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碎歲

2011-06-04 05:42:36

說一說,比爛片更爛的


說一說,比爛片更爛的



爛片情有可原,電影是以贏利為目的的商品,編導的低能,等等。

中介不可饒恕,它們必須對觀眾遭遇爛片之事故負責。把爛片捧上天的影評,對爛片大敞懷抱的影史,以謊言佈道卻面不改色的教授、研究者、影評人——它們是爛片每每以傑作、經典的面目出現的禍首,是觀眾上當受騙的罪魁。

這類文字習慣以張牙舞爪的姿態出現,各種技術的專業、各種人性的燭微,各種哲學的昇華,各種流派的源流,用詞之靡費恢宏,語氣之危乎高哉,每每能衝人兩個大跟頭,雞皮疙瘩面部痙攣都不算事兒。

為什麼這麼多人對臭腳懷有如此熱烈的痴情,毅然決然加入到這個比傻遊戲並樂此不疲呢?試析一二。

1、學院體制天然要求研究者智商螺旋式下降。電影是學院電影研究者的衣缽父母,所以他們不能把佳片的標準定得太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定得高了研究什麼去?留得太少也不行,僧多粥少難免打架),所以將一定爛片納入研究對像是必然——但當泡爛片堆成為生活的常態時,其智商就難免不退化(用進廢退和擴散渲染原理)——而當其智商下降時,無疑會再次放寬爛片的准入——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所以,電影史變成爛片史,電影研究變成爛片研究就不足為奇了(類似景像在學院文學研究領域也相當可觀)。

2、藍色文明原教旨主義長盛不衰,說現在還是主流也不為過,在此大背景下展開的電影研究與評論,對歐美(放大到異域也可)爛片的網開一面很難不發展到敬若神明。且不說名導、法國、詩性、密集長鏡頭一類片子在這裡是免檢產品,只要拍攝時玩兩個花活兒,訪談時噴點亂七八糟的關懷意識,或貼個流派、運動的標籤,中國方面基本上就擺平了,垃圾狗屎都沒關係,中國的專家和影評人為會你討一百個形而上的說法。哲學死你。

(與此對應的是本土文化的虛無主義,基本上是個攢影評的都會聲明他對中國電影的人道主義關懷,他對中國電影和歐美電影的評價標準是不同的,他不忍苛責成長中的中國電影等等。而實際上,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大罵國產片以示自己趣味高雅,而對非國產片普遍心理加分。黑澤明在《蛤蟆的油》最後一節談到日本人對本民族文化的自輕自賤時痛心疾首,別說《羅生門》在日本沒人鳥了,浮世繪大師們也根本沒人重視,直到西方對浮世浮推崇備至時,日本人才承認自己的藝術遺產,這一切讓黑澤明哭笑不得。何其相似乃爾?有心理研究者疑惑,人們對遠在世界另一邊的人暴富數百億無動於衷,卻無法接受鄰居中個5萬10萬,不知這是什麼心理,大眾對本土文化的輕薄,可與此種心理相關?錄此備考。)

3、寫手根深蒂固的奴性或受虐心理。凡是自己能看得懂的,那絕對不是好電影或藝術電影,相反,如果有電影讓自己看得乏味、懵懂、一頭霧水、頭昏腦脹,不斷跑神,忍不住按快進,盼著快點結束,那他就覺得藝術不過了,他絕對會一臉嚴肅地對別人說:牛逼!大師!深刻!震驚!

(關於2、3兩點,看看時光、豆瓣的網友們對《霧中風景》(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兩生花》(基耶斯洛夫斯基)、《犧牲》(塔可夫斯基)、《精疲力盡》(戈達爾)……這些電影的評論就知道了。而問題是:如果不考慮導演名聲、權威解讀、他人評價,觀眾完全按照自己真實的觀影感受評分的話,會是什麼情況?你不用管它是誰拍的,它被專家們賦予了多少大得駭人的意義,也不用管網上有多少人拼命打10分,打五星,你只對自己的心靈負責,你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行嗎?你相信自己一次,獨立判斷一次,行嗎?你不騙自己一次,行嗎?我敢保證,如果這幾部是中國電影,那它們就是我們爭相唾棄的垃圾。)

4、掮客。被宣傳方收買,成為紅包批評家(表揚家?NO!)。

5、智商所限。

出於善意的理解,我希望第五點是唯一的原因,這意味著他們的人品和心理都沒問題。

他們看電影的速度,簡直像雞刨糞,而他們寫評論的方式,又酷似雞下蛋。但他們仍極其端莊地刨著,下著,背負著某種歷史使命似的。也是因為這種使命感,每每使人迷惑,萬一是好東西呢?再說誰在看電影前細看那些影評呢?

沒法細看。那些猶在夢中的意識,主觀臆斷的姿態,自相矛盾的思維,欲蓋彌彰的心虛,與對劇情的穿鑿闡讀,對術語的生吞活剝(百度用得好)扭結在一起,形成一種最生澀浮誇、矯揉造作的文風。

即使熟知他們把戲也難免上當。因為他們的無聊與無恥程度,總能輕易打破別人的想像,刷新自己的紀錄。

就到這裡吧。西諺說「一千個智者回答不了一個傻子提出的問題」,我當然不是智者,但我相信,正常人的確無法分析出非正常人的行為動因。所謂吃饃蘸尿各有所好,人家好這口,還真是人家的人權。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