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白癡--Hakuchi[1951]

白痴/TheIdiot/Hakuchi

7.2 / 5,669人    166分鐘 | Japan:180分鐘 (premiere) | Japan:265分鐘 (extended version)

導演: 黑澤明
編劇: 黑澤明 久板榮二郎
演員: 原節子 森雅之 三船敏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白衣卿相

2011-05-11 23:21:40

憂鬱的崇高


「你可能感興趣的電影」----高居榜首一年有餘,終於掏到了,花了三個晚上看完,期間睡過去好幾次。。。另外,「來自友鄰推薦」我很好奇是哪位友鄰推薦過這個的,我一直特想問你哪裡看的。。。

「同一件事物可以使一批人高興的跳舞,也可使另一批人傷心的流淚,這全要看我們記憶中的那種觀念受到了刺激。」------笛卡爾

如果一直回憶著原著細節來看本片,確實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很多,感覺就像一部很拙劣的仿作,故事相似,但精髓的地方全變了味道,彷彿你渴望吃西餐,結果端上來一盤壽司,雖然和期望的不一樣,但細細品品,其實也有些意思。

最大的爭議自然是龜田(及原著的梅詩金公爵),動不動就淚流滿面,一副傷不起的林妹妹范兒。剛開始的時候確實很難接受,但越看越覺得感動,我覺得他比俄版的公爵還表達出了公爵本質上的那種東西。

按康德的說法,人的道德有三種,相應的氣質及崇高也有三種。

第一種是真正的道德,對應的是擁有最崇高感情的抑鬱質的人。真正的道德該對應的普遍原則,原則越普遍,道德也越崇高。「正義」「善良」「義務」「權利」都是普遍原則,為全人類的「正義」「善良」「義務」「權利」出發的道德,就是崇高的道德。當然,這種道德對於某人來說,只是一種意識,而不是一個教條。他行動出發的動力是自己內心的良知和情感,而不是分析權衡後迫使自己遵從某種道德法則。

擁有真正道德的人,多是抑鬱質的,他們對美有敏感的觸覺,內心平靜溫和,但遇事卻堅定勇敢。這種人,無論是放在快樂的人群中還是悲傷的人群中都不合適,他們總是孤立而難以改變的。這或許都源自他們對美對崇高的敏感,他們無法快樂無法悲傷,不是因為遲鈍,恰是因為他們感情的強烈程度超出常人。他們的行事和感情都不為外物所動,完全遵循自己的內心,及崇高善良的普遍原則。

好吧,龜田絕對符合這些描述,那種細膩的感覺,無法承受的感傷,以及在人群中自說自話的堅定,以致我越看越被他的表情所帶動,感到一種無力悽美的崇高的光彩。

第二種是「名義上的道德」,對應的是偶爾有崇高感的多血質的人。「名義上的道德」是一種似是而非的道德,根本問題就在於它的前提不是普遍原則,而是一種虛弱的感情。這種道德多表現為「同情」和「慇勤」:比如說,看到一隻流浪貓感到神傷,但卻對身邊的乞討者避而遠之,就只是一種盲目的同情。為了某個小團體而歌唱,卻對小集體之外的存在熟視無睹,就只是有目的的慇勤。這些行為都因為缺乏普遍原則而只能是「名義上的道德」,雖然這種行為缺乏崇高性,但卻有一種美感,康德解釋為,這種行為固然不是真正的道德行為,但確實滿足了一些人的情感需要,所以不失為美。

這種「名義上的道德」者,多是氣血質的,易喜易怒,因為道德缺乏原則而經常陷入矛盾糾結中,他們容易被人群改變,但在人群中卻是顯得最善良最道德的,他們會被崇高打動,在崇高的投射下顯現出自己的美。所以康德稱其為「黃銅的德行」。不是金子,但有類似金子般的美。

三船敏郎和原節子也演得相當好,完全就是兩個多血質的好人在那咆哮,你知道他們也是好人,但他們的缺點也一目瞭然,你不討厭他們,但有時確實覺得應該敬而遠之。

第三種,是「道德的假像」,是榮譽感以及羞恥心。在榮譽感或羞恥心推動下做的,為了給他人評價或為了滿足自己某些需求的行為,都是偽道德,既不美也不崇高。

膽汁質的人就是「假裝的道德」,最多最常見,一直很禮貌,一直很謙虛,雖然他永遠只關心自己,但卻不時裝出關心的樣子來噓寒問暖。在真正出現問題時,他冷漠的彷彿是極地的寒冰。任何美和崇高都不能打動他們,他們只是漠然的活在自己的世界,對勢力者獻媚,對落魄者冷酷,還或許批起宗教的外皮或家族的偽裝,但真正從不曾有過一絲一毫對他人的關心。

一大堆配角,我就不點名了,大家都不容易啊。

扯這麼多,我就是想說,黑澤明的這部片不錯,雖然不能當原著看,但也絕對不是一豆腐劇,既然你都能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了,不如也從哲學或復調的理論上出發,欣賞下這部片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