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南橋

2011-06-08 01:53:23

看好萊塢如何打「中國元素」牌


紀念日假期期間,《功夫熊貓》續集在美國各大影院播放,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去看 。我們去看的時候,發覺即便是我們這個小城,上演的場次都很多。我們去的時候,就分別有10:40和11:00 點兩個場次,間隔不過二十分鐘。從商業上說,此片看來頗為成功。與此同時,該片也在中國上映。片中諸多「中國元素」,在中國觀眾和觀察者中打翻了五味瓶。有觀眾為影片中的中國民樂、香港功夫、四川擔擔麵之類元素叫好。但是此片也引起了一些抵制,比如在放映上部《功夫熊貓》就在抵制的趙半狄,此次抵制的團隊中又有北大醉俠孔慶東加盟。捧也好,棒打也好,我想大家可能都在反思的一個話題是:從花木蘭到熊貓,為什麼這些中國的材料,被別人燒成了美味佳餚,反過來又賣給我們來賺錢呢?

關鍵一點,我們說「文化強勢」可能有點模糊,在價值觀上的自信才是個秘訣。相對於轉型期價值觀混亂的中國來說,美國有一個清晰且相對自信的價值觀體系支撐,這有助於這類影片的成功。好萊塢擅長利用在老百姓心目當中深人人心的一些價值要素。在拍攝給家庭觀看的影片時,這一點表現得更明顯。大部份美國人家庭觀成長觀都比較明確,相關觀念社會認同度比較高。例如,在親子關係上,中國人更看重血緣關係,美國人看重後天培養的親情,比如有沒有花時間在一起(阿寶和爸爸一起下廚),這個時間質量如何等。這些場景看上去很中國,骨子裡很美國。導演是在做「美國為體,中國為用」的事,影片其實美國元素更多。其他一些細節處,導演也儘量貼近美國現實,比如熊貓在街上踩著跑的車,頗似美國兒童玩的踏板車,只不過是古裝版,更顯笨拙滑稽。放映中我聽到小孩子笑聲不斷,說明小孩子很喜歡此片。

此片票房走紅,主要是娛樂要素組合得好,未必就是中國元素的功勞,沒有必要為此沾沾自喜,也沒有必要因此盲目抵制。如果導演開始用的是澳洲袋鼠,而不是功夫熊貓,也一樣能拍出這種效果,只不過中國市場更大而已。看完此片,我上網去看了美國影評網站 「爛番茄」和著名影評人Roger Ebert等人的評論,發覺他們很少評論「中國元素」,而是此片作為一部娛樂影片的得失。

不談中國元素,說明這些元素被天衣無縫地放到影片裡了,不再突兀,而成了電影本身的質地與紋路。電影的很多細節,處理得很有匠心,比如被中國觀眾稱讚的「民樂」,融合到了打鬥場面和無厘頭的幽默一起,美國人能聽出來是中國音樂,不知道是什麼也不影響其欣賞,但是中國人能聽出來曲名,這樣大家各取所需,適合不同市場之需,確實精明。我們在對外傳播中國文化的時候有時候就太性急,一下子希望對方認識到我這是要講什麼文化,對方反倒會覺得說教意味太濃,有時候會覺得枯燥乏味,有時候覺得是文化侵略。

好萊塢幫我們拓展了我們對於「中國元素」內涵的認知。這些年我觀察到,從中國文藝團體到美國的偶爾演出,到孔子學院式的系統文化輸出,所要展現的「中國元素」往往思路狹窄,方式呆板。在取材上,侷限於泥塑、木雕、武術、國畫等被認定為 「文化」的元素。要把文化做活,思路應該開闊。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 「中國元素」太多了,不能只看到幾點。這個思路狹隘的問題,國內已有學者注意到。幾年前我接觸過去我們在西維吉尼亞小城支教的一位來自華師大的周博士,她是一文化學者,她說的一個現象很值得思考。她去鄉下去採風的時候,縣市文化幹部有時候反倒會跟她去說,那個有什麼看頭,你看看我們整理的這些。而周教授作為學者,更感興趣的是去採集那種原生態的,沒被文化過濾的「文化」產品。周老師說這些文化幹部,只會整理出他們心目中「文化人」的文化,未必就有民間的原汁原味和新鮮豐富。這種被我們視作「正典」的文化,換了一種語境,未必能夠繼續正點。

具體負責文化輸出的人,未必認識這個道理。不久前我有機會和國內一文化單位溝通,對方試圖發起一個大型展覽,展出剪紙、書法、國畫、刺繡等中國優秀文化遺產。而美國對口合作單位,則更希望促成該文化單位牽頭的校級合作,希望通過中小學生的口,去描述各自所處的文化,他們覺得這才是「真傢伙」。在這裡,我們看到雙方對於文化的內涵,對於文化交流的方式,在認識上都有很大差異。但是這種差異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一兩個人的事,要改變,需要文化群體和個人共同努力。

由於好萊塢沒有中國「文化人」對文化理解的思維定勢,反而放得開,會出奇制勝發現一些新鮮活潑的要素,給「中國元素」灌注新的內涵。比如《2012》中,在中國面目模糊的民工群體入戲了。《功夫熊貓》續集中,我們看到了街頭的擔擔麵和小攤小販。我甚至從中看到了沈王爺在街頭設置的「城管」式的角色,在為難賣飯的小白兔。中國饑荒年間的大煉鋼鐵,美國不少觀眾略有認知,也被放到了影片當中來。

由於中國市場很大,在《功夫熊貓》之後,還會有更多的中國元素被好萊塢使用,這個擋不住,也沒必要抵擋,就把好萊塢當個文化輸出的培訓師好了。另外,從別人的眼裡看看何為「中國元素」,看看《功夫熊貓》這類電影,看看《尋路中國》這類圖書,也算是借鑑一下新鮮視角,拓寬中國文化自強和文化交流的思路。


原載於《東方早報》2011年6月7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