們已經沒有自然遺蹟,他們都被挖出來陳列在了博物館裡,有一天我們的遺骸將無人收屍,腐爛於高樓大廈這座墳墓般的不開放博物館裡展覽給誰看?

物質鼎盛氾濫,精神屍骸遍野,人類終將滅亡,消失在第七街……

還是要PS:

這是一部精神作品,人類對於死亡的定義有一種是腦死,可以看做是精神死亡,但是人類還是將肉體的消亡看作是真正的告別,那是因為人類將肉體看得太重,總覺得火花和下葬才是正正的生離死別。所以人在那時才會哭的那麼傷心,這也是一種物化的極致,而本片的展現時相反,黑暗中我們只能靠心去感受。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多麼偉大的話語,而物質的現在,這只能是一句笑話,乞丐才是已經死了,擁有金錢的人們活得滋潤著呢。我只能在自我精神里神經似的臆想,如果,只是如果,精神的死亡伴隨著肉體的消亡,那我們地球還會剩下多少人?

遊戲裡比現實真實的是,沒有了MP,那基本上意味著離死不遠了。而現實呢?恭喜你,你的HP足夠高就可以抗一生。

別認真,只是神經病求關注。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