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關鍵救援72小時--The Next Three Days

危情三日/惊劫小时(港)/关键救援小时(台)

7.3 / 207,156人    133分鐘

導演: 保羅海吉斯
編劇: 保羅海吉斯 佛瑞德卡瓦耶
演員: 連恩尼遜 奧莉薇亞魏爾德 羅素克洛 伊莉莎白班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uc

2011-05-04 05:20:27

愛的特工教程


        當一個好男人突然面對家庭破碎,妻離子散的變故時,他會做出什麼瘋狂的事情? 這是影片《危情三日》給出的一個假設,提問只在開場的十分鐘,後面的一個多小時都是回答。在觀眾們無限的同情之下,導演保羅•哈吉斯給出了一個「合情」但不「合法」的答案。

        準確的說,這一問一答並不是哈吉斯的原創,而是屬於原作者,法國人弗雷德•卡瓦耶。曾多年從事編劇,第一次執導就憑藉《撞車》斬獲奧斯卡的哈吉斯,如今還只能算是准一流的導演。這次的《危情三日》翻拍自卡瓦耶三年前的法國影片《一切為了她》,原版的標題,其實已經很確切的點出了整部電影的主題:為了深愛的妻子,他什麼都幹得出來。在影片中羅素•克勞飾演的大學教師約翰,為了解救蒙冤的妻子,什麼方法都嘗試過了。從合法的上訴渠道,到不合法的偽造證件,籌備越獄,最終救出妻子,一家人亡命天涯。作為商業類型片,原劇本所遵循的套路就已經非常的成熟,把前因後果交代清楚,隨著主要人物的情感,各種鋪墊相呼應,各元素齋備後一舉進入高潮段落。可以說《危情三日》的編劇技巧是簡約的,關鍵在於導演如何去節奏上把握平穩。當克勞準備潛入醫院救出妻子之時,影片正式從第一段落過渡到第二段落,跨過份水嶺之後,平凡的丈夫,普通的老師,變成了不平凡的特工。全片的節奏也迅速緊湊了起來,觀眾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很多次警察都是差一點就抓住了他們,「最後一分鐘營救」的套路被反覆使用。

        不得不用「非常手段」來營救自己的妻子,這種信念不單是基於他們的愛,更是對於她無罪的堅信。《危情三日》並未在司法層面去為冤假錯案洗白,也沒有任何一場法庭戲去揭露美國司法系統的草菅人命,而是完全站在丈夫的角度,去思考如何為愛搏鬥。妻子殺人的動機本來就有漏洞,證據方面也並不充分,這些細節從一開始就被忽視,直到影片最後才被一位機警的警官用找扣子的細節來側面證明。但此時已經無需法律,丈夫約翰用自己的方式實保衛了家庭的價值。影片前半部他的學壞教程十分「業餘」,從網上學習開鎖,被街頭混混打劫,直到迫不得已開槍打死毒販時,他才真正進入連恩•尼桑口中的「不顧一切」狀態。相比後半程的神機妙算,英勇無敵,前半程的那個緊張到嘔吐的男人,反而更符合普通老師的身份。雖說導演用大量時間給他鋪墊了學習的經歷,但當好丈夫約翰精確的掐準時間,連換多件衣服和交通工具,利用假像把警察騙得團團轉,甚至預見到過關卡的妙計時,這個已經發福的克勞,又變成了當年叱吒沙場的「角鬥士」,突兀感還是無從消解。

        前後兩段從節奏到人物都有些割裂,這或許是《危情三日》未能在北美取得不錯票房的原因。若是單獨分開來,都可算是不錯的影片-前半部改成一個單身父親和兒子相依為命的文藝片,後半部則是標準的《亡命天涯》式動作片。電影中一個看似無足輕重的單身母親,其實為男人的行為動機做了準確的註解:與其讓孩子和自己生活在罪責之中,不如為愛賭一把,遠走高飛並不是「唐吉可德」式的荒誕,故而單就表演而言,羅素•克勞圓滿的成為了一個好丈夫,一個好父親。
評論